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開啟一場産業經濟的深刻變革,禅城正站在船頭,乘風而上。
不久前,佛山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打造十大特色制造業園區(下稱十大園區)和十大現代服務業産業集聚區(下稱十大集聚區)。這是佛山市委重構産業空間的新一輪排兵布陣,也是佛山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
在這盤“雙十”的大棋中,禅城有1個特色制造園區、3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入選,涉及全區4個鎮街,是全市唯一一個覆蓋全域的區,凸顯了該區作為萬億佛山“最中心”的地位。
最近天氣酷暑難耐,但禅城建設熱情高漲:南莊精密制造園加快推進千畝載體建設,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區巨頭搶灘,美陶灣動作頻頻,現代保險産業集聚區争創全省示範。推動“雙十”規劃落地,禅城“四箭齊發”。
因為,隻有把握住機遇,才能赢得廣闊的未來。
佛山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區,是禅城産業升級的新賽道,也是服務佛山制造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
二、三産業比翼齊飛
從市委層面統一部署十大特色制造業園區、十大現代服務業産業集聚區,在佛山曆史上是一次創舉。
“雙十”并非橫空出世,而是按照去年佛山市委第十三次黨代會“中部強核、東西兩帶、南北兩圈”總體産業布局,立足區位條件、産業基礎、發展優勢謀劃打造。
縱觀整體布局,無論是十大園區,還是十大集聚區,禅城的功能角色都很關鍵。不僅決定了自身産業發展的方向,也影響着佛山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未來。
作為全市面積最小、開發程度最高的區域,禅城該如何發展制造業,一直是道難題。
此次十大園區中,禅城的佛山南莊精密制造産業園放在首位。佛山市委一錘定音:作為制造業大市的中心城區,禅城要堅定不移發展制造業,而且要做精做優,主攻産業鍊核心高端環節。
精密制造處于制造業價值鍊頂端,市場需求廣闊,是佛山制造邁向中高端的關鍵。
作為園區所在地,南莊發展精密制造業基礎紮實,産業空間充足。目前已聚集國星光電、富惟汽配、興順精密、大宇智能、金溢科技等龍頭企業,勢頭正旺。
國星光電生産車間。
業内人士預測,禅城以精密制造為突破口,以南莊為據點,重點發展精密和超精密加工設備、精密電子電器、智能傳感器件等領域,未來有望構建産值過百億的新産業鍊。
如果說十大園區的定位,為禅城制造業發展指明了路徑;那麼十大集聚區的謀劃,則增強了禅城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的信心。
制造業邁向中高端必然要依靠現代服務業的支撐。這一方面是佛山的短闆,也是潛力闆。作為全市唯一三産占比超60%的區,禅城必須扛起大旗。
根據佛山市委“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禅城需大力發展帶動型經濟。全市十大集聚區中,禅城占有其三,正是帶動型經濟的主要發力點。
佛山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區,是禅城産業升級的新賽道,也是服務佛山制造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
佛山美陶灣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深挖“千年陶都”人文資源,率先扛起佛山文化産業大旗。
佛山現代保險産業集聚區,經過4年的發展,保費收入、保險深度與密度等多項指标已位居全省乃至前列,成為佛山金融業的新名片。
佛山美陶灣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深挖“千年陶都”人文資源,率先扛起佛山文化産業大旗。
三個集聚區,三足鼎立,既擁有千年文脈的底蘊;又站在時代風口之上,搶抓新一代科技和産業變革前沿,展現了領跑佛山、邁向灣區的實力與自信。
從特色制造園到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從精密制造到數字經濟、文化創意、金融保險,禅城全力提升産業發展能級,将助力萬億佛山二、三産業同頻共振、比翼齊飛。
佛山現代保險産業集聚區保費收入、保險深度與密度等多項指标已位居全省乃至前列。
“無中生有”握指出拳
十大園區、十大集聚區,是佛山重構産業空間布局的重要戰略支點。
針對産業不連片、工業不成帶等問題,今年以來,佛山規劃建設佛北戰新産業園、佛中人才創新燈塔産業園、臨空經濟區,再加上此次十大園區、十大集聚區,目的就是通過打造大平台、大園區,支撐新項目的落地,引導産業聚集發展。
從空間上看,禅城面積僅有154平方公裡,一直以來缺乏有力的平台、載體,難以集聚優質的資源。
螺蛳殼裡做道場,如何突圍而出?正如佛山市委書記鄭轲所言,禅城需要結合自身實際,聚焦幾大方向,通過一些大載體、大平台、大項目來支撐全市的高質量發展。
“禅城在五區中最需要‘無中生有’。”鄭轲寄語禅城要打開發展思路。
無中生有,是發展的辯證法。既要從“無”中看到空間、潛力,又要将空間、潛力轉化為載體之“有”、産業之“有”。
無中生有,也是破題的方法論。隻有敢于突破土地的瓶頸,打破行政區劃的局限,勇于改革創新、披荊斬棘,才能把握住佛山新一輪産業空間格局重構的機遇,闖出一片新天地。
從“無中生有”中,禅城逐步探索出“握指成拳”的關鍵一招。
禅城是武術之鄉,拳法以力為先。唯有五指握拳成勢、力出一孔,方能打出爆發力。
去年以來,禅城積極推動南莊土地“化零為整”:通過5000畝村鎮工業園改造、3000畝産業用地收儲,甚至整合其他鎮街的資源為其助力,構築連片産業空間。如今,首個千畝産業園加快推進中,“工改工”園區全面對外招商,引入氫能、高端裝備、智能家居等多個優質項目,為佛山南莊精密制造産業園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不僅如此,禅城還整合張槎、石灣、南莊三個鎮街的資源,囊括全區約13.6%的土地,推出29個載體、共計472萬㎡的物業,以最優質的地段支撐佛山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區的建設。
力從地起、拳由心發,禅城出招還要快而準。
佛山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區啟動建設以來,禅城打出了扶持數字經濟的專項政策“組合拳”,力度之大、适用之廣,史無前例,吸引騰訊、華為、華潤數科等一大批頭部企業紛至沓來。
定了就幹、幹就幹好,這是禅城鐵軍的“真功夫”,也是推動全市十大園區、十大集聚區落地的決心和魄力。
補短升維全域進擊
盡管有基礎、有空間、有魄力,但對禅城而言,無論是十大園區還是十大集聚區,都還存在不少短闆,建設任重道遠。
佛山南莊精密制造産業園,雖有一定基礎,但目前尚未形成産業鍊集聚之勢,背靠千畝土地但仍在平整階段。今後,一方面要積極引進帶動力強的鍊主企業,帶動上下遊的原材料、功能部件、整機、集成應用等環節落戶,形成完整産業生态系統。另一方面,要加快千畝産業園的建設,推動“築巢引鳳”。
佛山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區,開局勢頭強勁,但目前整體産業規模不大,創新生态尚待培育。接下來,要圍繞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聚焦發展雲計算、大數據、5G商用、數字創新孵化等相關産業,打造成大灣區數字産業化新平台、珠江西岸産業數字化示範園區。
在補齊短闆的同時,禅城還要跳出本土,主動對标國内先進園區,從更高的維度謀劃建設。
同樣主打陶瓷和文化産業,景德鎮早在2016年就通過改造老瓷廠,成功打造全國首個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文創園區——陶溪川,并出台系列政策,大量“景漂”人才慕名而來。如今,陶溪川已成為景德鎮與世界對話的窗口。
反觀佛山,例如,美陶灣文創産業集聚區背靠南國陶都,底蘊深厚、人才濟濟。但很多好東西還藏在小街小巷裡,品牌也有待進一步擦亮。下一步,既要立足長遠——從文化産業發展的高度在規劃開發上慢工出細活,也要出新出彩——推動千年陶文化與當代創意、設計、科技融合創新,打造兼具傳統魅力和現代活力的城市文化IP。
美陶灣的誕生短短半月,石灣馬不停蹄密集走訪企業、陶藝家,開展審美鑒賞、城市美學培訓,啟動柒号陶倉改造。
而在保險産業集聚區的打造上,去年佛山保費收入位居全省地級市第一,但仍然存在保險總部偏少,保險服務創新不足,精算師、金融分析師等高端人才緊缺等問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全國萬億城市中,蘇州、無錫、甯波等争相建設省級或國家級保險集聚區,吸引了全國保險金融資源彙聚。佛山也需在更高層面上尋求突破,打造具有區域輻射力、影響力的保險創新發展示範區。
千裡之行,始于足下。十大園區、十大集聚區雖是全市的一盤大棋,但主戰場都在鎮街。其中,南莊精密制造産業園立足南莊,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區涵蓋張槎、石灣、南莊,美陶灣文創産業集聚區根植石灣,現代保險産業集聚區囊括祖廟、石灣。“1 3”的産業空間格局覆蓋了禅城全部的行政區域。
這對鎮街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必須主動作為,按照既定的藍圖,心無旁骛,加快推進建設。
扛起重任,禅城鎮街已動起來。美陶灣的誕生短短半月,石灣馬不停蹄密集走訪企業、陶藝家,開展審美鑒賞、城市美學培訓,啟動柒号陶倉改造;推動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張槎引入世界五百強深圳正威集團……
四箭齊發,奮楫争先。佛山十大園區、十大集聚區的戰鼓擂響,禅城正全域進擊。
【南方日報記者】羅湛賢
受訪者供圖
【作者】 羅湛賢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