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傳統種植業的發展

傳統種植業的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20:46:32

整整10年前,第一次見到中國學者時,當時42歲的法圖瑪·穆卡姆巴并不知道這些人是做什麼的。在這個位于東非的偏遠鄉村中,偶爾也能看到外來的遊客,他們浮光掠影一般地走過村落,對一切都保持着好奇心,但又從不真正深入這裡的生活。

法圖瑪·穆卡姆巴沒有想過,這些來自中國的學者,前後在這裡停留了10年。10年之中,教他們怎樣用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增加農作物産量,幫助他們蓋房子、修整村莊,還教他們的孩子讀書。

傳統種植業的發展(從粗放種植到精耕細作)1

東非坦桑尼亞的偏遠鄉村佩雅佩雅村。受訪者供圖

村裡來了中國人

佩雅佩雅村,一個普通的東非農耕村莊,位于坦桑尼亞莫羅戈羅省,村民們以農業為生,種植玉米、小麥等旱地作物。在過去漫長的曆史中,人們靠天吃飯,每年隻種一季,收成高低全靠運氣。

坦桑尼亞氣候複雜,既有典型的熱帶草原氣候,也有熱帶山地氣候,來自東部海洋的季風,同樣影響着這裡的氣候。莫羅戈羅省位于坦桑尼亞的中部,橫跨東西,兼具多種氣候特征。

莫羅戈羅省省長羅阿塔·薩納雷向新京報記者介紹,莫羅戈羅省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省,農業是主要的經濟支柱之一,不僅為當地人提供食品,也是工業材料和對外出口商品的主要類型。因為多樣的氣候條件,這裡種植水稻、玉米、小麥、棉花、蔬菜、甘蔗等作物。

和飛速變化的中國不同,位于東非的坦桑尼亞,時間的流速是緩慢的。在法圖瑪·穆卡姆巴數十年的生命中,村裡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的改變,老一輩的生産和生活經驗,傳到下一代依舊在使用。

曾做過很長時間莫羅戈羅省副省長的慕康果告訴記者,當地一直都有來自發達國家的援助專家和援助項目,作為本地的農業管理者,他也曾和許多援助專家接觸過,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學者,像中國學者這樣,頻繁進入普通的農家,進入一塊塊農田裡。

2011年,中國學者們到佩雅佩雅村考察,法圖瑪·穆卡姆巴還清楚地記得,來村裡的中國專家很不同,他們異常關注村民們生活的細節,看自己的房子,看房子裡的家具,問他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情況,最愛做的是下地觀察玉米的長勢。

傳統種植業的發展(從粗放種植到精耕細作)2

中國學者與佩雅佩雅村村民。受訪者供圖

“他們考察玉米地,到家裡和我們聊天,看我們飼養的家禽,好像對我們生活中的一切東西都有興趣了解。”今年74歲的奧馬裡說,他住在另外一個名叫瓦辛巴村的村莊裡。和中國專家們對他們的一切都感興趣不同,奧馬裡并不知道這些人是來做什麼的,甚至也沒有太大的興趣。

非洲的農技推廣官

2012年,在當地一個叫“千裡馬”的村莊,中國援助坦桑尼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在這裡建成,正式開始投入工作。這個示範中心的任務,是篩選适合當地農業生産的技術,并進行推廣。

幾乎在第一時間,當時30歲的阿德裡安·巴爾塔薩·魯維耶馬穆就參加了示範中心提供的技術培訓。起初甚至談不上踴躍,他告訴記者,他是被他所在地區的農業官員派遣的。

技術培訓最短的要持續兩周以上,最長的達到數個月。在第一次培訓結束後,阿德裡安·巴爾塔薩·魯維耶馬穆就喜歡上那裡的培訓内容。

“中國學者教給我們的技術,很多都是我們很容易就能使用的,比如如何選用新的種子,比如使用有機肥,而不是化肥,再比如密植。”他告訴記者。

阿德裡安·巴爾塔薩·魯維耶馬穆的家,是一個4口之家,家裡有妻子和兩個孩子。農業,是這個家庭最重要的生活來源,不僅為一家4口提供了食物,賣出去的糧食,也換來了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對我們來說,增産,就意味着家庭境況的改善。”

位于瓦辛巴村的維羅妮卡·盧加諾,參加培訓班的原因更簡單一點兒,維羅妮卡·盧加諾是一位農業專業的學生,2014年,從學校畢業後,她加入了培訓班,學習這些與學校裡截然不同的知識。“在坦桑尼亞,許許多多的農民,都還在用粗放的方法種田,盡管農業是人們主要的收入來源,但缺乏相應的技術,使得農業的收益非常低。”維羅妮卡·盧加諾告訴記者,“我希望家鄉的農民,能夠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産量和質量提升。”

玉米是瓦辛巴村村民們種植的主要作物,過去許多年中,村民們開墾荒原,幾乎很少管理。維羅妮卡·盧加諾告訴記者,在當地,1英畝玉米,基本上隻能收獲3-4袋,“那時候,人們認為這是正常的,沒有人去了解,在農業發達的國家同樣面積的玉米産量,可以輕松超過這裡10倍以上。我想做的,就是讓我們的農民,真正學到一些增産的技術。”

傳統種植業的發展(從粗放種植到精耕細作)3

村民玉米地間作。受訪者供圖

收成讓當地人震驚了

對于維羅妮卡·盧加諾來說,中國的技術總是非常具體。她告訴記者,在培訓中,她學到了一整套簡單可行的技術。

“首先是翻耕,播種之前先進行深耕。其次是種子,選擇更适應幹旱環境的品種,是增收的必要基礎。再次,播種時,每個孔播兩粒種子,孔之間的株距、行距也有非常具體的要求……”維羅妮卡·盧加諾告訴記者,在當地,從來沒有人想過,種地還可以有這麼精細的流程,“在過去,人們把種子随意地撒到地裡就不管了,非常稀疏,如果碰到幹旱,發芽率不高,長成的就更少了。”

傳統種植業的發展(從粗放種植到精耕細作)4

晾曬的玉米。受訪者供圖

“沒有人這麼種過玉米,也沒有人知道這麼種的效果。”阿德裡安·巴爾塔薩·魯維耶馬穆告訴記者,在推廣之初,農民們并不相信這些技術,也不相信他們描繪的前景。

法圖瑪·穆卡姆巴也是後來才逐漸采用新技術的,他告訴記者,“一開始,基本沒有人相信中國專家所說的技術,雖然有人承諾嘗試,但實際上,真正播種的時候,還是按照原來的方式幹的。”

在莫羅戈羅,氣候的差異使得不同區域的作物生長季差異極大。播種時間最早的地方,12月份即可播種,最晚的,則要到次年的2月左右。每年的5-7月,則是收獲季。

在農業技術推廣的第一年,整個佩雅佩雅村,隻有一個技術員按照約定使用了新技術。這引發了許多人的圍觀,“從來沒見過那樣種玉米的,太複雜,也太辛苦了。”法圖瑪·穆卡姆巴說,“和以前的種植方式相比,新的方法,投入的勞動要多出來很多,但收益如何尚未可知,這是很多人不願意接受的主要原因。”

不僅是農民,在農業官員的眼中,這些技術的效果同樣是不确定的,莫羅戈羅省經濟與生産處副常務秘書羅莎麗娅·韋格斯拉告訴記者,“最開始的時候,技術合作,隻在一兩個村推廣,我并不确定是否能真的有效,是不是真的能夠推廣開來。”

事實證明,來自中國的旱作農業技術,在同樣幹旱的非洲真的有效。維羅妮卡·盧加諾告訴記者,第一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獲得了豐收,“每英畝差不多能有12袋左右,這刺激了許多觀望的農民。”

改變的除了農田還有村莊

“從2013年第一個村子開始,到2018年增加到10個村子。這些技術的推廣非常快,效果也遠超想象。”羅莎麗娅·韋格斯拉告訴記者,這些技術被稱為玉米增産小技術,“之所以稱為小技術,是因為這些技術非常簡單,既不需要規模化的農田,也不需要大機械,更不需要特别高深的專業知識。任何一個農民,哪怕不識字,也能學會,隻要肯付出更多的勞動,就能收獲更多的糧食”。

“以前從沒想過,玉米可以這麼種。”奧馬裡告訴記者,看到有人試驗成功後,他動心了,從示範中心領到了新的種子,按照新的技術種下去,“特别麻煩,株距、行距都有具體的要求,要用繩子或者尺子量好了才能種。”

對比是強烈的,東非草原上的旱地裡,兩塊相鄰的玉米地,一塊用傳統方式種植,地裡長滿了草,遮住了稀稀拉拉的玉米,另一塊新方法種植的地裡,整齊而高大的玉米,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結着飽滿的穗子。“現在我所有的地,都是用新方法種的,産量比以往至少高出3倍,除了自己吃、銷售,還有一部分可以用來做飼料,養羊。”

奧馬裡如今蓋了新房子,新房子裡裝了自來水,家裡還建了羊圈。養羊的技術,也是來自中國的學者。

“他們做了很多事情,下地教我們種玉米,在村裡的時候,則教我們養殖技術、教我們如何修葺村莊、整理村莊的環境衛生。”奧馬裡說。

傳統種植業的發展(從粗放種植到精耕細作)5

佩雅佩雅村項目宣傳及勵志圖。受訪者供圖

磚頭和水泥築成的新房子,比土夯的舊房子更堅固,也更舒适方便,玉米增産帶來的收入和養殖的收入,讓這個家庭的生活,變得輕松了很多。

改變的不僅是奧馬裡一家,10年後的瓦辛巴村,已經完全和10年前不同了,村莊整潔,道路幹淨,家養的禽畜讓村民們心裡踏實。

10年來,每年的播種季、收獲季,奧馬裡總會在村裡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他知道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也知道他們到來後,會去哪裡,做什麼,“最開始,他們用英語和手勢和我們交流,有時候有本地的官員做翻譯,慢慢地,他們也學習我們的斯瓦希裡語,我們也學習中國的語言和文化。”

豐收之後還有更多期待

10年以來,莫羅戈羅省的10個村莊裡,玉米已經經曆了3次增收,水稻、小麥、蔬菜等,同樣獲得了豐收。

羅莎麗娅·韋格斯拉在考慮,下一步,需要向中國學者學習什麼?

“經曆了10年推廣,許多農民的觀念已經變了。”羅莎麗娅·韋格斯拉說,在以前,農民被動地接受培訓,看到高産的試驗田,才開始學習豐産技術。但現在,他們開始主動了解品種改良的知識,尋找更好的種子,“很多農民主動找我們,向我們咨詢新的知識和技術,不僅是種植的技術,還有養殖技術,新的裝備等。”

羅莎麗娅·韋格斯拉告訴記者,來自中國的增産技術需要大量的人力,但坦桑尼亞畢竟人口較少,這也是新技術推廣相對較慢的原因之一。中國學者告訴他們,在中國,還有很多小型的農業設備,比如手持的割草機,價格不貴,也很容易操作,對當地人來說,這些設備很有用,“用新的技術種植玉米,每年要進行3次田間鋤草,如果有小型設備,可能推廣效果會更好。”

傳統種植業的發展(從粗放種植到精耕細作)6

當地示範村村民領種子。受訪者供圖

法圖瑪·穆卡姆巴告訴記者,在以前,一場疾病,或許就會讓一個家庭崩塌。“前幾年,我丈夫生了一場大病,住院很長時間,如果在以前,我們這個家庭幾乎不可能承擔這些費用,但現在,疾病并沒有給我們帶來債務。”

10年來,她蓋了不止一所新房子,多餘的被她用來出租。除了地裡的玉米,她還種植了項目推廣的“木豆”,這是一種極其耐旱的植物,可以食用,也可以做飼料。正是賣木豆的錢,支撐了她丈夫的治療費用。而其他收入,則讓她的兒子上了大學。

“過去幾年,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我希望在未來,中國的學者能繼續來我們村裡,我也相信,他們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知識。”法圖瑪·穆卡姆巴說。

知識改變命運,在非洲的小村莊中,越來越多的人真切地感受到這句話的力量。奧馬裡把他的兩個孫子送到了學校,這是中國學者的建議,但其中,更多是奧馬裡自己的期待,期待兩個孫子努力學習,在未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十年過去不是終點

“從來沒有任何時候,我們的村子變得這麼快。”今年已經37歲的維羅妮卡·盧加諾告訴記者,在她接受培訓,成為本地的農技推廣官以來,村子裡多了很多新房子,村裡的路也修好了,中國學者們會在村裡舉行很多文化活動,幫助孩子們接受教育,這些事情,改變了村裡每一個人的生活。

維羅妮卡·盧加諾負責在本村所有農戶中推廣新技術,她了解村裡每一家人的情況,經曆的所有變化,10年中,這個原本粗放耕種的非洲村落,距離現代化越來越近了。“土地上的産出,是最直接的證據,村民們收入的提高,生活的變化,則是他們追求新知識最大的動力。”維羅妮卡·盧加諾說。

2021年初,莫羅戈羅當地政府和中國學者一起,舉辦了一次獎勵農技推廣官的活動,維羅妮卡·盧加諾是獲獎者之一,獎品是1輛新的摩托車,這讓經常奔波于村莊和農田之間的她,可以稍微輕松一點兒。更重要的是,從新技術中獲得的收入和獎勵,給了她更多的自信心和對長遠生活的規劃。她告訴記者,她未來的理想,是建立一個自己的示範農場,讓更多的人,可以在她的農場中,看到新的技術,學到新的技能。

傳統種植業的發展(從粗放種植到精耕細作)7

獎勵農技推廣官活動中,維羅妮卡·盧加諾獲得了1輛摩托車。受訪者供圖

阿德裡安·巴爾塔薩·魯維耶馬穆也一同獲獎,接受采訪的時候,他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正打算找機會繼續讀書,在過去10年中,他已經獲得了農學學士的學位,希望能夠在未來繼續讀農學碩士。他覺得,“相信碩士的學習,不僅可以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還可以讓我有更好的科學思維、更強的邏輯分析能力,最終可以更好地解決農業所面臨的問題,幫助農民減輕貧困帶來的負擔。”

新的學習曆程,至少要在12月之後才能開啟。與遙遠的中國不同,12月,坦桑尼亞的平均氣溫能達到20℃以上,降水豐沛,正是适合播種的季節,農技推廣官們,又要忙碌起來了。

(趙天陽、賴毅瓊對本文亦有幫助)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唐峥 校對 李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