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這幾種方法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

這幾種方法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9:59:20

大家都知道氮元素非常重要,也是提高作物産量最重要的營養元素。許多研究結果能夠證明,氮肥用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着農作物的生長和最終産量的形成。比如在生産中,底肥在施用大量的氮肥以後,作物生長過程中也會多次追施尿素。施用氮元素後,作物的葉片和根系會受到明顯的促生作用,同時根系的發達會促進對土壤溶液中營養元素的吸收,葉片生長能夠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積,提升幹物質積累的效率。生長後期葉片與莖中的氮元素還可向籽粒中轉移,因此在一定範圍内,氮元素儲備的越多,作物産量越高。

這幾種方法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了解氮肥施用原理)1

氮對于植物的作用

氮在土壤中主要以有機态氮的形式存在,大約占比95%,其餘為無機态氮。無機态氮又分為铵态氮、硝态氮和固定态氮。氮在有機生命體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也是構成生命元素(蛋白質和核酸)的主要組成成分,同時也是構成葉綠素、維生素、植物激素等的組成部分,參與植物體内許多重要的物質代謝過程,因此氮元素又有個别稱:生命元素!


這幾種方法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了解氮肥施用原理)2

氮肥的種類

氮肥是指具有氮元素标明量,并提供植物氮素營養的單元肥料。按照氮素的形态還能分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铵态氮肥顧名思義就是養分為铵或氨形态的氮肥,如碳铵、硫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因含有铵離子,能夠直接被作物或微生物吸收利用,有的則會在亞消化細菌及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根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長期使用此類肥料,可緻使土壤變酸。

硝态氮肥養分為硝酸鹽形态的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鈉、硝酸鈣等,這是世界上最早生産和使用的化學氮肥的品種。硝态氮肥屬于生理堿性肥料,作物根系選擇吸收硝酸根離子長多于陽離子,因此施肥地點附近的pH易上升。此類肥料速效氮釋放較快,但容易吸濕結塊。

酰胺态氮肥就是養分為酰胺形态的氮肥種類,最常見的是尿素,别的還有如脲異丁醛、草酰胺等。酰胺态氮肥含氮量較高,能夠不同程度的溶于水,并且在土壤中能夠較快的轉化吸收為铵态氮,因此也是普遍使用。

這幾種方法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了解氮肥施用原理)3

這幾種方法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了解氮肥施用原理)4

氮在進入土壤中後都跑哪去了

氮元素一般通過兩種方法進入土壤當中,一種是固氮菌能夠直接從空氣中固定氮氣,可以把空氣作為一個氮庫進行氮元素大量吸收。還有土壤本身含有的氮元素,以有機态氮為主,無機态氮含量極少。另外就是外源添加氮元素,也就是氮肥的施用。

氮肥施入土壤以後會發生一系列複雜的生化反應。①土壤中的有機态氮通過微生物的轉化或者直接的氨化作用可以形成無機态氮被作物吸收利用,這一步驟被稱之為氮的礦化作用。②空氣中的氮通過固氮菌先是被轉氨酶轉化為氨氣,而後再通過土壤中硝化細菌将铵根離子轉化為硝酸根離子被作物吸收利用。③在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會通過硝化、反硝化作用相互轉化,中間會形成氨氣逸散到空氣中或者是亞硝酸根離子造成氮素損失。④土壤微生物能夠将無機态氮同化掉,将其轉化為細胞體中的有機态氮,這個過程被稱為氮的生物固持作用。

當土壤碳氮比降到20左右,也就是氮元素相對較多時,表現為淨礦化作用,土壤中的無機态氮能夠積累。因此,在實際的生産應用當中,我們還是要注意土壤碳氮比的調節的。

這幾種方法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了解氮肥施用原理)5

氮元素是如何被作物吸收利用的

作物根系能夠吸收的氮元素主要以铵态氮、硝态氮為主,其它的如少量尿素、氨基酸等一些小分子也能夠被吸收,因此所有進入或者是土壤本身自有的無論何種形态的氮元素都必須轉化為铵态氮或者硝态氮。

植物根系吸收的铵态氮,絕大部分都會被同化為氨基酸,并以氨基酸、酰胺的形态向上運輸;吸收的硝态氮以硝态氮或者是被同化成為氨基酸之後再向地上部運輸。這兩種運輸方式都與植物種類有很大關系。氮元素被運輸到地上部以後通過韌皮部輸送到其它器官。因此根系吸收的铵态氮離子和硝态氮離子,主要就是通過木質部及韌皮部來組織輸送到地上部,供作物莖、葉、花、果實的吸收。

這幾種方法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了解氮肥施用原理)6

生産中合理的施用氮肥
  • 茄果類作物

缺氮時,植株生長勢弱,花芽分化少,葉片薄而色澤淡綠,發育不良,果實膨大受阻,光合效能低,易落花落果。氮過量時,容易引起莖葉等營養器官的徒長,造成作物瘋長,早衰,誘發病蟲害等。

此類蔬菜不同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量不同,一般為随着生育期的延長需要的養分含量增多。施肥時要應用底肥多施氮,追肥巧施的原則,注意有機和無機的配合施用,後期氮肥可以适當減量。

  • 瓜類作物

這幾種方法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了解氮肥施用原理)7

植株生長緩慢、蔓葉細小,開花晚,結果遲,産量低。氮過量時,莖葉徒長,葉色濃綠,易落花落果,抗病性差,品質低劣。

施肥時要注意,瓜類在剛定植後對氮素的需求不大,底肥就以含氮、磷、鉀養分高而全的優質腐熟有機肥為主;在生育期的中間階段需求迅速增長,根據長勢即使追肥;至生長後期,氮素需求量增加最為顯著,此時為防止早衰,還可追施少量有機肥。

  • 豆類作物

植株生長緩慢而矮小,葉小莖細花莢量少,後期易脫肥早衰,産量低。氮過量時,莖葉徒長,易落花落莢。

在整個生長周期内對氮的需求量都很大。特别是前期,由于根瘤還未充分發育,固氮能力弱,應當适當的供給氮肥,開花結莢後,雖然此時需氮量迅速增加,但根瘤菌固氮能力也相對提升,因此此時适當供氮即可。

  • 糧食類作物

這幾種方法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了解氮肥施用原理)8

缺氮常表現為葉色較淡,植株細弱矮小,分蘖能力下降;根系機能減弱,性狀細長;靠近下方的老葉逐漸失綠、發黃、幹枯;作物早衰,産量低,品質差。

作物施肥時注意底施氮肥占總用氮量的50~70%,餘下的作追肥,以速效氮為主。

我們隻有了解作物吸收氮素的機理與習性才能更好的對其進行利用,簡單續寫希望這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