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被過度牽拉,會導緻毛囊缺血性改變和頭皮炎症,進而形成頭皮屑或脫發。
執筆:歐陽比文
如果以幼兒園老師紮小辮的技能來劃分等級的話,各等級如下。
初級幼師:紮馬尾;
中級幼師:紮各種花樣小辮;
高級幼師:孩子早上來時啥發型,放學時會“深度還原”,一絲不差。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紮小辮,寶媽直喊“心疼”
樂樂4歲了,是個愛美的小姑娘,幼兒園老師也很喜歡給她紮小辮、梳頭。這兩天孩子睡覺前總喊頭疼,寶媽開始也沒太在意。
直到第三天她看到女兒的發際線明顯上移,頭發被揪得緊緊的,這才發現問題所在。本來孩子入園時是紮着兩個馬尾去的,晚上回來的發型卻非常複雜和繁瑣。
幼兒園老師給女兒“花式紮頭”,小皮套用得比較多,而且系得緊繃繃的,頭發絲都被纏繞進去了,拆開來也很費勁,女兒一直在喊疼。
寶媽直呼“心疼”,并通過微信了解情況。老師說是孩子午睡後頭發亂了,她幫忙紮的頭發。而且别的小朋友也沒有告狀的,就你矯情,可别“好心當成驢肝肺”。
這下寶媽的火氣也上來了,後來還是園長出面勸住了雙方,園長也委婉地勸寶媽,“還是剪短發吧,方便”。
老師該不該給孩子紮頭發?
寶媽“虎妹”分享了自己的經曆:幼兒園老師讓孩子中午紮着頭發睡覺,不允許散發,這讓她心裡感到很别扭,這不是逃避責任嗎?
她認為幼兒園老師有照顧孩子的義務,散發午睡對于女寶來說會更加舒适,那麼起床後幫孩子整理頭發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幼兒園教師崗位職責》指出,幼師應搞好本班教育教學、衛生保健以及生活護理工作。
職責不會細化到是否應該為孩子紮頭發這種地步,但老師幫孩子紮小辮肯定是出于好心。如果因此讓孩子感到不舒服了,家長可首先表示感謝,随後提出問題,這樣雙方更易接受。
而且家長要引導寶寶,能夠自己去勇敢地表達觀點,這樣既鍛煉了孩子,老師和家長還都不尴尬,别讓好心辦壞事。
家有女寶的,給娃紮頭要注意這些
1)不要過緊,小寶寶的頭發十分脆弱,紮得過緊很可能引發牽引性脫發。長時間在一個區域紮得過緊,頭發可能斷掉甚至完全停止生長。
2)3歲前的女寶不建議紮頭發。本身小寶寶的發量就少,還很喜歡将頭繩塞到嘴裡或折斷,為了避免窒息風險,不建議過早紮辮子。
3)為孩子選擇質量較好的皮套或發帶,不纏發,少一些裝飾物。
4)經常給孩子變換發型,夏季剪短發、齊肩發更加清爽。
适合幼兒園寶寶的四種發型,寶媽學起來
♥第一種,小花苞頭 适合自來卷寶寶
選取寶寶上方的頭發紮成兩個小馬尾,下面的頭發“随緣”,并不強求綁在一起。加上天然的自來卷,顯得可愛又俏皮。
♥第二種,側分式粗麻花辮 适合發量茂密的寶寶
發量茂密的寶寶,可以搭配厚重的齊劉海,然後将頭發簡單地紮成一個側分式的粗麻花辮子,松松散散就可以。這樣可以掩飾一下發量,還很随意自然。
♥第三種,波波頭 發飾 适合“小白媽媽”
給孩子剪個波波頭,在一側搭配上可愛的發飾,比如蝴蝶結、發箍等,媽媽輕松孩子好看,一舉兩得,這也是最為簡單的發型。
♥第四種,無劉海式小紮發 适合“手巧媽媽”
手巧的媽媽,可在給孩子編辮子時将劉海“融入”其他頭發裡面,不僅造型精緻,還避免了劉海亂飄的情況,孩子一定會喜歡,不要太緊哦。
感興趣的寶媽趕緊收藏吧~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産和育兒,想要輕松養娃别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将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