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臉識别過了可以幹啥

人臉識别過了可以幹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00:12:51

人臉識别過了可以幹啥?央廣網北京12月28日消息(記者佟亞濤)2021年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部法律經濟之聲推出特别策劃《我的信息誰做主?》,以“廣播短劇 錄音述評”的形式,梳理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突出問題與相關規定,和全社會一起構築個人信息保護網本期推出第三篇:人臉識别,可不可以“不賞臉”?,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人臉識别過了可以幹啥?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人臉識别過了可以幹啥(我的信息誰做主)1

人臉識别過了可以幹啥

央廣網北京12月28日消息(記者佟亞濤)2021年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部法律。經濟之聲推出特别策劃《我的信息誰做主?》,以“廣播短劇 錄音述評”的形式,梳理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突出問題與相關規定,和全社會一起構築個人信息保護網。本期推出第三篇:人臉識别,可不可以“不賞臉”?

點擊音頻,收聽廣播劇

戴頭盔看房防止信息洩露、一次刷臉損失上百萬元……在人臉識别技術廣泛應用的當下,個人信息保護問題也日益凸顯。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對人臉識别 應用作出明确規定,為個人信息保護上了一把“安全鎖”。

述評:人臉識别,可以“不賞臉”!

“不願意被人臉識别,鄭州一男子兩年來‘蹭臉’回家。”“男子趁前女友熟睡,翻開眼皮刷臉轉走15萬元。”“小鵬汽車因為非法采集上傳人臉照片被罰款10萬元”……最近,好多條跟“人臉識别”相關的新聞先後沖上熱搜,反映出來的正是人們對于個人信息保護的關注和擔憂。“從安全角度來說,我現在經常用人臉識别去支付,如果我的人臉信息被别人盜取了,會對我的财産有影響。”有市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這樣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在“看臉”的當下,人臉信息可以是出入小區的門禁卡,也可以是網站的登錄密碼,還可以是網購、轉賬的支付憑證。一旦洩露,将嚴重影響用戶的财産安全與隐私安全等;如果不慎流入黑灰産,更可能被用于精準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基于安全的審慎考慮,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選擇“不賞臉”,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有限公司對簿公堂,曆時兩年後,2021年4月終審宣判。這也被稱為“人臉識别第一案”。“生物識别信息屬于敏感個人信息。人臉信息是沒有辦法變更的,所以一旦被非法采集、使用,甚至洩露,相對于其他個人信息來說,風險的可控性就更低。”

實際上,人臉識别信息具有的唯一性、不可更改性等特殊屬性,也讓它成為衆多商家眼中的“香饽饽”——不少商家通過販賣用戶個人信息來獲利。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3·15晚會就曝光了這樣的案例,涉及海量個人信息。“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抓取(用戶個人信息),并生成相應的ID。”“(數據)累計到現在肯定上億了。”

對于用戶來說,一次洩露就意味着終身洩露。因此可以說,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實施,是為個人信息加了把“安全鎖”,賦予個人“不賞臉”的權利,因為這部法律明确:“所收集的個人圖像、身份識别信息隻能用于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取得個人單獨同意的除外。”

個人信息保護法還規定:對于嚴重違法的行為,處5000萬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營業額5%以下的罰款。這樣的罰款額度,凸顯了“嚴”字當頭。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周漢華說:“在網絡時代,對于違法行為過去一直存在違法成本低、收益高、難以有效遏制違法行為蔓延的現象。通過高額罰款,包括設立行業禁入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個人信息保護法使得個人信息保護具有一個更加鋒利的法律武器。”

不過在現實中,不少信息采集、洩露、買賣在隐秘角落完成,消費者完全被蒙在鼓裡。這也導緻用戶存在維權成本高、收集證據難等困擾。“人臉識别第一案”當事人郭兵就坦言,在起訴過程中,大多數人很難靠個人力量獲取相關證據。“哪怕我自己是研究個人信息保護的高校教師,我為了這個(與杭州野生動物園的)案子花的時間、精力也是非常多。如果一個完全的法律門外漢,或者壓根沒有任何法律意識、知識,在現實當中(保護個人信息)是很難實現的。”

對于這一關切,個人信息保護法已作出回應。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說:“個人信息保護法專門對侵害衆多個人信息權益的公益訴訟作出了規定,賦予人民檢察院、法律規定的消費者組織以及國家網信部門确定的組織,代表消費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公益訴訟發揮社會的監督,促使個人信息處理者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在信息隐私化和隐私信息化的當下,人臉信息的保護勢在必行。不過,作為技術發展的趨勢,談“臉”色變同樣不可取。《2020年人臉識别行業研究報告》預計,未來5年國内人臉識别市場規模将保持23%的平均複合增長速度,到2024年市場規模将突破100億元。中國工程院院士、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認為,未來應當掌握好便利與安全兩者的平衡:“我覺得技術隻要在約束的、界定好的地方,其實還是可以很好地管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