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衰敗節點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衰敗節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7 14:02:18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衰敗節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1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帝到1912年宣統皇帝溥儀退位,在這2100多年的中國曆史上,一共出現了422位皇帝。他們的功績不同,有秦始皇、唐太宗這種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也有秦二世、宋徽宗這種無道昏君。我們對皇帝稱謂是根據什麼呢?今天就來仔細地說一下,各個帝王的稱呼來源。

1.與衆不同的秦

作為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統一六國的秦始皇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自周朝以來給君主加谥号的做法是“子議父、臣議君”,于是他取消谥号,稱自己為“始皇帝”,繼任者為“秦二世”,以此類推,直到前世萬世。可惜秦朝二世而亡,與衆不同的稱謂也就戛然而止了。

2.谥号類稱謂

谥号就是在地位很高的人去世之後,後人按照其生平事迹給予概括性的評價。

谥号起源于西周,春秋戰國也廣泛應用,我們所知的“周武王”、“晉文公”就是以谥号來稱呼。秦統一六國後廢除,但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又重啟谥号。劉邦的谥号為“高”,所以我們應該稱他為漢高帝,或者稱他的廟号“漢太祖”,但我們現在一般稱呼他為“漢高祖”這是因為司馬遷在編寫《史記》時,把劉邦的傳稱為《高祖本紀》,或許對于司馬遷來說,建立大漢的劉邦值得一個特别的稱呼吧。

谥号類的特點就是朝代 谥号 帝/王,我們所熟知的“漢武帝”劉徹、“漢獻帝”劉協、“隋炀帝”楊廣等就是谥号類稱謂。

3.廟号類稱謂

廟号最早起源比谥号還要早,它起源于商朝,用以立廟祭祀那些對國家有功的帝王。但在周朝時被廢棄。劉邦建立漢朝時不但恢複了谥号,也恢複了廟号。但漢朝的廟号給得十分謹慎,嚴格地遵守“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方式設立廟号。西漢隻有四位,東漢也隻有三位,這對于有着29位皇帝的兩漢來說确實不算多。

到了魏晉時期,廟号開始泛濫。東晉偏安一隅,十一位皇帝中,居然有6位有廟号。其他的五胡十六國廟号更是多不勝數,廟号已經失去了最開始的意義。

唐朝以後,每個皇帝都有了廟号,而谥号卻出現了問題。首先谥号由于不斷地累加變得冗長:舉個例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初谥為文皇帝,随着不斷地累加,最後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除了變長,谥号也從概括性評價生平變成了單純吹噓皇帝的方式,比如驕奢淫逸、任人不明的唐懿宗李漼,谥号居然成了“睿文昭聖恭惠孝皇帝”。

谥号無法給出皇帝客觀評價之時,廟号充當起了谥号為皇帝蓋棺定論的作用。因此,自唐朝以來,曆史上一般按照廟号的方式稱呼皇帝。

廟号類的特點就是朝代 廟号。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

4.年号類稱謂

年号起于漢武帝,終于宣統帝溥儀。每個皇帝都有一個甚至十幾個年号用來記錄年份。明朝之前,皇帝的改元很頻繁,創立年号的漢武帝就是個改元達人,在其在位期間改了11個年号。而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更是在其正式稱帝的15年裡使用了14個年号。

明朝之後,除了明英宗朱祁鎮和清太宗皇太極有兩個年号之外,剩下的皇帝都隻有一個年号。朱祁鎮是因為多門之變複位,皇太極是因為改國号後金為清所以才兩個年号。

因為年号的固定,從明朝開始,雖然不規範,但是方便統計和百姓流傳的廣,對皇帝的稱呼也慢慢地從廟号類改成了年号類。

年号類的特點就是直接使用年号或者後面加個“帝”。比如洪武帝、永樂帝、康熙、乾隆等。

5.尊号及名字類稱謂

尊号和谥号不同,是皇帝活着的時候稱呼皇帝的名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尊号為“天可汗”,元世祖忽必烈的尊号為“薛禅汗”等。

曆史上有許多皇帝,叫他們的谥号或者廟号很多人不認識,但叫他們的尊号或者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

比如劉備,谥号的叫法為漢昭烈帝,但遠不如他的大名讓人熟知。類似的還有武則天、努爾哈赤、皇太極、末代皇帝溥儀等,大家提起他們,都是用名字稱呼。

稱尊号中最出名的就是元太祖孛兒隻斤·鐵木真,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才追谥号與廟号,所以我們一般提到的,叫的都是他的尊号成吉思汗。

清朝的谥号非常長,比如清高宗乾隆,谥号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皇帝,足足23個字。如果按照以谥号稱呼皇帝的方式稱呼乾隆,那我們應該叫他:清純帝。[看]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衰敗節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