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反流性食管炎胃液會到口腔嗎

反流性食管炎胃液會到口腔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1:32:52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率約為2%,55歲以上的人群患病率稍高為5%。這種病絕大多數發生在40~60歲,男性明顯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為2~3:1。雖然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死率似乎不高,但持線發展可導緻嚴重并發症如:食管狹窄、潰瘍、出血及巴瑞特( 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被認為是一種癌前期病變。因此有胃食管反流者應盡早檢查治療避免發展成為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胃液會到口腔嗎(反流性食管炎一)1

你懂什麼叫反流性食管炎?

大家知道,牛把粗粗咀嚼後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裡細細咀嚼,然後再送入胃腸,這一過程叫反刍,而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内容物向食管内反流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兩者相似。“反流”是多種因素引起的病理現象,并不一定都引起食管炎。但反流性食管炎則不僅表現有胃食管反流,而且有食管的炎症性損害。概括而言,反流性食管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胃食管抗反流功能不全,使胃酸或堿性腸液長期反複逆流入食管内,造成食管粘膜的慢性炎症。這三句話說明以下兩個意思:

第一,說明了本病的病因。它是由于胃食管抗反流的功能不全引起的。抗反流功能障礙可以是抗反流的局部結構異常,也就是下段食管括約肌(LES)功能失調,還可以由全身性疾病引起。

第二,說明反流的結果,它可以造成下段食管的慢性炎症損害及其一些較嚴重的并發症。具有化學性刺激作用的酸性胃液或含有胰酶、膽汁的堿性腸液,長期反複反流入食管,就像海水不斷沖刷海岸一樣,造成食管粘膜的損傷。由于時間的長短不同,病變的輕重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病變主要在食管下段,但也可使食管的中段受到損害。反流物的長期慢性刺激,使食管下段的複層鱗狀上皮變為單層柱狀上皮,醫學上叫巴瑞特食管,它與食管腺癌的發生關系密切,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嚴重者還可引起出血、狹窄,或因反流物吸入氣道引起肺的并發症等。

反流性食管炎胃液會到口腔嗎(反流性食管炎一)2

好好的人怎麼會得反流性食管炎?

是否會得反流性食管炎,取決于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反流的程度,另一方面是食管本身的抵抗能力。反流的程度又取決于食管胃連接部抗反流的作用,影響其作用的因素如下。

第一,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因素

1.膈食管裂孔。膈的“彈簧夾”作用減弱,食管通過膈有一膈食管裂孔,由膈的右腳纖維構成,纖維環繞食管形成一個套,将食管胃栓在脊柱上。膈角收縮就會牽動纖維套,仿佛像一個“彈簧夾”,這個“彈簧夾”與呼吸運動同步地有節律的收縮,起外在擴約肌作用關閉食管下段,防止胃食管反流。有的人“彈簧夾”肌肉薄弱無力,在深呼吸和腹内壓升高時,如:咳嗽、便秘等易引起反流。

2.食管腹段過短。管徑細小的腹腔食管段(位于膈肌以下)突然進入膨大的胃,按照 Laplace定律,小管徑管道内張力比管徑大的囊内張力大,必須用更大的力量才能使膨大的胃囊去擴張細小的食管。好像我們向一個帶橡管的皮球内注水,從小管向囊内注水阻力小若把囊内的水再倒出來,就必須擠壓球囊造成一定的壓力。球囊外的橡皮管越長,施加的壓力就得越大。根據這一物理法則,可以說明食管腹段在抗反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食管腹段越長其抗反流的作用越強。正常人長約3~4厘米,若此段縮短(平均1厘米)則易造成反流。

3.下段食管括約肌功能不全。下段食管有一長1.5~3厘米的高壓帶,維持着高于胃内壓的壓力,醫學上叫下段食管括約肌(LES),它是抗反流的重要因素。凡使LES消弱的因素即可引起反流,如:反胃,嘔吐,腹内壓增高(腹水、妊娠後期、肥胖等),進脂肪餐、飲酒、吸煙,用阿托品等抗膽堿能藥物均可能消弱LES功能。因該括約肌由内髒平滑肌構成,任何影響平滑肌的全身性疾病(如:硬皮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糖尿病、澱粉樣變等)均可引起下段食管括約肌低壓造成反流。食管下段或贲門腫瘤手術時切除該括約肌,或括約肌損傷均可造成反流。

4.食管裂孔疝。有86%的食管裂孔疝病人發生胃食管反流,這是因為食管胃接合部解剖上的改變,使該部位向上移位突出膈裂進入胸腔,膈上的胃疝部分經常發生胃食管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胃液會到口腔嗎(反流性食管炎一)3

第二,食管對反流物清除能力減弱,生理情況下,也有胃食管反流,特别在飯後發生更頻繁。但單純反流并不一定形成食管炎。正常人一旦食管内有5~10毫升胃内容物,食管體部即産生一個強有力的蠕動波,從而迅速排除食管腔内的反流物,不會引起食管粘膜損傷。凡是能夠引起食管蠕動減弱,或消弱食管粘膜抗酸能力的因素便可促發反流性食管炎。這些因素可能為食管本身的,也可能是食管以外的。諸如體液因素、藥物、機械損傷等。也可能為全身性疾病,如皮病、糖尿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等。

由于胃食管反流損傷食管粘膜和食管對抗反流的能力下降,這兩方面的原因造成反流性食管炎,其中胃食管反流占主導地位。

得了反流性食管炎有什麼表現

胃食管反流及其所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症狀有:燒灼樣不适或燒心,胸骨後或上腹疼痛、反酸、反食、甚至發生吞咽困難。

1..燒心。見于一半以上的患者,是反流性食管炎最常見的症狀。這是由酸性或堿性反流物對食管上皮下感覺神經末梢的化學性刺激所緻。表現為上腹部或胸骨後的一種燒灼感或溫熱感,多出現于飯後1~2小時。進餐量越大症狀越明顯常同時反流出帶有酸苦味的胃液或食物。某些粗糙食物、酒類、甜食、橘汁、冷水、咖啡和濃茶等均易誘發症狀出現,吸煙也能使其加重,天氣寒冷更易發作。燒心常為姿式性的,卧位、前屈身彎腰、做劇烈運動、腹内壓增高、過度肥胖都能誘發此病發作。

2.胸痛。也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見症狀,這與酸反流引起食管痙攣有關。疼痛位于胸骨後、劍突下或上腹部。常放射至胸、肩背、脖子、下巴、耳部和上肢,以左上肢較多,酷似心絞痛,稱為食管源性胸痛。

3.反酸和反胃。常與燒心相伴,反酸是指在無惡心、幹嘔,無腹部收縮的情況下,酸性胃液上溢、湧入口腔。反胃是未消化的食物反流入口腔。進餐、用力和體位改變、特别是卧位或彎腰時更易發生。

4.胃腸脹氣和嗳氣。是由于患者為減輕燒心症狀和對抗反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吞咽動作,欲以清除食管内的反流物,但同時咽下過多的氣體。也可能患者同時患有胃窦炎,胃排空減慢,胃内氣體增多,會加重胃腸脹氣。因下段食管括約肌功能不全,部分氣體經口排出叫氣。

5.吞咽困難。患病初期,炎症造成食管局限性痙攣出現間歇性吞咽困難。情緒波動、精神剌激,可使症狀加重。病程長者,因食管潰瘍愈合、炎性增生、産生大量瘢痕組織,好像皮膚破後形成的疤痕一樣。使管壁變硬、管腔變窄,就會産生持續性吞咽困難或越來越重。

反流性食管炎胃液會到口腔嗎(反流性食管炎一)4

6.上消化道出血和貧血。反流性食管炎糜爛期可有少量的出血,大便潛血陽性。潰瘍形成期則可有較大量的出血表現為嘔血或黑便。長期出血就會貧血。

7.喉和肺部症狀。反流物反複刺激咽喉部可引起反流性咽喉炎。出現咽部異物感、咳嗽、喉痛、聲音嘶啞。反流物被誤吸入呼吸道,引起肺部并發症,醫學上稱胃肺反流。這種情況常發生在夜間睡眠時,因大量酸性胃液突然嗆入咽喉或氣管而驚醒,出現嗆咳、喘息、哮喘發作,也可引起支氣管炎、吸入性肺炎、肺膿腫、肺不張和肺間質纖維化等。

8.多涎。多涎是指口水多,是由于酸反流入遠端食管引起的反射性唾液分泌過多。

醫生是如何診斷:反流性食管炎?

怎樣才知道患了反流性食管炎呢?有以上表現就應考慮有反流性食管炎。做一些有關檢查可進一步證實有病理性反流和食管的炎症。

1.胃食管反流的證據。

24小時食管腔内pH監測是目前胃食管反流疾患最好的定量檢查方法,是診斷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最準确的方法之一。酸反流試驗目前多采用标準酸反流實驗,是檢測胃食管反流的定性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胃液會到口腔嗎(反流性食管炎一)5

2.食管炎的證據。

(1)食管酸灌注試驗。對鑒别心源性或食管源性胸疼有定價值,并能檢查食管對酸的敏感性和有無食管炎存在。

(2)X線鋇餐造影。能見到胃食管反流和食管炎的表現。早期表現為功能性改變和輕微的粘膜異常。炎症引起的食管痙攣性收縮緻下段食管(約10厘米左右)的輕度管腔狹窄;食管排空時間延長,卧位可見胃内鋇劑反流入食管;氣鋇雙重對比象表現粘膜有糜爛(粘膜面和腔壁線毛糙、針尖狀鋇點或顆粒狀小結節影,或網狀交錯的線樣龛影)和潰瘍(下段食管見到類圓形邊界清楚,直徑1厘米以内的,淺的小龛影)。晚期表現瘢痕性狹窄,食管呈細管狀或漏鬥狀。

(3)内鏡檢查是反流性食管炎最有價值的診斷方法該方法,能準确地判斷有無食管炎及并發症,并對病變的形态、範圍、程度進行細緻的觀察,同時取活組織送病理檢查。并有利于與早期食管癌鑒别,以及是否合并巴瑞特食管。内鏡下表現:輕者粘膜充血水腫、粘膜血管網模糊不清,觸之易出血,或有滲出物。較重者,粘膜糜爛、縱行潰瘍、甚至較深的圓形或卵圓形潰瘍,或融合性潰瘍。更甚者,有出血和食管狹窄。

反流性食管炎胃液會到口腔嗎(反流性食管炎一)6

得了胃食管返流該怎麼辦?

除了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之外,還要做到自我保養。餐後保持直立或散步,避免用力提重物,切勿穿緊身衣褲,睡覺床頭擡高或墊高上半身。戒煙和防止大量飲酒,吸煙和飲酒均可緻促進返流,減弱食管對食管返流物的清除,不利于炎症的修複。

#健康真相館##清風計劃#@健康真相官@頭條健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