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年出現一個名垂千史的人物,他就是姜子牙。在後世的傳說中,他是智慧的化身、是救世主般的存在,在《封神榜》裡被直接封神。
姜子牙的先祖曾經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賞在呂地。可等到姜子牙出生時,家境已經敗落。為了生計,年輕時的姜子牙當過屠夫,按現在的話來說,也是一名努力地“打工人”。姜子牙人窮志不短,飽讀詩書,有滿肚子的學問,可惜無人賞識他的才華。姜子牙曾經在商纣王那裡做過官,但看不慣商纣王的暴虐,毅然辭官了。
生逢亂世的姜子牙并不甘心讓自己滿腹的才華爛在肚子裡,一直打算找一個明君輔佐。可是,找誰呢?後來,姜子牙聽說有個名為西岐的部落,首領姬昌是一個愛才之人,于是隐居在西岐附近的渭水河邊,經常到渭水河邊釣魚。姜子牙釣魚很奇特,别人都用彎鈎,在鈎子上挂餌料,而姜子牙的鈎子是直的,而且鈎上沒有餌料。更詭異的是,他的鈎子根本沒進水裡,始終跟水面保持三尺距離。正常人看到這一幕,都會覺得姜子牙是老糊塗了,這樣能釣到魚? 姜太公整天釣魚,家裡的生計發生了問題,他的妻子馬氏嫌他窮,沒有出息,不願再和他共同生活,要離開他。姜太公一再勸說她别這樣做,并說有朝一日他定會得到富貴。但馬氏認為他在說空話騙她,無論如何不相信。姜太公無可奈何,隻好讓她離去。
很快,這件怪事就傳到了姬昌的耳朵裡。姬昌的直覺告訴他,這可能是上天恩賜的能人,于是立刻派人去請姜子牙。結果前兩次,姜子牙根本沒理會姬昌派來的人,因為他覺得姬昌沒親自來,誠意不夠。到了第三次,姬昌沐浴更衣,親自去請姜子牙。據說,當時姬昌到達渭水河旁邊時,姜子牙嘴裡還念叨着:“水裡的魚兒啊,自己上鈎吧,自己上鈎吧。”這話分明是對姬昌說的,“自己上鈎”的意思就是“快來請我吧”!姬昌跟姜子牙客套幾句後,就開始暢談天下大事,聊得那是非常投緣姬昌當場就請姜子牙出山輔佐自己,姜子牙也在交談中覺得姬昌是一位仁君,于是答應了。
後來,姜太公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幫助周武王聯合各諸侯攻滅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馬氏見他又富貴又有地位,懊悔當初離開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請求與他恢複夫妻關系。姜太公已看透了馬氏的為人,不想和她恢複夫妻關系,便把一壺水倒在地上,叫馬氏把水收起來。馬氏趕緊趴在地上去取水,但隻能收到一些泥漿。于是姜太公冷冷地對她說:“你已離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塊兒。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難以再收回來了!”,覆水難收,比喻事情已成定規矩,再也無法挽回了。
後人用“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比喻甘願去做可能吃虧上當的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