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網約車公司亂收費由哪個部門監管

網約車公司亂收費由哪個部門監管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4 03:28:13

網約車公司亂收費由哪個部門監管?車費結算存在漏洞,平台不墊付也不讓司機催收,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網約車公司亂收費由哪個部門監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網約車公司亂收費由哪個部門監管(結算存漏洞緻車費拖欠不付)1

網約車公司亂收費由哪個部門監管

車費結算存在漏洞,平台不墊付也不讓司機催收

【民生經濟看點】拖欠不付的車費,網約車司機隻能自己“買單”?

在網約車行業,不少司機表示遭遇過“逃單”。由于車費結算存在漏洞,平台不願墊付、司機個人不能催收等原因,拖欠的車費往往隻能由司機個人“買單”。法律人士表示,誰的漏洞誰來填,司機應積極向平台申訴。

鑫源大廈—萬錦紫園,33元未支付;沈陽化工大學—中山公園,45元未支付;鑫甯家園東門—城建北尚A區,25元未支付……這些是沈陽網約車司機李國堯被拖欠車費的訂單。截至12月22日,他被拖欠12單,共計349元。

在網約車行業,像李國堯這樣遭遇“逃單”的司機不在少數。近日,《工人日報》記者随機采訪沈陽43位網約車司機,他們全部表示遇到過1個月以上未支付的訂單,有的訂單甚至超過半年未支付。

不少司機反映,在車費結算中,部分乘客無意遺忘、對訂單有争議拒不支付、催款後仍惡意拖欠的情況時有發生,有的乘客甚至申請小号叫車“逃單”。對于這些遲遲不能結算的車費,除了投訴、等待,司機無計可施。

惡意拖欠,平台、司機均表示奈何不了

“其實欠的車費沒有多少,但次數越來越多,我這8個月已經遇到了12單。”開網約車3年,李國堯遇到乘客延遲支付的情況不少。

對于超過1個月未支付的訂單,李國堯會申請“催收”,讓平台給乘客發送支付提示短信,但最終結果還是取決于乘客。“投訴到平台上,客服的回答不外乎是正在處理中,已經催收,請耐心等待。有時候20多天過去了,平台也不給墊付。”李國堯為了避免“逃單”,曾要求乘客現金支付,結果遭到了投訴,還被罰200元。

事實上,網約車平台為了防止乘客惡意“逃單”,設置有同一賬号未支付不能叫下一單等功能。但有部分乘客鑽空子,通過申請“小号”的方式叫車“逃單”。

記者采訪的43位網約車司機分别來自8家網約車平台。各平台對“逃單”處理的态度不同,有的平台在多次催款後乘客仍未支付的情況下,會墊付一半車費。但大部分平台的處理僅限于發送催款短信。

司乘兩方對接的支付存在漏洞,為何不能由平台以“第三方擔保”的方式結算?2018年,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行業事中事後聯合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确對非法經營資金支付結算等違法違規行為,各相關管理部門可開展聯合約談。

記者緻電沈陽一家網約車平台客服,客服小V就此解釋說,該平台沒有支付牌照,依規定不能從事資金清結算業務。也就是說,網約車平台不能代收乘客車費,再轉給司機。“目前,平台能做的隻有催收、降低乘客評分等級,在拖欠支付的賬号登錄瞬間彈出支付頁面。”小V說。

司機不能催收,平台不願墊資

記者了解到,在網約車行業發展初期,對于乘客欠費問題,各平台大多有墊付機制。但目前,在支付模式未發生明顯變化、仍存在“逃單”漏洞的情況下,墊付機制卻逐漸退出。

有網約車企業表示,取消墊付是因為部分司機“刷單”“繞行”,導緻墊付成本過高。小V表示,平台不能助長這些行為,更不能讓乘客為多出的路費“買單”。

但記者了解到,目前,網約車後台技術對“刷單”的識别能力已經大幅提升,技術與管理層面對司機繞行也強化了管理,但支付的漏洞卻一直未得到有效填補。

在少數保留墊付機制的網約車平台中,墊付集中針對小額、且司機評級較高的未支付訂單,但要經過嚴格審核。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隻有在經過短信催收、客服電話催收、認定是否為惡意拖欠等諸多環節,并且排除司機“刷單”或與乘客有沖突等行為後,平台才會墊付部分被拖欠的車費。

記者采訪的大部分網約車司機表示,自己輕易不會催收,怕得差評,影響派單率。據了解,為保證用戶體驗,平台嚴格限定司機讨費行為。如果司機直接給乘客打電話遭到投訴,會面臨罰款等懲罰。

今年5月,網約車司機李方傑遇到一筆拖欠32元的訂單。平台投訴1個月後未果,他“親自”撥打乘客電話(虛拟号碼)催要車費,但乘客仍拒絕支付。

8月,李方傑查詢流水時發現乘客已經支付了拖欠的車費,但平台罰款100元。問詢客服才知道,該乘客支付後給了差評,還投訴他态度惡劣。此後,李方傑再也不催收了,遇到久未支付的訂單,隻能默默點擊取消。

誰的漏洞誰來填補

“攤上這事糟心又費事。雖然錢不多,但總不能一直認栽吧,總得做點什麼吧。”今年9月,李國堯聯合3位經曆相同的司機嘗試就此事報警,但警方表示這屬于民事糾紛,無法立案,建議到法院起訴。

12月,4人咨詢了上海段和段(沈陽)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宇平表示,4名司機起訴22名乘客,被告分散且多,涉案金額又較小,建議司機還是應當積極向平台申訴,必要時可以狀告平台。

“這種事解決起來并不難,網約車平台結算機制有漏洞,應當由平台加強管理。”孟宇平說。網約車平台迫于行業競争壓力,為了吸引顧客,簡化注冊成本,提高用戶體驗度,但不利于行業長久發展。有益的做法是,全行業約定鼓勵用戶綁定支付賬号,比如鼓勵綁定信用卡或者其他支付預授權。

李國堯呼籲,乘客應誠信出行,尊重司機勞動。“現在都提倡誠信社會,各種不良記錄都納入個人征信系統,影響個人的貸款、買房。如果支付的漏洞無法封堵,建議網約車行業也建立一個類似的系統。”

針對申請“小号”叫車、“逃一單換一個号”的情況,有從業者建議,平台可以限制用戶首單的最高單價,将司機損失降到最低。一旦發現是“小号”惡意拖欠車費,平台應積極處理。

小V表示,目前,各家平台方面正在構建“信用聯盟”,比如滴滴打車未支付,支付寶就會提醒。美團打車未支付,不讓點外賣。同時,她所在平台将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以更好地識别“刷單”“繞行”行為,最大程度減少司機的損失。

(應被采訪者要求,當事司機均為化名)

來源:工人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