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4 07:11:57

幹貨,全文1.4萬字。

應該是最全的流程說明,以及各個環節的注意事項。

這篇文章不僅有詳細的裝修流程,還有每個裝修環節的注意事項,都是從業多年積累的經驗,

絕對值得收藏,點贊。

之前做了詳細的流程圖,但是傳上來都會被壓縮,圖片太長看起來也比較模糊,

所以還是看左邊有目錄(手機版在文章最前端),可以根據目錄選擇需要查看的章節。

前期準備

從收方開始捋,不論是裝修過房子的業主,還是是第一套房子的業主,每次收房都是懷揣的激動和不安的心情,一方面是房子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蘊含了太多的情節。另一方面,現狀就是哪個小區不維維權,都是稀罕事兒。所以收房之前都擔心質量問題。

收房驗房

說實話,毛坯房的驗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除了建築質量問題、公共區域設施不合理以及公共區域裝修不合理以外,基本室内空間存在的大部分問題都會在裝修環節重做。比較常見的問題是牆面空鼓、衛生間漏水、空調洞反水、門窗沒法關合有異響等等。

該讓開發商整改的還是盡量讓開發商進行整改,也避免在裝修過程中增加不必要的裝修成本。

房屋驗收需要準備一些簡單的工具,專業的驗房工具都比較齊全,自己驗的話沒太大必要。隻需要準備好空鼓錘、标記筆、卷尺、試電筆或者試電插頭,有水平尺可以帶上水平尺。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1

确定設計

第一類、如果需求簡單到基本就刷個白牆、貼磚防水,然後業主又自己有一定的經驗,确實不需要請設計師。

第二類、需求比較簡單,預算也比較緊湊的。需求簡單是指要求滿足一定的美觀,優化居住的功能或戶型。預算比較緊湊是指整體裝修預算在2000/平以内。這種比較适合找裝修公司全包,很多裝修公司會優惠掉設計費,或者設計費有一定折扣,一般都在100/平以内。

當然比較高端一點的裝修公司可能設計費還是會貴一些。

第三類、找設計工作室或獨立設計師。下面這篇回答裡有說到設計師會提供哪些設計内容,以及在後期還需要提供哪些服務才能保證設計落地。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2

獨立設計師的設計内容并不是隻需要出圖設計的好看即可。

如果一定要保證設計落地,除了跟業主确定設計方案,方案定稿之後出詳細的施工圖以外。項目落地最最最重要的是合理規劃預算,得有詳細的主材采購清單,軟裝設計方案及采購清單。這些物料一定要合的上整體預算,不然預算超太多也根本沒發實施。

施工環節最好能提供項目跟進,比如現場的技術指導、每個施工環節的驗收,确保施工完全是按照施工圖來實施和還原的。

so,問題來了,怎麼選擇設計師?

第一原則,如果你跟一個設計師在設計或者溝通過程中,你的直覺告訴你“不行”“不滿意”“想換人”,那你就應該及時止損,因為後面合作的過程中這種感覺可能會越來越強烈。

就是,找設計師他不像買個電視,可以對比各種參數,提供設計服務這件事本來就比較抽象,在沒有出設計稿之前,你根本不知道會設計成什麼樣,但是對于設計師而言不可能先出設計再收費。

那麼,在付費之前應該考慮哪些問題。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3

第一,你準備花多少錢

剛說了,設計這件事本來就比較抽象,所以你沒辦法去比較150一平的設計師和300一平的設計師,他們之間的差距。如果你要這麼對比,理智大概率是告訴你選擇150,因為便宜不少。

所以,先根據你的心理預期,比如你覺得200一平的設計費可以接受。那麼你在選擇設計師時就在160-240一平的這個區間找,超過太多或太低的都直接排除。

第二、不同的設計師應該對比哪些“參數”

在你預期的預算以内找到你覺得還比較合适的設計師之後,那這幾位設計師你應該去對比哪些“參數”。

沒個設計師的性格、擅長都不一樣,可以先看他們的作品。看作品對設計你家并沒有太多的參考意義,但是你可以去對比哪些設計師的設計風格、審美跟你比較接近或一緻。

溝通能力

有的設計師比較強勢,就是設計你一定得聽我的,你有意見我可以聽但不一定改。有的就比較被動,盡量去跟業主溝通聽他們的想法或意見,各有各的優勢。

但是,在溝通過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設計師能不能完全理解你們的想法、意圖和居住需求。并且根據你們這些需求來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能流暢的表達他的想法、建議。

然後可以在專業性上跟設計師進行一些讨論,提出你的很多想法和顧慮,看設計師是能不能給出一些比較有建設性的意見。當然,也可以衡量一下的整體形象、審美等等。

有設計費的預算,一定要重點考慮越優秀的設計師,他們在整體規劃、審美、動線、收納、燈光、裝飾、細節等等方面做出的效果,一定比免費的強很多。

選擇裝修方式

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

兩種流行的裝修方式;半包或裝修公司全包。

半包包含:人工 輔料(水泥、河沙、石膏、膩子、石膏闆、木工闆、歐松闆、釘子、螺絲、網格、炭渣等等)。

全包包含:人工 輔料 主材(地闆、瓷磚、門、馬桶蹲便、花灑、洗手盆、櫥櫃、衣櫃、開關插座、燈飾、五金件等等)

如果根據預算來,建議3000/平以下的裝修預算,可以找裝修公司半包或全包。3000以上一平米的裝修預算推薦找獨立設計師設計,找獨立工長施工或找裝修公司半包施工。設計品質和效果會把控的更好一些。

材料采購

材料采購隻針對選擇半包裝修的業主,畢竟找裝修公司全包的基本都是由裝修公司提供主材。但是衆多的主材裡面應該怎麼去選擇,而且應該怎麼去控制預算,也是一個比較費心的事,下面有個主材清單,在采購主材之前最好先簡單統計預算,每個項目需要采購多少數量,然後每種材料大概的單價總價是多少先計算好,不然可能在采購環節會超不少預算。

材料采購應該怎麼省錢?

之前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裝修應該怎麼省錢?”總結了一些硬核的購買材料方法,有興趣的可以移步。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4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不論有任何硬核的省錢方法,隻要壓縮預算都需要在某些方面做些妥協。比如瓷磚這種産品生産工藝已經很成熟,以前網上普及的選購瓷磚方法,比如看坯體是否幹淨、看吸水率、用鑰匙會不會把釉面刮花等等。

現在不論是大廠還是小廠的瓷磚基本都能達到要求,除了一些特别低價劣質的外。那麼品牌的瓷磚和一些小品牌的瓷磚究竟有什麼區别呢。比如原創的設計、色彩立體感更強、品牌背書等等。反正貼地上都是踩不壞的。

就像蘋果手機和小米手機,他們對比的“參數”根本就不是誰信号強,誰信号弱的問題,主要還是衡量消費能力和預算。

所以,就算有些能省錢的方法,也不要抱着花20萬的錢達到100萬的品質這種心态。

買材料有哪些注意事項?

其實,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我們的知識盲區。

有些人沒搞明白,就覺得被人挖坑了,自己踩雷了,吃虧了,損失了500萬。

返傭(回扣)是否存在?

答案:很普遍

現在建材行業内卷嚴重,生意不好做、銷售壓力大,很多品牌都開始做低價客戶,更何況擁有一定客戶的設計師。大到大件的建材家具、小到石膏膩子、木工闆石膏闆都會存在返傭。

雖然,很多産品的零售和渠道确實存在一定的價格差距,就是有些散客的用量很小,有些商家不一定願意便宜賣給你,但是如果是長期拿貨或能長期帶來客戶的渠道,價格會更便宜些。但是,我比較反感的有種說法是,設計師帶你去買材料,你能拿到更低的價格,設計師能拿到傭金,這是一種雙赢的選擇。

實際情況是,很多商家如果有一個最低價,比如是7折。如果你會議價一些或設計師幫你争取,你是能拿到這個最低價的,但是如果設計師堅持要拿傭金,那商家隻能8折賣給你,首先商家是不可能虧本的。

收不到設計費是能力問題,雙赢的說法自己是自欺欺人而已。

是否存在物美價廉的材料?

首先,所有的落差都是由對比産生的。我并不覺得有任何物美價廉的材料。選擇買便宜的,隻是我們妥協預算的結果,并不是這個東西一定比其他的好很多。

但是我們選擇性價比高的材料,也是因為他除了價格比其他便宜以外,他的質量、材質、顔色、環保這些都是在我們能接受的範圍以内。

材料采購的順序

一般如果有請了設計師進行設計,設計師都會出詳細的材料采購清單。也會在材料采購的環節進行指導,施工方也會提前通知購買或配送材料。

如果有詳細的材料采購清單,在裝修之前采購材料應該一兩天就能搞定,或者設計師對接的商家提供小樣,确定後就直接在施工環節進行配送,能省事兒不少。如果是自行采購,我們可以把采購材料分為兩個環節:

第一是開工一個月左右就需要用到的主材:封窗、瓷磚、櫥櫃、衣櫃、地漏、壁挂馬桶、需要預埋的燈及其他預埋件。

以上這些是在開工基本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内就需要用到的,所以最好是在開工之前就能全部買好,等工長說需要配送的時候再進行配送。

重點說一下定制櫃體、門:定制部分就包含衣櫃、櫥櫃、書櫃、門等。很多人說定制部分要等貼完磚或者做完地坪才能量尺。其實等貼完磚再開始量尺生産周期是很長的,很可能硬裝都裝完了,這些定制部分還沒有辦法安裝,就需要再延後工期,這個時候工長一般都說不是他的問題。

隻能說工長不夠專業或嫌麻煩。

如果想縮短工期,應該在施工進場的時候就放好水平線,計算好地面完成面尺寸。如果門洞需要調整或升高,隻需要按照施工圖進行調整尺寸和矯正就行了。商家完全可以按照現場核定的完成面尺寸來進行生産。

結果,很多工長嫌麻煩,也怕尺寸沒放準做錯了後期承擔責任,所以現在都變成了先做完大部分硬裝再開始做定制,工期特長。

第二是中後半期才需要用到的主材:普通馬桶、蹲便、花灑、集成吊頂、洗手盆、地闆等。這部分可以根據施工進度來定一般都來得及,不是特别着急,基本都是後期才需要安裝的。

硬裝施工

硬裝施工存在好幾個比較大節點和很多細節,就還有拆開一個一個說。像比較大的節點(土建、水電、泥、木、油)都被大家盯的很緊,還不容易出什麼問題,往往很多細節反而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現場交底

不論是找的裝修公司設計還是找的獨立設計師,在裝修開工的時候一定要進行現場技術交底。現場交底必須到場的人員:業主、設計師、工長、監理、中央空調、新風、暖氣、智能家居。相當于是現場開的一個碰頭會議,各個環節交代清除各自的要求。最好由設計師來進行統籌規劃,工長負責施工協調、監理負責進度及質量把控、設備商家與設計師确定方案後後期負責執行。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5

詳細說說分工:

設計師:設計師就是負責整體設計和把控項目落地,所有關于設計、尺寸、收口技術問題都應該由設計師來完成,包括家具設計、軟裝、硬裝施工圖(詳細)、機電位置、管道走向、線路控制等等。所以别說什麼空調應該由空調來定、廚房水電要讓櫥櫃來出圖這種話,顯得極為不專業和不負責。

正常的做法應該是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這些問題,到需要定設備的環節,隻要找個靠譜的商家來執行的就行了,施工也是一樣的,工長是負責施工進度、材料人員調度和質量,别把工長搞成解決各種技術問題的,這種施工圖一般都是助理畫的。除了設計師需要進行整體規劃統籌,其他所有人都是執行層面的。

工長:安排施工進度、統籌人員、安排材料、把控質量。很多設計師都是聽工長的,工長說不好做、沒法實現、做不了、成本高,就各種改方案調整。很多工長和師傅肯定原因挑簡單的做。

實際是,在有設計師和施工圖的情況下,嚴格按照設計師要求和施工圖進行施工,别叨叨叨。按要求做,出了問題設計師負責,做不了就換人。 對于施工環節,最短平快的方式是,開工之前我們談工藝和價格,開工之後我們隻看結果。

監理:其實在中小型的家裝範圍裡,監理并沒什麼用。監理本來就是個得罪人唱黑臉的角色,工地上除了甲方誰見了都不爽。所以,真正能做到剛正不阿的監理極少,很多都是和稀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差不多就行了,收費便宜的監理也就來個三五趟看看就完了,收費貴的監理對于低預算的裝修,并且比較簡單的裝修又不劃算,監理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

并且,在很多家裝裡請監理的順序就不對,很多業主都是開工之後才通知有監理或者帶監理到現場,可能也是怕開始就讓工長不高興報高價,或者覺得監理就是個監督作用,平時幫忙看看就行,其實這種最容易出問題。

正常的流程應該是,設計定稿後,把施工圖給監理和施工方報價,施工方報價出來後由監理核對施工預算和工藝,并且在簽訂施工合同前要跟施工方仔細核對好每個節點的施工工藝及驗收标準,一定要讓施工方明确工藝和驗收标準,施工方好根據工藝和驗收标準核定價格。再一個施工方合理的利潤空間内做到零增項、高質量。

要是你發現施工方預算有漏項,就及時提出來,千萬不要抱着占便宜的想法,後面有的是各種扯皮。反正我的觀念是,讓他掙合理的錢,我們要的是質量,你要真想省錢到極緻,就撸起袖子自己幹。

設備商家:這裡把中央空調、新風、暖氣、淨水、智能家居、甚至壁挂馬桶、壁挂洗衣機、各種暗埋件供應商都統稱為設備商家哈。很多設計師往往把這些重要的工作寄托在設備商家身上,沒提前規劃好,到現場交底才發現設計的吊頂尺寸不夠,空調高度要多占十公分或寬度要加寬十公分,導緻整個吊頂、燈位都要調整修改。你是第一天做設計麼,犯這種低級錯誤。

雖然很多設備商家會提供設計圖,也會到現場測量以及現場對接,但是專業的設計師都應該根據自己的方案提前規劃好這些設備的走向、尺寸以及安裝方式,确保自己的設計圖施工圖是一定準确的。并且有經驗的設計師,都知道應該怎麼設計這些設備。

如果,你的設計師對這些設備把控不準,那你可以先确定設備商家,或者需要購買的預埋件之類的,然後由這些商家跟設計師進行對接,确保設計方案的萬無一失。

業主,最重要的一個:裝修這事兒太難太複雜了,能做好一位優秀的業主一定是一位好領導。

首先業主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是協調和監督,你要明白你要的最核心的東西是什麼:結果。什麼結果?設計落地、裝修進度、裝修質量等。那這些結果是應該由誰來負責?上面已經說了,請返回去看這些人各自扮演的角色。

所以,遇到問題你不要第一時間想着自己去解決,而是先找到應該解決和承擔這件事兒的人,由他來處理,你需要做的是督促事情處理的進度和結果。

其次,業主扮演的其實是一個“好人”,有各種矛盾不應該由你出面扯皮,比如施工質量不達标,那你就找監理出面對接和指導,比如有工藝工長說做不了或者不明白,那你就讓設計師去對接和指導,比如有商家說需要現場測量尺寸,需要配送主材,那你就讓他們聯系工長現場溝通..... 你要确保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們互相之間不打起來,設計聽設計師的,施工聽工長的,質量驗收聽監理的。

我們倡導的是在設計之前我們互相溝通、充分表達彼此的想法和觀點,為了效果據理力争。一旦方案定稿,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按照設計方案來推進和落地。

拆建項目

根據不同的戶型大小,拆建項目一般3-7天左右就能完成。畢竟拆除也不是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一頓哐哐哐開始砸就完事兒。不過拆除牆體時還是要注意,一定要避免暴力拆除,并且注意水管電線。

如果有廚衛牆地磚需要拆除的,一定要把牆面盡量拆的平整幹淨,牆面有松動的抹灰層一定要打掉。拆完後先做牆地面粉平,或者改水電後對牆地面做整體粉平,然後再做防水,這樣才能保證防水的質量,也盡量保證瓷磚的粘接性,不空鼓。

拆除工作最常見的問題就是;

1、砸牆把樓上樓下的牆面頂面震開裂了,甚至樓下的燈給整掉了。

2、把水管砸壞了,到處漏水,甚至漏到樓下鄰居家裡,造成損失。

3、下班後沒關水關電,造成安全隐患。

拆除完成後就是牆體新建和修複工作。

新建牆體就是需要新砌的牆體。修複就是拆牆後的斷面粉平,牆地磚拆除後的牆地面粉平等等。

新建牆體的要求:

4、小面積可以用紅磚,大面積一定要用輕質磚。

5、長度超過2米必須做地梁。

6、新舊牆體銜接的地方一定要植筋,從下往上,間隔不得超過600mm。

7、新舊牆體銜接處,牆體砌好後,把久牆體抹灰層剔除一份,鋪鋼絲網粉牆把新舊牆體接起來,避免前面以後開裂。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6

8、粉牆滿牆挂鋼絲網。

9、新建牆體頂面收口用“蜈蚣腳”工藝,新建門洞上方一定要放過門梁。

10、超大面積的砌牆,一定間隔一定要做構造柱,增加穩定性。

水電改造

水電改造根據戶型大小和施工多少,一般5-14天都能做完,别墅、大平層、大躍層可能會再稍微長一點。

水電改造是所有裝修項目裡最讓業主焦慮的項目之一,另一個是防水。這個項目也是所有營銷号販賣焦慮最多的一個,也是所有裝修公司作為施工工藝賣點推最重要的和最多的一個項目。所以,水電改造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所有裝修項目裡花錢最多的。

水電改造推的最大的幾個賣點,活線工藝、橫平豎直、水路走頂、弱電屏蔽處理,甚至還有單管單線等。

水電是否需要進行全改?

是否全改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

1、布局變更是否大或結構拆改是否多?

一般面積越大或結構越複雜的戶型,面臨需要水電需要全改的概率越大。比如80平米的二室戶型,可能他不需要中央空調、不要新風暖氣和智能家居,這個是受戶型面積和預算所局限的,而且戶型越小意味着居住的人越少,需求相對越簡單。這種情況下,開發商預留的開關插座基本是夠用的,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增加插座和增加燈等。

戶型越大、結構越複雜、拆改越多,意味着居住的需求越複雜、功能越多、用電的地方越多、拆改越多原有水路電路破壞的越多等等,這些綜合起來基本都需要進行全改。

2、怎麼衡量水電進行全改還是局部改?

這個也要從預算和需求角度出發,參考上面那個問題,如果牆體拆改比較多,局部改水電的費用就肯定更高,如果局部改和全改已經相差不多,那肯定建議全改,畢竟全改還能重新規劃電路分組更方便靈活。

其次就是需求,開發商規劃的電路分組都比較簡單,可能沒法滿足你的使用需求。簡單統計一下每個區域會使用到哪些電器,這些電器的功率是多少,能不能滿足使用,會不會超負荷跳閘等等。如果原有的水電設計無法滿足需求進行比較大的調整,那建議是全改。

3、是否水電全改一定比局部改更好?

很多人迷行全改會有什麼活線工藝,線路看起來更整潔等等。這麼說吧,除了别墅,絕大多數高層住宅一定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火線工藝,有些牆叫剪力牆,剪力牆是沒法開深槽,都是穿的黃臘管知道吧。黃臘管是啥,黃臘管就是在電線外面加了一層保護皮,敷槽的水泥砂漿幹透了,這個線是會被固定住的。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7

其次,就算所有線路是穿的線管,有些線路比較長,多幾個彎後期一樣是很難抽動的。所以别迷信什麼後期能更換線路的活線工藝。況且入住進去後,誰會閑着蛋疼,去更換電線。

不論是局部改還是全改,水電改造的核心理念是保證後期能正常使用,不會出現任何問題。所以水路電路設計才是重中之重。就是每個區域要使用哪些電器,電路承載的負荷是多少,需要安裝多大線路不會超負荷跳閘,合理的設計就能規避所有問題,而不是哪種改電方式。

4、水電改造什麼樣的計費方式最合理?

水電改造大部分都是按照長度計費(米數),以成都為例,不論是施工隊還是裝修公司,基本是處于這個價格區間。

項目

價格 元/m

2.5㎜2電線

35-45

4㎜2電線

40-50

6㎜2電線

45-55

弱電線

35-45

Φ20PP-R給水

58-68

Φ25PP-R給水管改造

65-75

Φ32PP-R給水管改造

75-85

工長給電工師傅結款也大部分是按米數來算,也有些是按照天數來算。

電路改造的人工費一般是14-16一米,水路改造的人工費一般是18-20一米。如果按照天數來算的話,一般是350-400一天。

其實不論用哪種方式來計費,工長或裝修公司要賺的錢始終要賺的,除非你自己找散工,但就要承擔可能出現的質量風險。

需要提示的是,不論用哪種計費方式,在施工方拿到施工圖并且在簽訂施工合同之前,最好跟施工方确定具體的水電改造費用,讓工長或裝修公司預估一個改造費用,最終這個水電改造的結算價不能超過預估費用的10%。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風險,前面報低價,後面實收好幾萬。

5、水電改造些比較重要的細節

11、橫平豎直或走直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所有接線的點位之間必須是整線,并且符合設計用的線徑。

12、驗收時水路壓力測試,全改的不的低于0.8MPa(8公斤),局改的不得低于0.6MPa(6公斤),恒壓10min降壓不能大于0.02MPa.

13、台盆、地漏的排水必須做存水彎。

14、同等高度的開關插座要在一條水平線上。

15、不得饒線,不能開橫槽。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8

像大家經常提的,水電橫平豎直、弱電要做屏蔽、左熱右冷、弱電強電間距要大于30cm等等,都不是絕對的标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優化。 雖然施工現場幹淨整潔、施工有序也是很多業主的裝修需求之一,但是我們的建議是,當預算充足時我們盡量追求細節,當預算比較緊湊時,我們質量和性價比。

一定要拍照留檔,以後一定用得着。

幾乎我們參與設計的所有項目都有水電拍照存檔,業主需要的時候都能找到。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9

空調、新風、暖氣安裝

空調和新風一般可以和水電同時施工,新風和中央空調的安裝如果同時施工,一般5-7天左右就能做完,别墅、大躍層時間更長。

一般為了避免現場施工人員過多不好施工,水電改造和中央空調、新風安裝也會錯開時間。先安裝新風空調後先改水電皆可。水電改造進場的時候需要現場交底,有需要空調、新風、暖氣到場,确定具體的線路走向,尺寸以及開關安裝位置等。

空調、新風和暖氣的安裝,對我來說确實比較外行了,不過提幾點現場發現最多的問題。

16、中央空調安裝最容易出錯的是,安裝位置不對。

其一:頂面有平頂下吊10公分,空調沒注意或現場對接的和空調施工的不是一個人,他們沒對接好,空調裝好了,吊頂的時候就發現需要移機。

其二、安裝深度不對,比如吊頂出牆深度是1米,空調是貼牆裝的,距吊頂邊口還有30公分左右,一般空調的工長或者商家為了避免移機,給的解決方案都是把風口接出來。

其三、沒注意頂面有石膏線、弧形造型以及吊頂尺寸,導緻空調裝了吊頂實現不了,也得改。

其四,最最最重要的,安裝中央空調需要在牆上或梁上開孔,如果空調内機不是自帶排水的泵,那安裝空調的時候冷凝水是通過排水管道的坡度排除出去的。 重點來了:一旦這個管道的排水坡度不夠,冷凝水就會積在管道和接水盤裡,然後打濕吊頂,牆面,漆,想想什麼結果。

所以,空調裝好後試一下水,是不是排水通暢。反正這種情況,我遇到過三次,空調都說是裝修方的問題。

17、新風的安裝具體标準不是很清楚,不過開孔真的巨多,建議不要開孔徑80以上的孔,不要損壞主梁。 新風主機遠離室内的“靜區”。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10

18、地暖安裝也隻提一個小問題,很多人家地暖的分水器都選擇裝在衛生間,很多地暖在牆上開孔,安裝分水器後都沒粉平,直接是毛邊,後期沒做好極易滲水,特别是12牆體。

防水工程

防水施工一般是兩遍,兩遍防水 閉水試驗,一般需要5-7天。

柔性的塗刷防水是否會影響瓷磚焊接,導緻瓷磚粘不穩?

答:是的,特别是小品牌 質量差的圖刷防水。

做兩遍防水,是做到回填前好還是回填後好?

答:主流的兩種方式,第一:回填前做一遍,回填後做一遍,第二:兩遍都回填後做。

這兩者的區别在于如果回填前先做一遍防水,能避免衛生間沉箱裡面的水管或排水管漏水,滲漏到樓下去。不論是塗刷的防水還是丙綸防水,一定要壓到門檻石外面來。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11

你比較推薦的防水方式?

答:我一般建議是回填前先做一遍柔性塗刷,回填找平後,做一遍丙綸防水。都做塗刷防水靠不靠譜我不知道,反正我覺得不是很靠譜的樣子。其實丙綸的防水效果是極好的,而且不論是跟牆面的粘接還是跟瓷磚之間的粘接效果都奇好,如果有說效果不好的,那一定是你施工有問題。

這麼說吧,如果把丙綸防水鋪在樓頂上,做完後表面隻用素水泥刷一層,至少也能管三年,親自測試。

衛生間回填用什麼材料好?

答:很多裝修公司主推的新形材料,陶粒回填、回填寶回填。這些我都用的比較少,還在用炭渣。

有些工長說可以用建渣回填,我肯定會讓他滾犢子。炭渣比起前兩者更便宜,施工也簡單。就填個衛生間至于費這麼大勁,正确的施工工藝做出來不見得比陶粒回填寶差,而且還便宜。

炭渣回填前先把排水管用磚包起來,砌田字格,避免炭渣互相擠壓造成下沉,特别是面積越大的衛生間。然後把炭渣踩緊實,上面鋪鋼絲網用水泥砂漿找平,我敢保證随便怎麼都不會下沉,除非房子塌了。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12

泥工貼磚

泥工貼磚一般要5-10天,如果全房都是貼磚,看瓷磚的規格可能時間還要稍微長一些。

貼磚人工費挺高的,貼别是越小的磚和越大的磚,還有複雜的鋪貼方式,拼花什麼的就更貴了。但是遇到一個好的負責人的磚工簡直太難了。現在貼磚的師傅也各種浮躁,巴不得三兩下把一個工地做完去下一個工地。有些師傅手裡的活兒接的太多,就會每個工地做一兩天輪換着來,導緻工期無限延長。

再加上前面說的,很多定制産品(櫥櫃、衣櫃、門)都得等地磚貼完,地坪找完才能核尺,核尺完成生産安裝還需要35-45天,導緻工期更長了,随随便便裝都要半年以上。

以前傳統的瓷磚鋪貼方式比較流行牆壓地,其實現在是否牆壓地都不太影響,不過牆地磚對縫确實要美觀很多。但是牆地對縫瓷磚的損耗就會大一些,而且要麻煩一些所以鋪貼費也要貴一些。

再有就是,牆地對縫其實更考驗設計師,設計師對整體廚衛的牆地磚設計、減少損耗、提高美觀度,就比較考驗設計師的排版能力了,施工圖也要标準的盡量詳細。

瓷磚縫是否有必要做美縫?成本幾何?

答:有必要,美縫肯定要比勾縫更好看,更耐用。但是美縫的價格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貴。如果覺得找施工方做美縫貴,可以自己買材料自己做,并沒什麼技術含量,很快就能學會。就自己做比較費腰和費腿。做完腰酸背痛是一定的。

很多我們認識的美縫師傅,常規品牌的美縫 人工也就十多塊一平米。但是,做環氧采砂什麼肯定要貴不少。

用大磚好還是小磚好?

答:我們所說的大磚基本都是指750*1500以上規格的瓷磚,常規的800*800,900*900也算比較大規格的瓷磚,不過一般都是鋪地。比較流行的大闆規格就是750*1500,900*1800,1200*2400等。

空間越大,整體風格比較極簡就比較适合用大磚,但是大磚肯定要更貴,鋪貼費也會貴很多 很多。大磚的鋪貼工藝與普通瓷磚後小磚區别很大,大磚一般都是采用薄貼工藝,因為規格太大,瓷磚重,如果用水泥砂漿貼特别不好掌握平整度,如果大磚上牆水泥砂漿的粘力也不夠。

大磚基本都是采用薄貼法,先對牆面地面做精找平處理,然後用瓷磚膠進行薄貼,用調平卡進行水平矯正。 大磚和小磚沒有絕對的好壞,就是為了适應不同的風格和視覺效果。

貼磚的搭檔很多都是夫妻檔,一個和灰一個裁磚和貼。也有一部分是兄弟一起做。

木工施工

木工也是整個裝修裡成本比較高的項目,大部分木工施工3-5天都能做完。除非面積大或者施工量大。

以前的木工施工是要現場做櫃子或門的,現在基本為了顔值櫃體門都是定制的。木工現場做的就是吊頂、牆面造型、牆闆基層、木線條安裝等等。

一個有責任心的木工師傅能避免很多問題。并且大部分木工都會看圖,他們做的多了自然知道空調需要占多大空間,需要多大尺寸,新風需要占多大空間,留多大尺寸。

木作的人工費和木作的材料成本都相對比較高,如果預算比較緊湊的話在保證功能和效果的前提下,可以盡量減少一些木作的施工量。

給力一點的木工看圖施工基本很少出現問題,而且就算有什麼尺寸上的偏差也會及時提出來确定好了再開始做。有些木工就是你得必須現場跟他說,不愛看圖紙,有不愛溝通反饋,出問題就一味推卸責任。

輕鋼龍骨和木龍骨哪個更好?

答:輕鋼龍骨的穩定性和受力肯定比木龍骨更好。

木工吊頂有什麼注意事項?

答:現在頂面裝無框筒燈、線型燈、磁吸軌道燈等之類的燈比較多,這些燈大部分都需要在吊頂的時候進行留槽後預埋,并且最好對所有石膏闆吊頂部分 需要裝主燈、風暖浴霸、燈槽、晾衣架這些位置用木工闆進行加固,不加固隻有一層石膏闆是沒辦法安裝的。

切記:龍骨的位置要繞開筒燈的位置。

油漆施工

油漆施工環節應該是裝修裡最長的施工環節之一,前後大概需要15-20天左右。乳膠漆的牆面基層施工時間長并不是做的慢,而是工序多。先做石膏找平,幹透刮第一遍膩子,幹透刮第二遍膩子,幹透打磨塗刷底漆,等一天再刷面漆。每個工序也可以與其他工序間交叉施工。

為什麼不同的施工方牆面施工報價差距很大?

答:不能隻對比價格,要看施工标準。牆面基層的施工正常有兩種做法,順平和垂平。順平和垂平的區别可以參考下圖。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13

垂平要做牆面沖筋找平,牆面完全垂直與地面,并且保證平整度。

順平就是順着牆面做,如果牆面是斜的(比如上面和下面差了2公分)那做完之後牆面不是完全垂直于地面,但是牆面平整度是沒問題的。當然,這種标準至少還是要達到至少眼睛看起來牆不是斜的。

這兩者的價格差距有多大? 至少一倍。

室内空間有沒有必要全部用防潮膩子?

答:還是看成本,舉個例子;我們如果在室内wifi信号很好,網速很快,那要不要要求有5G信号。所以,可以自己衡量。

先裝衣櫃門還是先上漆好?

答:從效果的角度考慮,個人建議牆面打磨完後,先裝門和櫃子,再刷漆。這樣刷漆之前就可以先收縫再刷漆,漆面效果要好很多,特别是深色漆部分,深色漆漆面補出來很容易有色差或者紋理不一樣。 有些師傅甚至衣櫃背面都不打磨,直接就讓你裝櫃子,他們的說法是反正櫃子裝了也看不見。

完工收尾

一個工地管理的好不好其實也要看收尾階段,很多施工階段很多細節沒處理好,往往收尾來進行收口補縫也會有很多瑕疵。

收尾的主要工作,補漆收口,完工保潔。

漆面施工是所有施工環節最容易發現問題的,因為面積大 也最容易看出來。比如哪些地方沒做直,哪些地方沒做平,哪些地方顔色不對等等。 沒直和沒平都算是工藝問題,但是像乳膠漆顔色的色差,有很大一個問題是牆面上漆之後,後續安裝施工過程中造成擦碰或損傷,但是時間拉的太長,乳膠變質或變色,塗刷的顔色就有很區别。

完工保潔就是盡量把邊邊縫縫的細節處理幹淨,像窗框,門縫什麼的,然後拖地擦地擦櫃子什麼的。完工保潔隻是進行初步的衛生清理,軟裝入場後其實還需要進行深度保潔。

安裝工程

安裝工程包括櫥櫃安裝、衣櫃安裝、書櫃鞋櫃安裝、門安裝、地闆安裝、馬桶花灑洗手盆安裝、淋浴間安裝、成品浴缸安裝、集成吊頂風暖安裝、開關插座燈安裝等。

除了瓷磚部分,其他所有的安裝工序完成後都需要涉及到一個問題——補漆。

瓷磚部分的安裝,要注意避開水管和電線,因為基本都會需要在牆上打孔或者打釘子,所以水電改造的時候要拍照留檔。

櫥櫃安裝 遇到過比較多的問題就是師傅把水盆尺寸、竈的尺寸開錯了,磚砌的石材台面切錯了,這些反正都是商家承擔,不用太過擔心。不過有些商家是需要把水盆給大工廠,在工廠開好洞現場裝,也有現場開孔的。如果是台下盆或台中盆就現場打磨就比較考驗技術,不整精細點做出來都比較難看。 注意别打到水管。

衣櫃書櫃櫃體安裝是一樣的,大部分到頂的櫃子安裝如果頂面有封闆,封闆的裁切也是個技術問題,有些師傅沒有帶專業的切割工具,就用一個小的手工切割機切,切出來的闆子一點都不直,彎彎曲曲項狗啃了一樣。他們還說用乳膠漆可以遮住,喪。

其次,櫃體安裝就是如果有一個立面的側闆需要跟牆做平,那往往是裝不平的,反正不是上面漏出來就是下面漏出來,反正所有工地的安裝師傅都說要麼是地不平,要麼是牆不直。

安裝工藝和細節我覺得是櫃體環節最影響效果的,不同的闆材隻是影響質量,不太影響看起來好不好看,而安裝沒做好,就直接能看到粗糙與否,而且直接影響判斷整個房屋裝修的段位。

地闆安裝 也是個頭疼的事情,以前地闆安裝是不要求是否做自流平的,現在幾乎每家地闆都要求地面平整度誤差不能超過3mm,整個誤差高度做水泥砂漿找平很難實現,除非做沖筋找平,但是費用高。而且如果地面落差有個三四公分甚至更大,不論做水泥砂漿找平還是自流平,找平太厚了地面幹了之後都會向下塌陷,也達不到平整度要求,就隻能分兩次做,出兩次費用。

如果地面做自流平,地闆商家也能提供,那最好讓商家來做會省很多事兒。

安裝門 常規的木門安裝比較簡單,隻要門洞偏差不是特别大,都沒什麼問題。常規的木門門套線基本都有5-6公分寬,門套能遮住的淨寬度也基本有3-4公分,所以門洞誤差有個兩三公分 安裝門之後基本都能遮住。

但是裝門遇到最大的一個問題是門套做寬了,裝好後門套和牆之間有個很大的縫,沒法收,也極其難看。

一般建議在施工的時候對門洞進行校正,不論是用水泥砂漿粉平修正 還是用木工闆包都可以。、

極窄的門對門洞要求更高,基本要做到非常周正平整,裝出來才好看,因為極窄的門門套線很窄或者沒有門套線。

開關、插座、燈具安裝

開關插座、燈具的數量在設計的時候就是确定好的,電工隻要按照設計圖施工圖來做就可以,設計師其實連用雙聯開關、三聯開關這些都是考慮過的,結果有些師傅在做水電的時候私自進行改動,我見過在一排放了3個四聯開關的。我就想問問,這12個按鈕應該怎麼控制,可能這一輩子都學不會該按哪個。

安裝筒燈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開孔位置開錯了,開孔孔徑大了或者小了,筒燈放不進去或者放進去沒地方固定,還有就是筒燈開到了龍骨上,也沒法裝。

開關插座燈具安裝好需要木工進行現場補縫。補漆,所以漆工才是最麻煩的,所有工作都需要他來收尾。所以當遇到各種位置開錯,補吊頂,縫隙過大,門縫過寬的情況,漆工一定罵人。

軟裝進場

軟裝也有比較長的周期,一般定做窗簾15-20天,床沙發餐桌這些25-35天(進口的至少3-6個月,高端品牌9-12個月也正常),電器基本都是現成的。

很多業主在裝修環節前面花了太多預算,後面要麼不停的增加預算,要麼就買各種便宜的軟裝。還參加各種家博會、團購會,2萬塊14件套等等。去參加過一次所謂的家博會,就一大賣場,價格确實便宜,樣式是真的醜,非常醜。

我比較極端點的判斷就是,選擇這種産品就不要太考慮審美和品質了。

所以,要合理規劃預算,不要某一件産品買很貴,要平衡,考慮整體效果。

甲醛清理

有一篇吐槽的帖子,我回答了。

超詳細的裝修教程(全網最詳細裝修流程教程)14

除甲醛是最大的智商稅,特别是拿個小儀器現場跟你測,結果各項指标超标,這些測出來的就沒有任何一個達标的。

甲醛這事兒利益相關太多了,做甲醛檢測治理的、定制商家、闆材商家、乳膠漆、家具、裝修公司等等,這個産業鍊上誰不拿環保說點故事。

首先甲醛的檢查是需要複雜及精密的儀器,不是淘寶随便買個測甲醛的就能搞定這事兒。其次闆材内的甲醛釋放是終身的,隻是随着時間的推移甲醛的量在迅速衰減。第三國内生産的闆材在某些方面已經比很多國外的闆材做的好,環保要求等級都是ok的,不要太過焦慮。

手機有輻射,我們一天25小時拿着手機,也沒見誰得癌症。

販賣甲醛焦慮這事兒是這條産業上每個人都在做,就像提起裝修你一定看到過不少科普文告訴你,要做好水電,做好防水,多花錢沒關系...... 過猶不及這個詞好多人都沒學到。

放植物、放茶葉、放活性炭除甲醛基本都是扯淡,效果微乎其微,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風。

驗收清單 預算表下載

最後附帶一些清單表格,有需要的自行下載,

能點個贊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