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一兩點,雖然“自己也不知道在幹嗎”,但手指仍無法停止在手機上滑動,迷失在各種推送和即時的情緒裡,最後疲憊不堪地睡下。這個場景你熟悉嗎?
當這種場景周而複始,很多人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對手機上瘾,而想改變首先要“戒掉”手機。在某社交平台上,成立于2020年、已有3萬多人加入的“遠離屏幕計劃”小組倡導一定程度地遠離電子屏幕,擁抱現實世界。而晚一年成立的“反技術依賴”小組也有了2萬多成員。兩個小組都倡導在一定程度上戒掉手機。但“戒掉”手機,似乎沒那麼容易。
不可否認的是,手機對人們生活的介入是強勢的、多面的。單從技術角度來說,手機App開發商為保證用戶量和活躍度,會利用技術手段盡可能地增加人們的使用頻次,使得對其更加依賴,比如未讀消息提示的紅點和數字,也是在引導用戶繼續點擊和深入。
而且,人們日常的溝通、出行、購物等生活必需也早已離不開手機,甚至在工作交流、學習打卡中,手機的地位也無法撼動。當工作、學習與生活界限逐漸模糊,比起人們使用手機,更像是手機構建起了生活。那結果可能就是,一天中隻有睡眠能讓人短暫離開手機幾個小時。
但這種和手機沉浸式的“相處”方式和習慣,或許已經超出了一些人身體和思想的負荷。近日,一項針對1532名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8%的受訪青年都有睡前刷手機的習慣,僅12.5%的受訪青年會控制在20分鐘内,即便感到困意,84.1%的人還是會繼續刷手機;69.5%的受訪青年直言睡前刷手機會增加入睡難度。看來,提到負面影響,能讓人們與手機暫别的睡眠已首當其沖,而睡眠問題對健康造成的損害自不必多說。
而且,手機湧來的海量信息也在沖擊着人們的專注力。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有數據披露,每人每過6.5分鐘都會看一下自己的手機,一天要看150次。每一次面對屏幕的低頭與擡頭,都在切割着人們的精力,使得注意力碎片化,那人們專注思索、自我審視的能力也會随之被消磨。
無疑,手機能為人們提供一個多彩的世界。但保持健康和專注,獲取實實在在的樂趣,卻是手機不能帶給我們的。就像“遠離屏幕計劃”小組簡介描述的,“花為什麼是香的,不是因為屏幕”“螺蛳粉為什麼是臭的,不是因為屏幕”“頸椎曲度為什麼變直倒是有可能是因為屏幕”……虛拟的景觀再精彩,人們也終歸需要回到現實。
當今我們生活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時代,媒介充斥整個生活,它必将會不斷發展,而手機也隻是媒介中的一個工具,甚至會成為曆史。如何适應媒介并與之共存,如何平衡虛拟世界與現實生活,或許是需要人們從眼下手機的拿起與放下間思考并學習的。
毫無疑問,現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正在看手機。但你是不是已經準備放下手機,進入睡眠、迎接明天了呢?
文字:吳亞琦
圖片: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