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般來說夏至後多少天入伏

一般來說夏至後多少天入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5:19:40

這幾天的天氣越來越熱,打開日曆才發現明天就是夏至了。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于每年公曆6月21日-22日交節。在夏至節氣當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所以夏至不僅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長的一天,也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節氣後,太陽的直射點會慢慢向南移動,因此從夏至節氣後,北半球白天的時間會慢慢減少,夜晚的時間會慢慢加長。不過夏至并不是全年最熱的一天,在民間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意思是一年之中三伏天最熱,三九天最冷,所以今年的三伏天什麼時候到來呢?聽老人說,今年的三伏天是超長三伏天,一共40天的時間,那麼今年的三伏天從哪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呢?

一般來說夏至後多少天入伏(40天超長三伏天即将來襲)1

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三伏天,很多人對三伏天也不陌生,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天氣最為悶熱的階段。關于三伏天的時間,在民間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意思是三伏天是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 庚是幹支紀日法這種記錄時間方法中帶有庚日的那一天。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分别是10天的時間,中伏則有10天和20天兩種情況,如果中伏是10天的話,那麼三伏天的天數便是30天,如果中伏是20天的話,那麼當年的三伏天便是人們所說的超長三伏天,共40天。中伏的天數長短和夏至、立秋這兩個節氣有關,如果從夏至到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的話,那麼中伏的天數便是10天,如果出現5個庚日,那麼當年的中伏就是20天。

一般來說夏至後多少天入伏(40天超長三伏天即将來襲)2

在知道了三伏天的計算方法後,那麼我們便能輕松知道今年的三伏天是從哪一天開始的。明天是夏至節氣,是庚子日,是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7月6日是庚申日,是第二個庚日,7月16日是庚午日,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22年的入伏時間便是7月16日。中伏是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開始,所以今年中伏是從7月26日開始。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間出現了5個庚日,因此今年中伏的天數是20天,所以中伏的最後一天是8月14日。末伏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8月15日是庚子日,所以今年的末伏是從8月15日開始,到8月25日結束。

一般來說夏至後多少天入伏(40天超長三伏天即将來襲)3

2022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

雖然夏至節氣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長的一天,但夏至卻不是全年最熱,而是三伏天,這是因為在夏至節氣後,雖然北半球白天光照的時間會慢慢減少,但是在夏至節氣後,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比釋放的熱量要大,随着時間的累積,地表中積蓄的熱量越來越大,所以在夏至後天氣就會越來越熱。從夏至節氣後,降水會越來越多,随着降雨量的不斷增加,空氣中的水分慢慢增加,因為水的熱容量要比幹空氣大很多,所以在夏至節氣後,天氣會從原來的幹熱變為濕熱,很多人會用“蒸籠”、“上蒸下煮”等形容詞來形容三伏天的天氣,這些形容詞足以說明三伏天的天氣特點。

一般來說夏至後多少天入伏(40天超長三伏天即将來襲)4

雖然進入到三伏天後天氣會越來越熱,但對于農民而言,三伏天的天氣炎熱是件好事情,在民間有“三伏不熱,五谷不結”的說法,意思是三伏天天氣很涼爽的話,農民種植的莊稼收成會變得很差。其實這句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我們華北地區現在正是農民最忙碌的時候,因為現在是農民忙着夏收、夏種的關鍵時期,夏至前後種植的夏播農作物對熱量的需求量最大,如果夏播農作物長期處于很涼爽的狀态,那麼就會影響到夏播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收成也會因為變得很差。如果三伏天的天氣一直很炎熱,并且降雨量也很多的話,那麼莊稼在适宜的環境下會茁壯成長,收成也會因此變好。

一般來說夏至後多少天入伏(40天超長三伏天即将來襲)5

明天就是夏至節氣了,也就是說從明天開始我們将會進入到炎熱的盛夏。夏至後氣溫升高,我們在外出時要準備好防曬工具,避免在正午天氣最炎熱的時候出行,除此以外飲食還要注意調整,在夏至後飲食要多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