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星堆在哪裡挖掘出來的

三星堆在哪裡挖掘出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18:43:31

三星堆在哪裡挖掘出來的(三星堆最新劇透)1

自1921年仰韶遺址的科學發掘起步,中國現代考古學已走過百年。今年3月底,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揭曉,稻城皮洛遺址、三星堆遺址、西安江村大墓、鳳陽明中都遺址等10個項目跨度長達13萬年,為研究人類起源與演化,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物證據。

在全民興起考古熱潮之際,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做客《魯健訪談》,他投身考古工作40年,見證了中國考古走向多學科結合,全民參與的新階段。在訪談中,王巍講述了自己在求學時期種下溯源中華文明種子的原因,解讀了三星堆考古的獨創性,還原了良渚文化獲國際認可的過程,并帶來了三星堆最新“劇透”。

王巍稱,百年來,中國考古在技術手段、文化遺産保護、大衆化等各個方面不斷進步,目前已成為當代世界考古發掘活動最活躍的國家,“中國考古迎來10年黃金期,我們正在從考古大國走向考古強國。”

三星堆考古的獨創性

今年3月,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揭曉,四川稻城皮洛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陝西西安江村大墓、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等項目入選。而這10個項目是從1700多個項目中層層遴選出來的。

“知名度和影響力不作為評選标準。”作為核心評委,王巍表示,評選最看重的是考古發現所帶來的推動曆史研究的價值,“比如百萬年前的打制石器很粗糙,但它的意義重大。”在這一評選标準下,四川有“雙子星”入選,其中三星堆遺址發掘也引發了一場全民考古熱。

“三星堆太特殊了,為什麼呢?遺物豐富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是很神秘,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遐想,甚至想到外星人、外星文明,沒有哪一個像三星堆這麼引人關注。”王巍稱,自己投身考古事業40年來一次性看出土文物最多、最精彩的就是三星堆。

三星堆考古也有很多獨創性,其中之一是在發掘的同時進行保護。“兩千多平方米恒溫恒濕的大棚,現在全國各地都有條件搭建,這裡邊出土任何文物都不怕。這是以前完全不敢想象的,上世紀50年代發掘定陵時,打開門的時候絲綢都非常鮮豔,眼看着就幹了,乃至于當時攝影師要拍一個出土的照片會非常緊張,等他連上各種設備再拍的時候,顔色就變了。”

王巍還“劇透”了三星堆7号坑的新發現,“一個像烏龜殼的東西,青銅做的網格,下邊還有玉,它倆扣在一塊。這個從來沒有見過。”王巍說,在這種情況下,考古學家最怕被問“這是什麼、是幹嘛的”,因為沒有見過,“但恰恰就是這個有意思。”

溯源中華文明的初衷

1996年5月16日,“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啟動。正是這一年,剛從日本訪學歸國的王巍率隊投入到河南偃師商城宮城的發掘。“我們發現了一個宮城,城内宮殿密布,兩兩對稱。後邊是池苑,前邊是宮殿。讓我們聯想起紫禁城的格局。”王巍與團隊認為,偃師商城應該是夏王朝滅亡後商人為了監視夏的後裔而建立的,這為夏商文化的年代分界提供了可靠标界。而這座宮城也是旁邊的二裡頭遺址為夏王朝遺址的有力輔證。

2002年,王巍主持開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開啟了中華文明溯源的新思路。實際上,這件事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在他心中萌芽。“我們在大學學曆史,中華文明從禹傳子、家天下、夏王朝開始至今是四千年。後來我去日本留學,日文的世界通史中提到,中國黃河文明3300年,《史記·夏本紀》純粹是神話傳說,不可信。這個讓我非常震驚,原來中華文明從夏王朝開始還是我們在自說自話。當時我意識到隻有用考古發掘來證明,于是埋下了這個種子。”

王巍表示,對中華文明溯源的初衷,并非是要證明中華文明是不是世界第一,也不一定要說中華文明有五千年曆史,“是要了解中華文明起源發展的真實狀況,要研究我們的文明是怎麼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良渚文化獲國際認可

在探源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過程中,良渚考古提供了重要依據。“我們認為在五千多年前,文化社會發展比較快的區域已經率先進入到文明階段,出現早期的國家。但我比較忐忑,這是我們說的,國際上認不認可?”王巍回憶稱,這個觀點在2012年形成,2013年社科院和上海市政府決定聯合創辦世界考古上海論壇,“論壇要持續辦,還需要世界各國專家的參與。”

忐忑與壓力之下,王巍給世界頂級考古學家、英國劍橋大學的科林·倫福儒(Colin Renfrew)寫了一封信,表示要舉辦世界考古論壇、希望聘請他做核心成員。在得到倫福儒回信表示認可舉辦論壇後,王巍又給40個國家的200多位考古學家寫信,邀請他們參與論壇。

2013年8月,論壇如期舉辦。“論壇重要任務就是評選前兩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和世界重大研究成果。我推薦了良渚遺址、石峁遺址,最終都入選了。”

論壇結束後,王巍陪同倫福儒等專家一起參觀了良渚遺址。參觀過程中王巍詢問倫福儒“我們認為這個應該是進入到文明社會了,您怎麼看?”倫福儒回答說,“當然是文明,這麼大的社會分化、權力的構成,不是文明什麼是?”而後,來自美國《科學雜志》的記者與他們一起考察了各個遺址,并發表長篇報道,高度評價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2019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将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标志着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了世界公認。

中國考古正從大國走向強國

自1921年仰韶遺址的科學發掘起步,中國現代考古學已走過百年。如今中國已經成為當代世界考古發掘活動最活躍的國家,越來越多的考古機構和考古工作者走出國門,在200多個國家開展考古和文化遺産保護事業。

“40年前,我們一年也就幾十項發掘。現在一年有1700多項。中國已經實現了從考古資源大國向考古發現大國的轉變,目前正在努力從考古大國走向考古強國。”王巍稱,中國在技術手段、考古和文化遺産保護、大衆化方面已經符合了考古強國的标準,而近年來中國考古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也顯著增強。

從2012年開始,王巍曾分别帶隊到烏茲别克斯坦、洪都拉斯瑪雅文明等國家開展考古工作。2016年,在獲悉王巍選址埃及後,美國媒體特意派記者前來采訪他,“記者問我,你們要做絲綢之路沿線我們很理解,這是你們周圍的國家,你們為什麼要到埃及去做?我回答說,美國不是好幾十年前就做埃及,我們不能隻知道自己的古代文明,還要了解别人,而且我們有絲綢之路,與埃及自古以來就有聯系。”

今年是王巍從事考古工作的第40個年頭。“考古實現了我的人生價值,當年是無意當中的選擇,因為覺得很有趣,可以看到很多文物,可以走南闖北,沒想到一做40年。我用學到的知識報效祖國,為大家創造機會去了解祖先的文明和文化。”王巍稱,最近10年是考古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們這一代已經到了接近退出考古領域的年紀了,新的一代趕上了最好的時期。”

來源: CCTV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