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歐佩克最新消息稿

歐佩克最新消息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14:15:49

SHPGX導讀:在第十期“石油空中觀察會”中,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做經濟室副主任劉冬就歐佩克、歐佩克 、歐佩克 之間的關系作了深入分析闡述,詳見下文。

歐佩克最新消息稿(歐佩克歐佩克)1

  劉冬

  管理學學士、法學碩士、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員、經濟研究室副主任;中國中東學會理事。2013年9-10月、2015年9月,赴荷蘭萊頓大學訪學。主要研究方向歐佩克石油供給、國際産能合作。

  2015年出版了《石油卡特爾的行為邏輯》,2011年合著出版了《列國志—沙特阿拉伯》等著作。在《西亞非洲》、《國際石油經濟》、《阿拉伯世界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在《世界知識》、《财經》、《環球财經》、《社會觀察》、《中國石油報》等報刊發表評論文章數十篇。主持和參與多項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開行、中信保、中石油等政府部門、企業布置的課題研究。

  編者按

  2020年6月12日石油觀察、石油觀察智庫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和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聯合主辦的在線直播節目“石油觀察空中會” 第十期《歐佩克/歐佩克 /歐佩克 》獲得圓滿成功。第十期“石油觀察空中會”由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做經濟室副主任劉冬老師主講。

  歐佩克/歐佩克 /歐佩克

  之前大家一直在關注的都是歐佩克。2016-2017年的聯合減産後,關注的重點變成了歐佩克 。在經過最新的G20會議中通過的美國、加拿大、挪威所謂的“承諾減産”後,關注點又變成了歐佩克 。歐佩克、歐佩克 、歐佩克 究竟是什麼樣的關系?他們各自發揮的作用又是什麼呢?下面将分三部分為大家闡述。

  歐佩克

  歐佩克是誰?

  歐佩克全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即(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音譯為歐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共有5個原始成員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歐佩克共有13個成員國,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沙特阿拉伯(1960)、委内瑞拉(1960年)、利比亞(1962年)、阿爾及利亞(1969年)、尼日利亞(1971年)、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967年)、安哥拉(2007年)、加蓬(1975年加入,1995年退出,2016年再次加入)、赤道幾内亞(2017年)、剛果共和國(2018年)。

  歐佩克在成員國的結構上來說,他的進出要求并不嚴格,一些成員國的進出帶有很大的随意性,有反複進出的情況。印度尼西亞1962年加入,2009年退出,2016年1月再加入,同年9月再次退出;厄瓜多爾在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再次加入、2020年1月再次退出;卡塔爾在2019年1月退出;

  歐佩克想要做些什麼?

  1961年1月,歐佩克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召開了第二次歐佩克會議,并在這次會議上通過了《歐佩克條約》。《條約》以1960年決議為基礎,将歐佩克目标概括化,《條約》規定歐佩克的目标主要有:

  1、歐佩克的首要目标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政策,并确定以最有效的手段,以單獨或集體的方式維護成員國利益;

  2、歐佩克的目标是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保持國際石油價格的穩定,消除有害的和不必要的油價波動;

  3、歐佩克認為産油國的利益應得到維護,産油國應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石油消費國應能獲得有效的、經濟的、正常的石油供給;石油産業的投資應能獲得合理的回報。

  歐佩克更多是一個防禦性組織,他并非是要把油價擡的過高,更多的是想要保持一個比較平穩的油價環境。希望産油國的利益得到維護、能夠維持穩定的石油收入、獲得正常且有效的石油供給、石油的投資應該獲得合理的回報或一定的超額收益、油價的上漲不能損害世界經濟的增長等等,這是歐佩克成立的初衷。

  歐佩克如何影響市場?

  卡特爾是一個合謀控制市場的組織,有兩種形式:價格卡特爾、産量卡特爾。

  價格卡特爾,是所有的廠商共同确定一個固定價格,所有人都按這個固定價格去銷售産品。這種方式是對價格更有控制力的一個卡特爾。

  産量卡特爾,是市場份額基本固定,通過調整各生産廠商的産量來維護價格的穩定。

  歐佩克政策的演變

  我們大家所理解的卡特爾,包括歐佩克聯合減産等一系列的行為,都是屬于産量卡特爾。但從歐佩克的曆史上看,真正成為一個産量卡特爾是從1986年才開始的。在1986年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歐佩克是一個價格卡特爾,采取的是固定價格的政策。歐佩克固定了沙特34度輕質原油的價格,規定了所有原油和基準原油的差價,所有國家按照各自固定的價格去銷售。

  從1960年開始,歐佩克的政策重心放在收回資源主權上,當時的中東和拉美還有很多石油資源都控制在國際石油公司手中。歐佩克建立的最初,是要阻止國際石油公司單方面的調低石油标價,降低産油國的石油收入。但從1973年采取石油禁運之後,歐佩克慢慢收回了石油主權,才開始有了自己的石油政策。

  歐佩克的石油政策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3~1981年),采取的是“提價保值”戰略。

  因石油禁運導緻國際油暴漲,引發了全球之戰。1974-~1978的油價在名義上上漲了,但因為通貨膨脹的關系,按照不變的原價計算,這段時間的真實油價下跌了21.8%。所以提高名義油價,避免産油國因為國際通脹的關系而遭受損失,成為了這個時期的政策重點。

  由于沙特和俄羅斯的談判未能達成一緻,最終出現了競争的局面。在早期的歐佩克也曾出現過兩次雙重定價現象。第一次雙重定價在1976年12月,當時各成員國對于提價意見不一緻,最終出現了兩種定價模式。一種是沙特和阿聯酋把價格提升了5%,其他國家提升了10%。此次雙重定價持續了半年多後重新合二為一。第二次是在1979年6月,伊朗、伊斯蘭革命暴發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國際油價快速上漲,歐佩克大部分成員國都提高了對外出口的石油标價,但沙特和阿聯酋沒有提升,出現了第二次雙重定價的局面。此次雙重定價一直持續到1982年才結束,才回歸了統一價格。

  第二階段(1981~1985年),采取的是“限産保價”戰略。

  此時期是歐佩克的高光時期,很多國家為了維護國際油價的想對堅挺,都在産量上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像沙特、利比亞等國家,産能利用率隻有50%,1981~1985年期間減産了50%。此時期主要是采用固定價格的策略,各自産油國按各自固定的價格出口原油,目的是想影響國際油價的短期波動。但各品種石油(輕質、重質、中質原油)的市場是不一樣的,市場的沖擊及需求不同,導緻各個産油國都在暗中偷偷的調整自己的銷售價格,出現了一種價格的極度扭曲,從而促使歐佩克的配額制的産生。我們現在認識的歐佩克,實際從1982年4月才形成,前後經曆了24年才建立了配額制。雖然建立了配額制,規定了各成員國的産量,但還是以價格為重心。當時的沙特做為機動産油國沒有配額要求,根據供給需求調整生産配額。1986年的價格戰之後,歐佩克才真正根據産量調整來間接影響油價政策,推出了一覽子油價的制度,按照六種歐佩克原油加一種非歐佩克原油形成了綜合價格,由此歐佩克放棄了價格卡特爾轉變為了産量卡特爾。

  第三階段(1986~2004年),采取的是“低價保額”戰略。

  這一階段的國際石油市場是一個低油價的市場。歐佩克确立了幾個目标油價,都是按照1974年的不變的原油價格計算。沙特一直想要捍衛一個合理的油價,歐佩克的市場份額從1985年的一個比較低的值開始慢慢擴張。我們稱之為低價保額策略。

  第四階段(2005~2015年),采取的是“維持市場适度緊張”戰略。

  此階段歐佩克的重心轉變為了影響國際油價的長周期波動,要維持市場适度緊張的狀态。2005年以後,歐佩克多次提出了一個合理的剩餘産能對石油市場十分關鍵,按照歐佩克産能的5~10%,市場保留300萬~600萬桶的剩餘産能。但這和規模的剩餘産能供應小的石油供應中斷還可以,但遇到大的石油供應中斷就有些力不從心。實際的作用是通過市場适度緊張的狀态,影響國際石油投資價格的波動。2009年的油價下跌很快恢複、2018年的國際油價暴漲、頁岩油氣的快進快出的開發特點也是跟歐佩克采取的這種政策都是相關的。

  第五階段(2016 年至今),采取的是 “限産保價”戰略 。

  此階段又回複到了之前的“限産保價”策略。2016年“歐佩克 ”成立了。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産油國合作,通過聯合減産去影響國際石油油價的波動來支撐油價。

  歐佩克價格約束機制的變化

  歐佩克石油政策的變化是越來越松散的。從1973年~2005年的價格約束的機制變化,從緊(1973~1985年,以固定油價為目标的“标價和差價體系”)到松(1986~2005年,指導性的“目标油價體系”)直至退出(2005年至今,油價政策退出曆史舞台)這個過程。

  歐佩克産量約束機制的變化

  1982年4月開始,歐佩克建立配額制,這個配額制也是由緊到松不斷的變化,直到最近一段時間才重新恢複。松散的産量約束機制和價格約束機制的缺失,導緻歐佩克已經并非是完整意義上的卡特爾組織,歐佩克成員國在産量調整上獨立性越來越高。

  歐佩克産量調整的協同性

  國際石油市場一直存在一種争論,有說歐佩克是一個卡特爾還能影響油價,還有人說歐佩克已經對國際油價沒有多大影響了,兩種說法各有各的道理。歐佩克為什麼能影響油價?因為石油供給和需求都極為缺乏彈性,石油供給的略微變化都會影響國際油價的大幅波動。但實際從1984年~2018年~至今,歐佩克對短期的産量會做出調整,這種調整是不可避免的會對國際油價産生影響,但産能調整的協同性是不斷弱化的。

  1997年金融危機面對國際市場的低迷,歐佩克做了三次減産,總計削減配額450萬桶/日。但成員國主動配額遵守率不斷下降,到2018年的減産配額表面的遵守率高達152%,但實際主動減産的歐佩克國家主要是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其他國家的減産都是産量下滑,并不是主動減産。

  歐佩克能夠影響油價嗎?

  短期來看,歐佩克聯合增産或減産必然會影響油價波動,但由于産量調整幅度下降,歐佩克影響油價短期波動的能力也在下降;長期來看歐佩克不能影響油價的波動,是國際油價的跟随者,而非引導者。

  歐佩克目标油價與國際油價的變動

歐佩克最新消息稿(歐佩克歐佩克)2

Sources:OPEC:EIA

  “歐佩克 ”

  為什麼要成立“歐佩克 ”

  一、寡頭效應不斷下降。

  寡頭效應下降

歐佩克最新消息稿(歐佩克歐佩克)3

  資料來源:歐佩克

  1973年重大産油國,除了中國、加拿大、蘇聯三國外都是歐佩克國家。到2017年前15大産油國中,有很多石油新貴國入圍。歐佩克和成立之初相比能被稱為寡頭的國家,目前隻剩下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其他的寡頭國家或被制裁或者國内形勢堪憂。

  二、主力國家實力下降

歐佩克最新消息稿(歐佩克歐佩克)4

  上圖中是歐佩克的産量在100萬桶/日以上的國家,2008年~2012年有6個國家的産量是下滑的。2013年~2017年也有6個國家的産量下滑。歐佩克中的産油大國很多在2018年以後都處于自然下滑的狀态,這也是動搖歐佩克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歐佩克擴員不利

  2000年以後,歐佩克召開的很多部長級會議都會邀請非歐佩克成員國以觀察員的身份或是以其他形式參加,而且歐佩克在多次會議上也都向非歐佩克國家表明組織的開放性。然而,歐佩克納新的進程卻并不順利,盡管受到邀請的非歐佩克産油國願意參加歐佩克組織的活動,但卻不願接受歐佩克的配額約束。因此,2007年加入歐佩克的安哥拉也成為1971年之後,歐佩克吸納的唯一一個日産量過百萬桶的資源大國。但安哥拉在2013年~2017年的産量也開始出現了持續下滑。

  “歐佩克 ”是新産物?

  擴員不利、寡頭效應下降,主力國家能力下降,推動了“歐佩克 ”的産生。歐佩克 曆史上也有出現過,1986年石油價格戰期間,國際油價快速下跌,挪威主動聯絡歐佩克要求實施聯合減産。由于1987年歐佩克陷入了内部鬥争,導緻了此次合作以失敗告終。

  初次有效合作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暴發後,1998年4月首次實施聯合減産行動,此次聯合行動持續了4年時間,因歐佩克自身要求增産,與非歐佩克成員沒有達成一緻,導緻此次聯合行動被終止。

  2017年啟動的“歐佩克 ”與之前的合作不同,此次合作建立了自己的規章制度、憲章,但其所具有的約束性比較弱。

  “歐佩克 ”的建立

  “歐佩克 ”的制度建立分四個階段。

  一、2016年9月28日,歐佩克簽署《阿爾及爾協議》。非歐佩克願意與歐佩克合作,但歐佩克未能統一意見,合作擱置。

  二、2016年11月30日,歐佩克《維也納協議》的簽署。歐佩克内部達成減産協議,宣稱14國減産120萬桶/日,但實際隻有10國進行了減産。利比亞、尼日利亞、剛果(布)不參加減産,伊朗配額略增,印尼則宣布退出了歐佩克。

  三、2016年12月10日,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簽署《聯合宣言》。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巴林、文萊、赤道幾内亞、馬來西亞、墨西哥、阿曼、蘇丹、南蘇丹等11個非歐佩克産油國宣布聯合減産,合計減産55.8萬桶/日。原本達成合作意向的巴西并未簽署《聯合宣言》,沒有參與此次減産行動。但此期間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的聯合減産行動都是臨時性的,每次的減産決定都由臨時會議決定,是一個臨時性的組織。

  四、2019年7月2日,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簽署《合作憲章》,“歐佩克 ”的合作機制長期化。但2020年1月,沙特與俄羅斯的談判沒有達成一緻,出現了現在的局面。

  “歐佩克 ”的制度體系

  “歐佩克 ”的制度共有三種體系。

  一、歐佩克與非歐佩克部長級監督委員會(JMMC,下文簡稱監督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實行的是雙主席國制,現任主席國為:沙特阿拉伯(2018年頂替科威特)、俄羅斯。這個結構形成了沙特和俄羅斯的“雙寡頭”結構。

  該機構實際上是聯合減産行動的中樞協調機構,是聯合減産行動的最高監督、執行機構,聯合減産行動的很多重要決定都是由該委員會制定,然後提交歐佩克與非歐佩克會議批準。

  二、歐佩克與非歐佩克部長級會議下設的聯合技術委員會(JTC)。該委員會類似于聯合減産行動的情報及研究機構,負責搜集聯合減産行動執行所需的各類市場信息,并向監督委員會提交研究報告。

  三、歐佩克與非歐佩克部長級會議。歐佩克與非歐佩克部長級會議是聯合減産行動的最高權力機構,隻有經過該會議批準,監督委員會提出的建議,包括産量調整建議,才能成為具有約束力的政策文件。

歐佩克最新消息稿(歐佩克歐佩克)5

  “歐佩克 ”的紀律性

  2017年的和一次聯合減産的遵守率很高。從下圖看,歐佩克的減産率會更高一些。非歐佩克的有一點超産情況,但并不嚴重。但真實情況并不像圖中所顯示的那樣,實際上主動減産的很少,以被動減産為主。哈薩克斯坦等國完全不遵守協議,南蘇丹,加蓬、馬來西亞、伊拉克等國超産嚴重。很多國家各自為政。隻有沙特、阿聯酋等幾個少數國家主動減産較嚴格。

  歐佩克、非歐佩克整體配額遵守率(%)

歐佩克最新消息稿(歐佩克歐佩克)6

  減産協議各國的配額遵守率(%)

歐佩克最新消息稿(歐佩克歐佩克)7

  “歐佩克 ”主動減産對油價的影響

  主動減産對油價的影響并不大,反而是非主動減産國家産量的變動成為國際油價變動的主因。

歐佩克最新消息稿(歐佩克歐佩克)8

  “歐佩克 ”

  誰在減産??

  《合作宣言》簽署國減産

  2020年4月9日,第9屆歐佩克與非歐佩克部長級會議。

  “歐佩克 ”從2020年5月1日開始,為期兩個月(到2020年6月30日結束)預計将其總體原油産量下調1000萬桶/日,因墨西哥不同意協議中的減産40萬桶/日的減産數量,未能達成一緻導緻減産協議未能成功簽署。

  2020年4月10日,G20能源部長會議。

  2020年4月9日協議談判破裂,對美國的影響巨大。美國施壓緊急召開了能源部長級會議。會議上美國承諾會自然減産200萬桶/日,并增加庫存加大戰略儲備的消化量,消化過剩産量。同時加拿大也表示,國内石油産量已經自然減産。

  2020年4月13日,“歐佩克 ”緊急會議

  “歐佩克 ”最終達成了一緻協議,接受墨西哥的隻減産10萬桶/日的要求,将總體減産幅度降至970萬桶/日。

  實際上并沒有形成“歐佩克 ”的結構,真正同意進行協商和減産的還是簽署了《合作宣言》的國家,還是“歐佩克 ”的結構。

  雖然達成了減産協議,但通過4月份的數據顯示,有增産能力的國家實際還是在增産。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等存在剩餘産能的國家,在協議生效之前還是進行了搶占式的增加産能、清理庫存,為了減産到來後重新儲存做準備。

  未來會怎樣?

  參考1986年的價格戰來看,通過産油國之間的一些行動,對未來的可能出現的變化做個評估、預測。

  極端環境下産油國集體減産不可避免;

  1986年“價格戰”期間 。無論是歐佩克産油國還是非歐佩克産油國,産量調整與油價變化均不存在明顯的負相關關系。“價格戰”爆發前後,非歐佩克以及沙特之外的歐佩克産油國産量變化不大。而在整個1986年,産量波動最大的沙特,其産量調整與油價變化反而存在一定正相關關系,例如,在國際油價快速下跌的1986年第1季度,沙特平均産量是428萬桶/日,是1986年季度最低水平,而在油價水平最低的1986年3月,沙特産量為397萬桶/日,是1986年的最低月度産量。1986年“價格戰”期間,沙特及其他産油國産量調整的情況也表明,在極為脆弱的市場環境下,低油價很難在短期内大幅擠出邊際供給,産油國集體減産也将不可避免。

  本輪油價調整與1986年相似,增産未能将邊際供給大規模擠出市場,截止到2020年4月第3周,美國石油産量仍高達1220萬桶/日,與2019年同期持平。而當前的狀況也與1986年的情形十分類似,由于邊際供給尚未出現大幅下降,包括沙特、俄羅斯在内,在極端市場環境下,産油國集體減産也将不可避免。

  産油國競争将延長油價回升時間;

  在1986年“價格戰”期間,确保石油收入的底線,在沙特政策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據估測6500萬美元左右的日收入水平是沙特确認的底線,也是促使其放棄機動産油國身份,發動了“價格戰”。整個“價格戰”期間,沙特始終都在小心翼翼的維持6500萬美元左右的日均石油收入底線。1986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出現回暖迹象時,沙特和其他有增長能力的歐佩克國家則是迅速提高了石油産量,而産油國增産行動,也對國際油價的回暖形成抑制。此後,歐佩克陷入市場份額之争,迅速搶占蘇聯解體獲得的新增市場。而沙特以及歐佩克在“價格戰”以及之後的行動表明,低油價環境下,維持财政平衡的需求導緻産油國增産動機十分強烈,面對石油需求的回暖,歐佩克國家的減産行動很難保持紀律性。

  本輪油價調整從當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包括沙特在内,很多石油生産大國早已陷入十分嚴峻的财政危機,2014~2016年和2017~2019年,沙特政府赤字與GDP之比的均值分别高達12.2%和7.3%。而根據1986年“價格戰”期間,沙特及其他歐佩克産油國的變現推斷,在強大的市場力量面前,“歐佩克 ”減産協議對參與國的約束必将十分脆弱。出于維持财政平衡的考慮,産油國将會及時搶占頁岩油等邊際油田退出、石油需求回暖提供的增産空間,除非石油需求恢複到危機爆發前的水平,産油國的增産沖動将會長期将國際油價壓制在較低水平。

  “歐佩克 ”實質性合作有待市場明确回暖

  1981年10月,歐佩克第61次部長級會議召開之前,沙特大幅增産向歐佩克其他成員施壓,在這次會議上,歐佩克其他國家也對沙特的要求做出妥協,将歐佩克标準油價統一至34美元/桶。會議結束後,沙特将阿美公司的石油産量調低至850萬桶/日,并宣布沙特會為捍衛新設定的标準油價随時調整自己的産量。因為沙特當時預計國際石油供過于求的局面僅會維持半年左右,沙特在這次會議上承擔機動産油國的職責,并非是出于阻抑油價下跌的考慮,而是以随時增産作為威脅,阻止其他成員在石油需求回暖後提出漲價要求。

  1983年7月召開的歐佩克第68次會議上,會議主席迪克(Dikko)再次表示:“歐佩克關注的問題不是怎樣與非歐佩克分占日益萎縮的市場,而是要與非歐佩克國家分享新增市場。”1984年10月舉行的歐佩克第71次會議上,世界經濟的回暖繼續支撐了歐佩克的樂觀情緒。

2-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