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準字音,看準字形,讀出節奏
《愛蓮說》周敦頤(yí)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謂菊,花之/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愛,陶/後鮮(xiǎn)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二、原文注釋翻譯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xiè)玩焉。
注釋:
蕃:多
愛蓮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染:沾染(污穢)
濯:洗
清漣:水波
妖:過分豔麗
蔓:名詞做動詞,長枝蔓;
枝:生枝杈
香遠益清:形容詞做動詞,遠播,遠遠地傳送出去
益:更加
清:顯得清芬
可遠觀:形容詞做狀語,從遠處
植:樹立 ( 今義:栽種)
亵玩:靠近玩弄。亵,親近而不莊重
翻譯: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惟獨喜愛菊。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隻喜愛蓮花,蓮從淤積的污泥裡長出來卻不受污染,在清水裡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内空外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香氣遠播,越發清香;潔淨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省略句: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出”“濯”的後面省略介詞“于”)
被動句: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染,被污染)
予/謂菊,花之/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愛,陶/後鮮(xiǎn)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注釋:
謂:認為
之:結構助詞,的
隐逸:隐居避世。這裡是說菊花不與别的花争奇鬥豔。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鮮:少
聞:聽說
宜:應當
翻譯: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于牡丹的愛好,當然人很多了。
判斷句:
予謂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也”表判斷)
三、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2)“說”的文體特點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性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講究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跟現代雜文頗為相似。
四、背景鍊接
五、内容理解
1、本文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從生長環境、外形、氣質描寫蓮花的形象,說明自己愛蓮的原因。
第二部分(2):評述三種花,揭示三種花的比喻義,并以蓮自況,抒發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感歎。
2、這些句子分别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蓮花有哪些高尚品質?
3、怎樣理解文章中多次出現的“獨”字?
一個“獨”字,表現出作者絕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4、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這是一個反問句。一方面照應上文“予獨愛蓮”,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對人生世事的感歎,慨歎當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
5、“牡丹之愛,宜乎衆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這個感歎句,是作者對那時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貴的處世态度的強烈諷刺。
6、課文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别比作什麼?文章題為愛蓮說,為什麼還要寫其他花呢?
7、《陋室銘》與《愛蓮說》的異同
六、主題思想
通過對“蓮”的美好形象和高貴品質的描繪,表達了作者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願像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本文托物言志,作者借蓮的形象表達了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的生活态度。)
七、寫作特色
(1)拟人化手法,賦予了花兒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
菊花,是隐逸者的形象;
牡丹,是富貴者的形象;
而蓮花則是君子的形象。
(2)對比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要贊的是蓮,但不是直接的描寫,而是進行對比描寫,把蓮花的高潔從牡丹的反襯中突現了出來。
作者通過對菊、牡丹、蓮三種花的品格描寫,以牡丹作反襯,用菊花作陪襯,就自然而然樹立了蓮花的美好形象。
(3)托物言志
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在文章結尾,作者一歎真正隐逸的高士極少,二歎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見,三歎貪慕富貴的俗人很多,這使文章更具思想特色。
八、理解默寫
(1)全文的中心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2)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句子是(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
(3)表現主人不受世俗羁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4)描寫蓮花高潔質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5)文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6)表達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不攀附權貴,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7)作者從生長環境、體态香氣、風度氣質三方面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詠蓮名句)
(8)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儀态莊重、令人敬佩而不敢輕侮的句子是: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9)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