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很多釣友都沒有提前準備抄網的習慣,非要等到大魚咬鈎,最後硬生生把線拽斷才知道後悔,跑了這一個大家夥,估計夠你遺憾好幾年的了!
咱們去一些釣魚人比較多的地兒,倒是不用着急,釣着大魚了,不用等你“求救”,旁邊的釣友也會熱心幫忙。但要是沒啥釣魚人,那我建議第一件事就是支抄網,以防萬一。
要是你實在不想提早把抄網拿出來,或者忘記了,那麼隻要在釣魚時多加注意、耐心觀察,還是有機會的,因為大魚進窩會給你一些信号!
水底冒魚星,泡越大魚越大!
這是最明顯的一種信号,而且準确率非常高,當窩子裡冒出魚星,甭管咬不咬鈎,至少證明窩子裡有大家夥。
那麼看魚星就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是認魚星。很多釣友不認識魚星,就算看見了也不知道是啥魚。第二是容易把魚星和沼氣泡混淆。
第二點其實很簡單,魚星是魚制造的,而魚是活的,所以魚星不會老在一個地方冒,并且冒泡的速度也不會很快,加之魚身上有粘液,即使在水質清澈的地方,這些泡泡出水後也不會立即破裂。
而地沼氣泡的特點是隻在一個地方冒,出水就破,除非釣點的水質很差,水面有油污,這時就不太好判斷,因為出水也不會很快破裂。
至于第一點,能分辨那是最好,不會分辨也沒事,魚星隻是信号,告訴我們窩子裡面有魚,那不管它是啥魚,咱們隻要秉承甯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即可。注意,小泡泡不一定是小魚,但大泡泡基本都是大家夥!
猝不及防的停口
釣魚停口有很多種原因,大物進窩隻是其中一種,那如何去分辨呢?如果你釣的好好的,沒有出現失誤,比如矛魚、斷線的情況,也沒有出現其他情況驚吓到魚,就是說不吃就不吃了,像這樣反常的事咱們肯定是要注意的。
另外,如果你是釣鲫魚為主,那麼大魚進窩後,鲫魚一般不會四散而逃,隻不過是遊到窩邊、沒那麼積極吃餌罷了。所以當突然停口,你其實仔細觀察,也許能看到窩子四周還在零星的冒着鲫魚泡,一個一個的、或者一大一小兩個泡。
小雜魚停口那就更明顯了,鲫魚吃餌是比較溫柔的,尤其是窩子裡鲫魚不多的時候,不成群它們就不會搶食,不搶食口自然很慢。但小雜魚可不一樣,一來就一群,而且就算數量少,它們也是亂吃。
如果小雜魚突然就不鬧了,浮漂安靜下來了,那窩子裡必定有不速之客,甚至可能是兇猛的掠食性魚!
浮漂給出漂亮的頓口卻抓不到
小雜魚鬧窩也會有頓口、黑漂,但小雜魚的吃相可沒那麼好,浮漂不會光出頓口的,什麼樣的漂相你都能看到,要是雜魚多了,浮漂都站不起來、下不去!
若是浮漂翻身站立下沉都正常,隻是到底後才出動作,并且漂相出的也不頻繁,偶爾才動一下,你看這個漂相呢又有點奇怪,上下點動、偶爾小幅度的上頂或下頓,提竿又抓不到,那麼這時就一定要小心了。
這種情況一般是大魚在窩子裡遊來遊去,身體蹭到線才會讓浮漂出信号,或者是吃餌前的試探動作。
如果你碰上了,第一件事是馬上裝抄網,裝完抄網後切勿心急,不要随便起竿甚至都不建議頻繁換餌。應該把餌料多揉搓幾下讓其變粘增加附鈎性,然後多放口,隻抓你最有把握的信号,最簡單的就是黑漂,黑漂後數一二三再提竿。
除了準備抄網,我們還需要準備什麼
大魚比較謹慎,進窩以後不會馬上吃餌,肯定要試探一番,有時候等個把小時都正常。所以我們還是有很多時間去準備一些事的。
準備抄網隻是其中一件事,第二件事是換線組。很多釣友都是在釣鲫魚等小體型魚時不小心遇到大魚的,這種情況下線組肯定很細,和大魚難以抗衡,所以最好是把線換粗、把鈎換大。
有釣友肯定疑惑:要是在換線期間大魚跑了怎麼辦?大魚進窩肯定是找東西吃,沒那麼容易跑的,如果隻是過路魚無心吃餌,那你就算把餌料丢他嘴邊也不見得會吃。
你要是不放心,那就換一個辦法。判斷大魚進窩後,馬上拿出失手繩挂上,然後再掏一隻魚竿出來,換上粗鈎大線,全部組裝好以後再換竿,這樣就不浪費一分鐘。
同樣,如果你是釣鲫魚為主,那大多都是拉餌,而拉餌對大個體魚吸引不大,并且在水下的持久性也不夠。所以最好是換玉米麥子這種耐泡的餌,皮筋顆粒也行,都沒有的話,那就快速分一點拉餌出來,再抓一把幹餌混合攪拌均勻,改為搓餌。
當然了,這話說回來,大魚進窩也不是每回都有信号,就算有信号你也未必能第一時間察覺,所以我個人還是建議下杆就把抄網準備好,以免留下遺憾。
另外,魚資源不是很好的地方,我都建議大家用雙杆,這樣能降低空軍的幾率,而且遇上大魚也不怕。你可以一根竿配小鈎細線,一根竿配粗鈎大線,大魚進窩就直接把小鈎細線撤了,這樣就比較穩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