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講點題外話,一部電視劇的好壞,決定了導演的成功與失敗,或者說隻有優秀的導演才能執導一部好的電視劇,然而好與不好存在一些界定上的模糊,以什麼為标準呢?世界各地每年的電視劇頒獎可謂是一面鏡子。我個人認為,西方國家的評獎結果比較有說服力,就亞洲而言,我比較相信日本韓國的獲獎作品,而在國内,香港台灣對電視劇的界定要好于内陸。為什麼這麼理解呢?其實這裡有個對照,剛才我所講到的上述各國或地區,在經濟上都是非常發達,經濟上的發達勢必推動文化藝術上的發達,也即物質文明的進步帶動了精神文明的進步,作為精神文明的一種重要載體或者說是表現形式—電視劇及其評選,無疑也是進步的,也是優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怎麼去理解經濟發達了電視劇就好呢?其實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生活的條件好了,就會追求更好的東西,電視劇當然會也要追求更好的。那是不是說生活條件好的國家就什麼東西都好呢?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大部分情況是這樣。所以,這也從另一個方面給我們辨别許多事物确定了一個大體的方向。也即在許多情況下,我們應當以發達國家為參考考慮問題,應當以發達國家為标準判定事物,應當以發達國家為目标努力奮鬥。現在讓我們回到主題來,正如我在上面說的,在亞洲,韓國電視劇是拍的比較好的,這也是我為什麼對韓劇進行思考的意義所在。在國内引進的韓劇中,我無意中看到一部《黃手帕》,劇情所表現的内容很簡單,生活原本也就是很簡單的,講的是幾對男女青年之間的感情事件,表現的方式也很普通,都是他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劇情涉及了人類的主要情感:愛情、婚姻和家庭,在這些方面有尚民對紫英的追求和背叛,背叛是因為有了新的追求,新的追求對象當然是更好的闵珠,這種更好指的是客觀而又現實的東西,闵珠既有自己的公司,同時又年輕貌美,而闵珠也賞識尚民的才識,喜歡尚民沉着冷靜的性格。同許多正常而又平凡的生活一樣,在尚民與紫英分手時,紫英懷孕了,在這裡劇情的發展選擇了讓紫英保留了肚裡的小孩,而沒有遵從尚民的意見把孩子做掉。導演為什麼做這種安排,這裡涉及了一個重要的人性思考,每當我們談及人性,我非常喜歡美國憲法的第一宗旨所規定的内容:“人的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我想,這應該也正是人性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體現。沒錯,人性的基本體現就是:“人的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基于這一點,紫英最終獨自堅定地生下了一個男孩—志敏。生活中的紫英也不孤單,因為英俊一直在追求她,并且他們之間也确實非常相愛,但是因為紫英懷有尚民的孩子,英俊的奶奶堅決地反對了這種結合。在這裡,英俊表現了非常執着而又真摯的追求,不管奶奶如何阻攔都絲毫沒有動搖他對紫英的愛。劇中奶奶和孫子在生活中的較量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同尚民與其父親雲奎的争執一樣,在此我們回顧一下有關尚民的劇情。當尚民與闵珠結婚後,由于闵珠對尚民的猜忌導緻了一些無法挽回的過錯。因為尚民對曾經與自己有過感情的紫英的分手一直心懷歉意,當看到英俊的奶奶無情的拒絕紫英時的情景,更讓尚民憐惜紫英的遭遇,所以盡管分手,尚民仍對紫英存在普通的關心和問候。但是,可能是女人特有的狹隘心理,讓闵珠懷疑尚民仍對紫英有感情,從而擔心他們重新和好。其實客觀的說,她也不相信這種懷疑,這純粹是闵珠強烈的占有欲的體現。而從人性的最基本情感出發,尚民對紫英在遭到冷遇後的關心是應該和正常的。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值得我們商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當愛情關系破裂時,大家是否可以敞開胸懷以普通朋友關系相處呢?很顯然,在當時的劇情環境下,這是個看似簡單卻頗具風險的活動。就因為這個簡單的關心和問候,導緻闵珠和尚民在婚後的生活經常鬧矛盾,并最終給雙方帶來了傷害。那是兩人在一次激烈的争吵當中,尚民輕推了闵珠一下,而這一推導緻了已懷孕的闵珠流産,流産的檢查确診闵珠将終生不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傷害,對尚民和闵珠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反過頭來想,若不是當初尚民狠心同紫英分手,而後又因為内疚産生歉意,若不是闵珠狹隘的心理,強烈的占有欲,最終雙方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當然這一事件的發生也是很現實同時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在這之後,雙方畢竟非常相愛的,但是,沒有了生育就意味着沒有了親生骨肉,永遠都沒有了血緣上的親生骨肉,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這時,尚民和闵珠都想到了要領養一個小孩的意思,此時,尚民的爸爸雲奎提出了反對意見。并且當尚民和闵珠領回孩子後,雲奎一直都不認這個孫女。在這裡,兩代人的觀念發生了激烈的碰撞,從雲奎的角度出發,小孩必須是具有血緣關系的後代,當然,因為闵珠不能生育,雲奎非常生氣,并不時抱怨闵珠:“居然是個連小孩都不會生的女人,還有什麼用?”而尚民和闵珠在領養小孩前也有過類似的考慮,但很快在他們的思想裡意識到,雖然無法生育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孩子,領養過來的孩子也可當作自己的親生骨肉。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人性理性的升華,醫院裡的棄嬰得不到父母親的撫養和愛護,而無法生育孩子的夫妻面臨着尴尬和痛苦,當這種領養的願望得以實現,可想該是件多麼美好的事情。雲奎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争之後,當然在兒子兒媳的真情勸說下,最終改變了自己原先的立場,接納了這種有利的現實。上面提到的兩代人的争執和思想觀念的差别在英俊同奶奶的相處過程中也是如此,并且比這更大。因為奶孫比父子年齡懸虛更大,觀念差距也就更明顯,但是,人性終究是走向美好的回歸。所以英俊的奶奶同雲奎一樣,最終原諒了真心相愛的英俊和紫英,接納了他們的那種結合。在他們結合的當時,導演的安排如果說有什麼特别技巧的話,無疑在這裡體現了出來,一方面是自己的兒媳不能生小孩,隻能靠領養;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孫媳生下了别人的孩子,這不能不說是對人性的一個重大考驗。現實生活應該說是有這種情況的,但能否如劇情的安排均被接納,卻不能不打個問号。說句心理話,拿我自己作例子,我現在隻生了一個女兒,很有可能今生就這樣一個女兒,可我的爸爸媽媽很不滿意,他們一直渴望我能生兒子,這種想法無疑同韓劇中的情景是一樣的,并且更甚之,但不管怎麼樣,爸媽還是也必須接受這個現實。當然,這裡我想單獨拿出一點東西來探讨一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或者說是相互交流的一些技巧,這在韓劇裡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劇情裡的各類人物都有其獨特的性格,但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又是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并且最終都取得了比較好的結局,這應該說也更進一步體現了人性最樸素最美好的情感,人可以不同,但大家生而平等,所以就必須相互尊重,而也隻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大家才能達成一緻的共識,才能實現雙赢或者說是和睦的局面。當然人性這一點并不是那麼容易得以實現,這需要環境,需要社會文明的進步,這又離不開國家的文明教育,文明教育的提高又有賴于經濟的發達,這在韓劇中得以充分的體現,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經濟越寬裕,思想越開明,言行舉止越能從人性的基本情感出發。相比較我的家庭和現狀,就有很大的欠缺,就拿我本人而言,讀了十多年書,但在與家人尤其是與老婆的相處過程中存在太多的不足;老婆本人也是一樣,雖然是一位教師,但是也可能是環境的局限,使得我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總是不那麼愉快。當寫到這裡,可見,看罷此部韓劇給我多大的收獲,具有多麼簡單而又明确的教育意義,誠然,對你,對他,相信也一樣有意義。随着劇情的進一步發展,事件的重心轉移到了紫英的兒子身上,一方面随着英俊奶奶的最終接納,紫英帶着孩子與英俊成親了,一家四口人其樂融融。從電視劇的鏡頭可以看出,紫英是多麼的通情達理和善解人意,對奶奶關心,對丈夫體貼,對兒子愛護。英俊也一樣,尤其對志敏,完全象親生兒子一樣看待,這可以在後來志敏改叫英俊為爸爸可以看得出來。這時的奶奶也對志敏疼愛有加。而在尚民這裡,當得知紫英肚裡的小孩沒有打掉而最終生下了,此時他的思想開始發生了變化,尤其是當雲奎知道了自己的親孫子的事實時,激動不已,并馬上想見見志敏,而紫英一家,尤其是紫英自己,想着以往尚民讓打掉這個孩子,想着自己決定獨自艱難生産小孩時的情景,根本就不讓尚民父子倆見孩子,并且從一開始根本就不承認是尚民的兒子。此時的尚民應該是說比較理智的,因為血緣上的關系是客觀存在的,志敏與尚民的父子關系是改變不了的,所以,尚民還是希望能見見這個孩子,并且在遭到紫英的拒絕,同時又在其父的強烈要求下,尚民還是決定通過協商希望将志敏過戶到自己的戶頭上,而法律上也是規定這種過戶方式的。在這裡,我們不能不看到法理之間的矛盾,孩子是紫英養大的,而法律上卻規定小孩必須落戶在尚民這邊,這種矛盾無疑牽扯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對孩子志敏的影響,應該說從一開始,不管是紫英還是尚民,都是從對志敏有利的方面去考慮的。在這裡,我們不能不提到英俊的一些做法,前面講到英俊對紫英真摯的愛以及對志敏的愛,當發生尚民及其父要認養志敏時,他是多麼擔心失去志敏,多麼害怕給紫英帶來傷害,于是乎他提前,在尚民沒有訴訟法律之前,将志敏的戶口落到了自己的戶頭上。其實他也知道,隻要尚民上訴法律,完全按照法律程序執行,英俊的做法是無效的,這在後面也确實是這樣,就是當尚民訴訟法律之後,在法庭的介入下,撤消了英俊對志敏的認養權,此時,隻要尚民去履行一下上戶手續,志敏就會合法地落戶到尚民的戶頭上,而在這個“隻要”之前,編劇或者說是導演又給劇情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素材,而這種素材其實也是現實的,隻是來的有點突然。現在還是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劇情中另外一個重要的人物的一些情況,就是闵珠。其實,對于闵珠這個人,前面有提到過她的狹隘心理和強烈的占有欲,從真實的内心出發,我很喜歡闵珠這個人,因為這個人有個性,做事很決斷,認定的事情就要堅持,當然,人性的基本情感在她身上也體現的非常完整。當尚民想着要看志敏,并要領回兒子的歸屬權時,闵珠提出了強烈的抗議,在她看來,他們領養的女兒—餘娜就是他們唯一的孩子,現在尚民要認養自己的親生兒子,就是對餘娜的不公,這是讓她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為此,她不惜提出與尚民離婚。對于這件事情的發生,應該說闵珠是早有所料的,在紫英準備生下志敏之前,闵珠就知道了這個情況,當時闵珠和紫英都達成一緻,不讓尚民知道這一事實,而這種事實想隐瞞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而且又經常要聯系的年輕人之間,是根本不可能的,隻是個時間問題,這裡順便補充一下,當尚民知道紫英生下志敏時志敏四歲了,也就是說四年之後才知道的,而他們自己領養的孩子餘娜也已經四歲了,應該說尚民也是非常愛着餘娜這個女兒,隻是當得知自己的親生兒子的事實時,應該說任何人都會有他同樣的想法,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然而,我總認為,真正在劇中處境最難的是尚民。當闵珠向他提出離婚時,其實他沒有完全下定決心一定要認回志敏,而他的老爸又一直在催他認回孫子的事情,他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和痛苦的,他的猶豫是有道理的。兒子是自己親生的,爸爸也非要領回這個孫子不可。尚民的母親已過世,家裡隻有他一個兒子,他的老婆又不能生育,可見他的老爸多麼強烈渴望志敏落戶到尚民的戶頭上。再者,法律上也完全支持他這樣做,從這方面考慮,他完全有理由去認回志敏。但是,面對曾經自己傷害過的紫英,面對獨自艱難生下志敏的紫英,本來就欠紫英太多,現在又要奪回她心愛的兒子,而當初又正是自己要求做掉這個孩子的,現在又是于心何忍啊!還有,自己現在的老婆,自己現在的女兒,老婆又是一個獨斷專橫之人,你要麼完全的屬于餘娜的爸爸,要麼就離婚,這讓尚民真的很為難。當闵珠問尚民是否真的不能完全放棄志敏時,尚民真正無法回答和面對,不管做哪種決定都是一種巨大的痛苦,最終在沉默中讓他們的婚姻走向了分離。應該說尚民一直都是在猶豫中,而闵珠卻很堅決,隻要尚民不能100%回到這個家庭上來,就要離婚。顯然,按這種邏輯,這種婚姻肯定不能再持續下去,于是,離婚也就徹底地分開了尚民和闵珠。應該說,雖然離了婚,但尚民和闵珠還是深愛着對方的,隻是現實的無情和殘酷,讓彼此必須做出這種選擇。離婚後,尚民應該說局部地解脫了出來,為什麼說是局部呢,一來他還是愛着闵珠和于娜,從他問候闵珠公司的狀态,以及對于娜的關心,他始終割舍不了這份真情;而沒有了闵珠的約束,他就可以理直氣壯地上訴法律認回志敏。前面提到,他不忍心這麼做,而老爸又在強烈要求,但尚民還是逐步地慢慢地争取讓紫英接受這樣一個合法的現實,應該說尚民畢竟也是善良的。随着劇情的推進,法庭最終否定了英俊的落戶,接下來,就隻要尚民向民政局申請落戶就可完成志敏的戶籍。正如我上面所說的,考慮到這樣給紫英帶來的傷害太大,尚民并沒有急于申請上戶,而是想給紫英一些緩沖的時間。當然,這時雲奎的心情卻非常急切,随時都盼着見到自己的孫子,而尚民則盡量想辦法應付爸爸,從而拖延落戶的進展。就在這種緩慢的行進過程中,事情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李尚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經确診,尚民得了肝癌,并且是晚期,隻有四五個月的生命時間。面對這種情況,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對尚民太不公平了,也許世界本來就沒什麼不公平,存在就是合理,這也是國内民衆普遍存在的觀點。其實,仔細一想,這一切的發生都是有理由的,應該說對肝的傷害最大的是酒精,而當尚民離婚之後,在各種情感糾葛的壓力下,喝酒,并且是大量的醉酒成了他擺脫煩惱的唯一途徑。雖然醫生沒有給他,也無需給他解釋為什麼得肝癌,但我們可以看出,正是長期的大量醉酒最終害得尚民得了這一絕症。現在我們又得思考另外一個問題,當一個人有煩惱時,該如何排解,或者說怎麼樣避免累積太多的煩惱,怎麼樣排擠心中的郁悶。在這裡,英俊的做法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導,英俊真是個不錯的人,我一直都這麼認為。那麼在處理困難,解決煩惱這方面,他做的真的很成功,其實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上面提到的與人溝通的問題,而溝通得從人性的基本情感出發,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正是基于這一點,不管面對什麼困難,他都能及時的與人溝通交談,并且都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在劇情裡,尤其是當紫英面對生活上的各種困難時,英俊随時都在想方設法給她排憂解難。正是在他的不斷努力下,紫英的困難逐一得到解決,兩人的感情也不斷增進。準确地說,英俊與紫英的感情從尚民與紫英分手之後,兩人的感情就非常穩定,所以,在以後的各種困難面前,他們所表現出來的作為也就是很自然的。反過來,兩個人的穩定感情激發出兩個人身上人性最樸素而又最寶貴的情感,這種樸素而又寶貴的情感使得他們在與人的相處過程中非常的融洽。其實從整個劇情的表現來看,這種情感可謂一直都在貫穿始終,并且劇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說時刻在體現着這種情感,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當初國内引進該劇時,我想這種情感的正面力量所帶來的影響應該是引進的主要原因,這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這種樸素而又寶貴的人類情感,她可以指引我們走向人類的和平共處和共同繁榮。當尚民得了這一絕症,同許多影視鏡頭一樣,由于事先沒有任何症狀,他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在他的同學(他的同學是學醫的)的再次确診下,尚民不得不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接下來尚民的情感和行為經曆着痛苦的煎熬,這一切來的太突然,這讓隻有35歲的尚民如何不難過啊!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正常情況下,無非以下兩種選擇,不管是什麼疾病,在生命沒有完全結束前,應該來說都有生的希望,于是就不能放棄任何一線治療的希望;而另一種選擇,就是承認死亡的逼近,并坦然而被迫地接受這種死亡。作為當時唯一知道他的病情的他的同學,當然是極力勸說他接受治療,而尚民卻拒絕治療,面對幾乎可以确定的隻有短暫的幾個月的時間的生命,他是這樣想的:時間很短暫,他還有很多事要做,他要好好利用這寶貴的幾個月時間,他不想浪費在醫院的病床上。應該說做出這樣的決定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他要完全放棄一種生的希望,做出這樣一種決定,也是一種人性的巨大升華,與其躺在病床上等死,不如抓住這短暫的時光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至此,我們不能不感動尚民的決定,也不能不贊賞導演的這一安排。由于尚民的這一決定,他沒有将病情告訴任何人,目的還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決定,他考慮到一旦病情讓大家知道,大家就會同他的同學一樣,極力讓他去接受治療。接下來,他開始執行在他生命盡頭了他認為最為重要的事情,首先他決定放棄對于志敏的認養權,他的這一決定應該說也是非常理性的,最主要的是出于對志敏未來的考慮。在此之前,在志敏的意識裡,尚民隻是他的叔叔,紫英也告訴他,他的親爸爸已經上了天堂,這也可以看出,當初紫英是多麼地拒絕承認這一父子關系,而尚民現在也當然不希望志敏知道他的親爸爸即将離開人世,這對志敏幼小的心靈是個巨大傷害。然而,他若放棄這一認養權,也就放棄了自己的血緣親情,這也正是雲奎所一直期盼的,這對父親又是一個巨大的傷害。于是,尚民的内心又是曆盡煎熬。這裡需要補充一下,在闵珠同尚民離婚後,尚民在外面租了一套公寓住了下來,尚民原來是住在闵珠家裡的,因為闵珠是社長,尚民在闵珠公司做理事。離婚之後,在闵珠的提議下,尚民把工作也辭了。這應該說也是闵珠要徹底擺脫與尚民關系的一種體現。雖然她也是多麼地不情願,因為抛開夫妻關系而言,尚民在闵珠的公司裡做的非常不錯,但既然離婚了,按照闵珠的想法,就要徹底地分開,免得彼此更受傷。那麼,當尚民重新找到工作,并在外面租好房後,在他得病的這段時間裡,如果醫生不告訴他的親戚的話,他的家裡人和朋友是無法得知這些情況的,那麼憑着尚民當時的決定,他的生活也隻有完全自理,沒有人可以照顧。而此時,他的肝癌已逐漸惡化,有時已影響了他的基本生活,簡單的衣食住行都不方便,當時尚民的決定使他隻有選擇獨自堅強面對。他的内心真是太痛苦了,前面說了,他不希望治療,也不願讓家人和朋友知道,尤其是他擔心爸爸知道了這件事之後的痛苦心情,所以,此時的尚民真是無比痛心又無助,看他憂郁的表情,無法不讓人憐惜。最終他把放棄認養志敏的想法告訴了紫英,紫英和英俊都非常吃驚,這就象尚民被确診得了肝癌那樣突然,但不管怎樣,紫英可以說是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每日誠惶誠恐害怕失去志敏的巨大壓力終于可以解脫了,應該說這給了紫英和英俊一種完全的解脫,隻是他們一直都納悶尚民怎麼會做出這種選擇。在尚民完成第一個決定之後,接下來是他對女兒的牽挂,其實從一開始自己承認得了癌症之後,尚民就戀戀不舍餘娜,以至每天在電腦裡給餘娜寫日記,通過日記裡字裡行間的内容,我們無不感受到尚民對女兒多麼深沉的愛,多麼不舍的情,其中有一幕更是讓人傷割和悲情,尚民在不願承認肝癌這一痛苦的事實面前,又一次醉酒在酒吧裡,醉酒後憑着潛意識裡對女兒的思念,半夜敲開闵珠的家門跑到餘娜房裡,當手托着熟睡中的女兒的臉,醉酒的尚民更是痛苦的難舍難分,而不知情的闵珠,僅僅以為尚民隻是想女兒,但對尚民當晚的表現也是萬分驚奇。除了對女兒的牽挂,接下來就是面對自己的爸爸,前面說到,雲奎一直渴望志敏落戶到尚民的戶頭上,正當法庭撤消英俊的戶籍申請後,雲奎渴盼尚民盡快辦妥落戶一事,矛盾中的尚民在得了肝癌之後,一來已放棄了志敏的認養權,二來自己不久将離開這個世界,這雙重不幸中的任何一項都是雲奎所無法接受的,那現在尚民該如何面對爸爸呢?我們看到編劇安排了尚民以出去旅遊為借口向爸爸撒謊,很顯然,迫于這種無奈,他開始逃避這一問題,也可以說,在相對志敏的認養權和對餘娜的愛,最讓尚民難以面對的就是他的爸爸。然而這種逃避顯然不是辦法,這在後來闵珠知道尚民的病情後,尚民陪同爸爸去釣魚,并與父親重溫小時侯的釣魚情景,不能不說是對爸爸美好情感的一種追溯和懷念,同時也是一種感激,感激爸爸給予了生命,但就是在這種情況,雲奎仍然不知兒子得絕症一事。絕症的事情最終因為尚民的拒絕治療逼迫醫生打電話告知了闵珠,當闵珠知道了這一噩耗,猶如晴天霹靂,炸醒了闵珠針對近來尚民一些反常行為的疑慮;同時也炸開了闵珠對尚民深切關懷和真摯愛戀的情感。前面說了,闵珠其實是個很堅決的人,為了徹底避免尚民因認養志敏而對餘娜可能造成的影響,徹底決裂了與尚民的關系,然而他們畢竟是深愛對方的,同時也是最主要的,我想就是人性最樸素最寶貴的情感的回歸,讓闵珠非常地關切和憐惜尚民的現狀。當闵珠急切地見到尚民時的情景,以及尚民假裝一切都好卻又根本無法掩飾這種痛苦時的情景,真讓人深深感動,從他們彼此之間的稱呼“老公、老婆”可見一斑。接下來,闵珠同尚民的同學一樣,要求尚民趕緊接受治療,可是固執的尚民由于當初的理由所做出的決定依然拒絕接受治療。這時,闵珠也是沒辦法,也許觀衆會說,完全可以強制執行,其實,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人性的基本情感也即基本權利也體現的淋漓盡緻,那就是彼此的尊重和理解。既然尚民不願去,闵珠還是尊重和理解他。當然,随着病情的繼續惡化,這種局面終究還是發生了變化,當闵珠見尚民因肝疼痛時的痛苦表情,那種現狀就象生命即将結束的表情,終究在闵珠的強烈要求下,尚民同意了住院治療,可以說是闵珠出于對尚民生命的珍惜,也可以說是尚民出于對闵珠因擔心自己而承受的痛苦的一種體諒,當然還包括對爸爸的一種體諒。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在闵珠的再三要求下,尚民又搬回了闵珠家,重新體會着親情的溫暖。在此過程中,紫英英俊雲奎,還有周圍的所有朋友,都知道了尚民的病情。紫英和英俊都感到非常的意外和震驚,同時也一下子明白了尚民放棄認養志敏的原因,作為一種良知的反省和回報,紫英和英俊現在同樣關切着尚民的病情,并希望他能真正好起來。同時在對志敏的問題上,他們也開始從另一個方面考慮問題。在此,暫且轉移到雲奎上面來才,當導演安排雲奎去找多日不見的兒子時,卻怎麼也敲不開門,正在這時,闵珠來看尚民,門居然開不了,因此時尚民還沒有搬回闵珠家,闵珠一下子急死了,她意識到尚民的肝又在痛了,并擔心更可怕的事情發生。當她手足無措地打開門時,看見尚民正痛苦地捂着肚子躺在床上,此時的雲奎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在這個時候,再隐瞞下去已經沒有必要和可能了。但是當雲奎得知尚民得的是肝癌時,真是悲痛萬分,此時的尚民更是如此,當我們從電視上看到父子倆抱頭痛哭時的情景,那種揪心的痛,真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無論多大的痛苦,最主要的是要面對現實,此時的雲奎也渴盼兒子抓緊時間治療,早日康複。在醫院治療應該說象這種癌症幾乎是不可能治療的,這種治療更多的是一種活着的人對即将離去的人的極力挽留的一種表現方式,同時尚民也知道根本是治不好的,他願意配合接受治療的目的也是出于對活着的人對自己的關心的體諒和理解,這也就是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尚民表情的平靜和坦然,剛得這一絕症的時候,可以說他就已經知道了最終的結局。在這也不難看出,生命的可貴和生命的脆弱,來的不容易,要去卻很簡單,這也是生命如同萬事萬物一樣,來去都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而已,真是既偉大又渺小。在醫院治療無明顯效果的情況下,雲奎又聯系了一個懂中醫的朋友,毫無疑問也是徒勞無益。再說尚民在有限的時間裡,搬回家住之後,每天可以24小時面對自己心愛的女兒餘娜,于是除了前面提到的不間斷給未懂事的女兒寫日記外,經常陪她去學跳芭蕾舞,去動物園看大象等,他渴望把最寶貴的最後時光盡量陪在女兒身邊,同時,他主動找到了與保險業有關系的英俊,咨詢有關雲奎養老保險事宜,但憑尚民目前的情況可能無力支付保險金,此時的英俊承諾自己負擔起這筆費用,這樣一來,尚民父親的養老問題基本得以解決。從這裡也可以體現人性的基本而又寶貴的情感,就是對生命的相互關愛。尚民對父親晚年生活的關心,英俊對尚民也可以說是遺願的承諾,都是基于對生命的強烈關愛,都是為了讓活着的生命活的健康幸福,讓将要離去的人去的安心從容。而此時的闵珠,除了在治療上全力跟進尚民的病情,在生活上悉心照顧尚民之外,她又主動找到紫英,希望或者說是請求紫英能讓志敏父子倆相認。試想當初,闵珠正是因為尚民要認子一事而堅決地同尚民離了婚,現在當尚民決定放棄之時,闵珠卻反而要促成,真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夢如人生,人生如夢,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因着尚民的肝癌的發生,一切這麼急劇地颠倒了過來,而這一切的颠倒變化卻是如此般的真實和可貴。此時的尚民為着志敏的美好未來,為着紫英的平康生活放棄了親子認定,而其内心是多麼地渴盼志敏回到自己身邊,并親口叫一聲爸爸啊!而此時闵珠正是出于這一考慮,也可以說是為了實現尚民這一艱難而最大的夙願而主動找到紫英。非常難能可貴的是紫英和英俊都答應了闵珠這一請求。每每說到紫英和英俊,我都不能不将這兩個名字聯系在一起,因為他們無論在生活工作還是任何時候都是牢不可分的一直聯系在一起,這也體現了這對曾經曆經磨難而最終走到一起的這對夫妻的真摯情愛,無論發生什麼事,他們都共同面對,共同處理,并一緻決定。對于志敏認父一事,不能不感謝這兩人的豁達心胸和寬廣情懷。他們答應之後,他們也不忘尊重志敏的意見和感受,劇情中當紫英告訴志敏他的親爸爸就是以前找他的叔叔,也就是現在的爸爸的朋友時,志敏年齡雖小,可這種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親情感受還是給他的心靈産生了震動。在有了這種認識後,紫英電話聯系了雲奎,也就是尚民的父親,志敏的爺爺,允許或者說是邀請他随時可以過來看志敏。而此時的雲奎是怎麼答的呢?讓我們回顧導演的對白安排,雲奎帶着悲傷的情感說:“我現在渴望的是兒子尚民能早點好起來!”很顯然,面對即将離去的兒子,志敏這個孫子認不認已無關緊要了,想當初,雲奎又是多麼急切地想見孫子啊!在幼兒園外窺看志敏,跟蹤志敏等等,老人的情感變化和落差體現着他無比悲痛的心情。最終在闵珠的安排下,在醫院的病床上,紫英和英俊帶着志敏前來看望尚民,這是志敏和尚民各自知道父子關系之後的第一次相見。病床上的尚民已是奄奄一息,面對志敏的到來,内心無比激動,尚民撫摸着志敏的頭,難分難舍。此時的尚民最大可能也是最後的願望就是想聽到志敏親口叫自己一聲爸爸,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他依然沒有做出這種要求,而是寬慰在場的紫英英俊雲奎闵珠等,他說不叫也沒關系。而在導演的安排下,志敏略顯猶豫了一下之後,最終叫出了“爸爸”兩個字,然後一頭撲在病床上的尚民身上哇哇大哭,而此時的尚民更是百感交集,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動而痛哭不已。面對此情此景,在場的人無不感動不已,尤其是雲奎,忍不住發出感慨:“人啊,真是無知,愚蠢。”他在回味以前自己在志敏問題上的做法深感慚愧和後悔,不到這一刻,總是不能醒悟,血緣關系确是很重要,然而相對生命而言,仍然顯得微乎其微,隻有生命,或者說活着,才是最重要,管他志敏是在哪裡上戶,在哪裡長大,隻要他能健康快樂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其他都是徒勞無益的。而此時的尚民,又何止是為着“爸爸”兩個字而哭,他是為着每個人的感動而哭,是紫英英俊當然更少不了闵珠。見過這一面之後,闵珠又做出驚人當然也是合乎情理的決定,她決定同尚民複婚,在看劇情的當時,我還以為尚民會拒絕,出乎意料的是,尚民什麼也沒有說,很顯然是默默地接受了闵珠的決定。在這裡,我當時以為尚民會拒絕,是出于他當初承認得肝癌這一事實時的決定,而此時他沒有拒絕,我猜想有以下兩個理由,首先,憑他目前的現狀,連說句話都困難,所以根本無力拒絕,更何況憑闵珠以往堅決的個性,想拒絕根本不可能;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是相愛的力量已不能不使他們再次結合在一起來。應該說,無論以前發生什麼事,發生多少事,他們至始至終都是深愛對方的,這同英俊紫英之間的愛是一樣的深。記得在第一次舉行婚禮時,到場的親朋好友很多,聽的都是大家的祝福,作為觀衆中的一員,我也将其作為一場普通而又莊重的婚禮看待。而在第二次尚民和闵珠的婚禮上,隻有一家三口人,但同樣都穿着婚禮服,所不同的還有就是餘娜手捧兩枚鑽戒,等着複婚的新娘新郎為各自心愛的一方戴上。在這簡單而又短暫的婚禮儀式上,這段話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也應該給了所有觀衆最深的感受,這段話就是婚禮上常說的那段話,但是,能在這裡重新聽到,真的是與衆不同,意味深長。這句話是這樣的:“無論歡喜還是悲傷,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無論健康還是疾病,我闵珠都将自願嫁給尚民為妻,并永遠相愛到底,直到生命離開這個世界。”由闵珠先說;接下來,尚民也跟上:“無論歡喜還是悲傷,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無論健康還是疾病,我尚民都将自願取闵珠為妻,并且永遠相愛到底,直到生命離開這個世界。”同樣一句話,從兩個人口中說出的語氣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闵珠是為了給即将離去的尚民留下最美好的回憶,所以語氣雖然悲傷卻堅定;而尚民卻是留念和感激這美好的一切,同時又是愧對闵珠,所以語氣悲傷卻又低沉和無奈,說是無奈,其實尚民他知道,他還能給予闵珠什麼愛呢?為此,導演在安排結婚誓詞時,有意讓闵珠先說,以帶動尚民跟進。“無論悲傷還是歡喜,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無論健康還是疾病,我們都将永遠相愛,直到生命離開這個世界。”這段普通的婚禮誓詞為什麼說在這裡聽來與衆不同意味深長,這句話出自一對曾經是真愛夫妻,而後又曆經各種情感糾葛,但相互的愛卻更加深刻的複婚夫妻身上,這不太象是誓詞,更象是他們相愛的情感證詞,他們從相愛到結婚,再到離婚,又到複婚,無不履行着誓詞中的内容,這期間雖然隻有短短的幾年時間,可是人生的悲歡離合,貧窮富貴,健康快樂,痛苦疾病,盡在其中。這就是生命,簡單而真實,普通而寶貴,平凡而珍惜。當雙方重新戴上戒指,完成了二次婚姻的約定儀式。在複婚後,闵珠将這一事情告訴了英俊,英俊先是一愣,顯然有點吃驚,而後補充到:“這才是真正的闵珠。”而闵珠也毫不掩飾地說:“我是真愛尚民。”是啊,這才是真正的闵珠,雖然有過以前的諸多的不愉快事情,但這并不能否定她對尚民的愛,這和英俊和紫英的愛是一樣的啊。也正因如此,我想,英俊也渴盼着這種結局。前面已經說過,複婚時大家心裡都清楚,尚民将不久後離開這個世界,離開的時間隻能以天為單位了,這麼短暫的時光,讓我們感受到闵珠對尚民多麼深遠的愛。冷靜下來,讓我們認真思考,真正相愛的時光多麼美好,哪怕是一天,都好比是過了一年,這也正是英俊對闵珠安慰時說的話:“一天的美好時光,能感激和受用一年。”劇情演到這裡,一切都意味着将結束了,是的,複婚之後,闵珠尚民和于娜開始了幸福而又短暫的生活,其中一個鏡頭注定了劇情的結束,也是生命的即将結束,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生命的自然來去。一家三口,在美麗的花園裡,在藍天白雲下,尚民頭靠在闵珠腿上,下身躺在草坪上,開始複述他看過的一位詩人的一段話,他說,生命是一次旅行,他将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一趟再回來。生命來去是如此自然,除了坦然接受就是不要留下遺憾。應該說,此時的尚民已是非常的滿足,生命中的各種經曆已讓他無比充實,雖然曆程短暫,卻也内容豐富,現在的他應該是在等待生命的自然結束。可見,生命有了關愛,有了珍惜,也就不再可怕,哪怕是死,也是一種生命環節,就好比履行一道工作程序。尚民的生命盡頭是在與餘娜的一段對話之後結束的,尚民手裡抱着五歲的餘娜,告訴餘娜怎麼給西紅柿澆水,一天隻能澆一次,而不能整天讓西紅柿在外面淋雨,那樣的話,它就會裂開。說完這段話的某個下午,尚民陪着餘娜在床上玩玩具,突然尚民感覺身體不适,然後輕輕躺在了床上,臉上的表情略顯痛苦。接着餘娜開始叫爸爸,當然是同平時的普通叫法一樣,而此時鏡頭一轉,隻見陽台上的一隻西紅柿熟了,随着一個慢鏡頭,西紅柿徐徐地落了下去,而此時,尚民的生命曆程最終走到了盡頭。接下來是闵珠的哭喊。再接下來是闵珠打電話告訴紫英尚民已安葬好,紫英說了三個字:“謝謝你。”真的是要謝謝闵珠,是闵珠讓尚民在最後時刻走的坦然,走的舒心。雖然當初因為闵珠固執的自尊心導緻與尚民的離婚,但是在尚民得肝癌之後的最後歲月裡,在闵珠的全力幫助下,完成了尚民的絕大部分夙願,說絕大部分,是因為這當然少不了紫英和英俊的幫助,她的這些幫助,足以彌補離婚給尚民造成的傷害,可以這麼說,是闵珠,主要是闵珠最終給予了尚民一個完整的生命,使尚民離開的無怨無悔。劇情最後還播放了兩個畫面,一個是闵珠抱着餘娜給西紅柿澆水時的情景,闵珠詢問餘娜該怎麼給西紅柿澆水,餘娜把尚民告訴她的話重複給了闵珠。在這裡不難看出,闵珠母女倆對尚民的懷念。但她們的心情又都很平靜,因為尚民走的也很坦然,她們也已為尚民做了該做的,所以,她們懷着平靜的心情思念尚民。劇情最後的畫面在紫英一家四口的全家合影照中結束,合影照中沒有英俊的奶奶,但是多了紫英與英俊愛情的真正結晶,這也許意味着全新的生命又開始了全新的人生。劇情結束的那麼自然,生命輪回其實就是那麼簡單,我們隻要明白了這一點就一定會活的很坦然。我想這就是導演所拍這部電視劇的真正意義和最大收獲,當然這需要觀衆去真正理解,并真正實踐,以使人類世界變得美好。本劇對人物的性格塑造的很成功,我們來看尚民,尚民的性格應該說一直都是比較平和的,即使就是在闵珠提出與其分手的時候也是一樣,應該說這與他的現狀是分不開的。他可以說多半都是處于矛盾之中,所以他的表情雖平和,他的内心卻起伏很大,尤其當尚民和雲奎抱頭痛哭時的表情,尚民和志敏父子相認時的情景,此時可以說是再也平靜不了,淚如雨下,怎麼也無法按奈内心的感受而不釋放。應該說尚民的性格還有其壓抑的一面,所以表面的平和有時又多了幾分無奈和掩飾。其實他的這種壓抑是因為有一顆善心,而默默地使自己多承受了一點苦痛,從而相對地減少了對他人的一點痛苦,當然,這與他的交流對象的特點有關,這裡就不能不提到闵珠和雲奎,這兩個尚民最親近的人,闵珠的性格由于太要強,顯得情理上不通達,而雲奎畢竟是兩代人,觀念存在明顯差異,所以尚民的個性有點“悲”的色彩。相對尚民而言,英俊的性格也有其平和和理性的一面,但他少了一點壓抑,或者說是封閉,而多了一種交流,使得性格變得開朗而真誠和直爽。這裡不能不提到紫英,紫英是個非常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女人,也正是有了這個基礎,才使得英俊與她的交流和溝通成為可能。不過縱觀主要人物的特點,我還是更欣賞闵珠的性格一些,雖然與她結合的尚民以早早走完了才35歲的生命曆程,但這種曆程或者說這種生命的結束畢竟也是完整的,所以,我認為這與闵珠的關系不是很大。而闵珠的個性之所以讓我欣賞,也許就是這種太要強的自尊心,與之樸素美好的基本情感之間的落差的完美結合,使我覺出這種差異的強烈感受,正是這種強烈的差異感受使人印象深刻而分明。這就好比一杯白開水和一杯苦丁茶,白開水平淡無味,喝過之後沒有任何感覺,而苦丁茶,即使你随便嘗一口,也會讓你印象深刻,當然這不是說白開水就不好,雖然它無色無味,卻是誰也離不開,而且苦丁茶在成為苦丁茶之前,也是從一杯白開水開始的,所以也就是說,紫英的性格,英俊的性格也一樣重要和美好,而正是這種不同的性格構築了我們這個冷暖社會,塑造了人類豐富多彩的生活。回味整個電視劇,給我印象最深,或者說最使我感動的,是最後一集裡的尚民與闵珠複婚時的誓詞:無論歡喜還是悲傷,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無論健康還是疾病,我們都自願結為夫妻,并彼此真心相愛,一直到生命離開這個世界。當劇情全部結束的當晚,已是近淩晨一點,我久久不能入睡,一直在腦海裡重複回味這段話:無論…還是…無論…還是…無論…還是…無論…還是…無論…
劇中人物:尚民,闵珠
2006年12月6日于番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