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SOHO的話題我談過不少,很多朋友都是由SOHO,發展到小外貿公司,再到稍微大一點的外貿公司。
不同階段遇到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前段時間米課圈就有朋友問了我兩個問題:
第一:作為做SOHO,怎樣挑選和培養自己的助理?
第二:作為小貿易公司,怎樣挑選和管理自己的業務員?
其實關于SOHO和發展路徑的問題,這是個非常大的課題,有很多東西需要分析,有很多坑需要避免。
首先在回答之前,我想先談一談,我對于SOHO創業的一些看法,哪些坑是很多人都會碰到的,如何避免。
01.以工廠名義開發客戶
第一個坑:以工廠名義去開發客戶。
這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很美好的事情:
跟工廠談妥,然後以工廠業務經理的名義去談判和開發客戶,工廠再給予支持和配合。
做阿裡巴巴之類的國際站,可以用工廠的營業執照和真實信息,但是自己來操作,聯系人、電話、郵箱,都用自己的。
很多朋友起步創業,做SOHO都會選擇這個路徑,因為小公司嘛,怕客戶不信任。
但如果是一個成熟的工廠呢?哪怕是個小作坊,但怎麼說也是個正兒八經的工廠,自然接單就容易許多了。
直接客戶可以合作,老外辦事處可以合作,甚至貿易公司的訂單也能接。
看起來這是一個很完美的方案。
但是我從來不信奉完美,我隻信奉風控。
有句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
一件事情如果太順利了,我就要掂量掂量,這裡面的風險在哪裡。
表面上,這對于SOHO的起步,有莫大幫助,用了工廠這塊金字招牌,開發新客戶相對容易一些。
特别是通過電商平台,很多老外需要低價,需要工廠,這就可以簡單匹配起來。
若是工廠配合度夠高,打樣夠及時,效率還行,那就如虎添翼。
可這表面光鮮的背後,難道沒有隐憂麼?
不是沒有,而是很多SOHO太天真了,把人性想得太美好,也把生意想得太簡單。
我就舉幾個反例出來,給大家思考:
第一:工廠有沒有自己的業務部門?會不會甘心一直給貿易公司打工?
如果一個SOHO有很多訂單可以下給工廠,那工廠自己的業務員會不會眼紅?
老闆會不會給予自己的業務員更大的支持和更好的價格?
第二:如果客戶沖突上了,工廠業務員自己也在報價,SOHO也在問工廠詢價。
同一個詢盤,你覺得工廠老闆會怎麼做?
或許工廠一開始的确會支持你,甚至給你和給他自己業務員價格一緻甚至更偏向你,給你的價格更好。
這就是很多工廠業務員在抱怨的問題:
老闆給貿易公司的價格很低,但是給客戶報價高,所以接單困難。
這個情況看起來合理,老闆支持這個合作已久的SOHO,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接下來還會出現兩個問題:
問題一:
你作為SOHO,你能保證訂單穩定,甚至一直增長麼?
如果有幾個月沒訂單,工廠老闆會不會疑心為什麼單子怎麼少了那麼多?
新打樣那麼多,怎麼會一個訂單也沒有?
他心裡會不會懷疑,很多訂單是不是你轉單了,你在給别的工廠做?
問題二:
哪怕你覺得你們是一條船上的,你給這個工廠的訂單很多很穩,甚至還在增長,甚至你把核心客戶也放在他這裡。
但是工廠老闆逐漸發現,你的訂單占據了他公司接近一半的産值:
你的話語權太強,你要降價,他就沒辦法漲。
結果你可能一個訂單賺10%,他隻賺了不到5%,還要冒各種風險,還要承擔各種返工和雜費。
這樣下來,你覺得工廠老闆會如何做?會不會動歪腦筋?
第三:工廠有沒有獨立發展的渴望?或者收編你的想法?
如果你做得好,老闆可能想把你收編,讓你給他打工;又或者做得一般,老闆想舍棄你。
但是你以工廠名義做的國際站也好,過去的開發也好,一旦散夥,全部歸他所有。
第四:如果你做了幾年,不算好也不算壞,這個時候你舍不舍得放棄以工廠名義開發的所有客戶,包括國際站?
如果放棄,一切都打水漂;如果繼續,工廠随着時間推移,逐漸掌握主動權,你還能否挾制?
第五:或許你以工廠業務經理名義,開發了一個美國超級大客戶,結果還拿下了。
假設一下,如果我是工廠老闆,跟客戶通過你的訂單接觸上,為了這個龐大的大客戶,偷偷去美國私底下拜訪客戶,然後在背後抹黑你:
比如跟客戶訴苦,你能力的确還行,但是人品不行,拿黑錢,侵吞公司公款,我無數次想把你送進牢裡,但是又覺得不忍心,畢竟給公司做了那麼多年。
你覺得客戶會怎麼回應?
如果這個客戶義憤填膺,絕對不喜歡跟道德敗壞的人合作,那我就順水推舟,跟客戶講:
“以後直接聯系我吧,我是老闆,所有的事情我都能做主,價格給你最好,付款方式直接給你60天放賬。
這個業務經理你就别聯系了吧,我們會冷處理,慢慢把他辭退,也算全了場雇主和員工的情誼了。
當然,如果這個員工繼續道德敗壞,坑蒙拐騙客戶和合作方,我一定不手軟,把他送進監獄。”
所以在你看來,或許隻是做了一個小單後客戶沒聯系了,但實際上是早已經被工廠截胡和搶走了。
不要覺得我危言聳聽,這是親身經曆,我曾經是受害者。
雖然跟我描述的不完全一緻,但是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後來我才知道,這些老闆們當年都去上過一個線下課程,大概兩天時間收十幾萬,全是這些陰招,我在這裡就不展開講了。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種可能性,我這裡就不說了,以免大家看了吃不下飯。
02.不要和朋友合夥
第二個坑:跟朋友或前同事合夥
說實話,到目前為止,我很少見到跟同事或朋友合夥,一起SOHO或開小貿易公司,可以成功不散夥的。
或許第一年可以,第二年也許也可以,但是三年以上的,基本都散了。
原因很簡單,就是利益分配的問題。
我們設想一下,假設我跟你是同事,我是業務經理,你是資深業務員,我們都在公司做得不太開心,私底下交情也不錯。
有一天老闆再次克扣提成,我終于忍無可忍,辭職不幹了,然後你也義憤填膺,你也不幹了。
兩人晚上一起吃夜宵控訴前老闆,然後達成協議,一起幹,自己創業。
但是創業,跟打工是兩碼事,對未來都有很美好的期許。
那如何分配呢?
我們都是業務出身,大家一協商覺得,要不我51%股份,你39%股份,剩餘10%留着,給新加入的優秀員工。
看起來又是一個很美好的局面,是吧?大家可以勁往一處使,錢一起賺,多好?
但結果會是如何呢?
一年後你發現,奶奶的,你吃虧了。
你辛辛苦苦,開發了9個新客戶,給公司賺了230萬的毛利。
而我呢?
我隻開發了3個客戶,隻有40萬毛利,但是到了年底分錢,我分走51%,接近100多萬,你才分走80萬。
你覺得太不公平了,憑什麼我做那麼少,就可以拿那麼多錢,憑什麼公司的大部分錢是你賺的,但是要給我分大份?
這就是初創企業沒經驗造成的,動不動就是我們合夥啊,一人一半,或者來個多少多少比例分成,一上來就是股份。
這就是沒腦子的事情,随便一個分贓不均都能散夥。
有好多好多學員給我的留言,都是這類問題,估計有差不多500個學員問過我這類問題,後續如何處理。
所以哪怕沒有500個散夥的,也有499個。
不是我随意編故事,經曆過合夥的坑的朋友,也可以站出來說出自己的故事。
說白了,做外貿合夥,要非常複雜詳細的一整套的手法,不是那麼簡單的。
這種簡單粗暴分利潤的方式,除非合夥的雙方或者三方,大家的業績都差不多,這種情況下,才能勉強維持。
如果一方特别強,就會覺得自己做多了,不願意分;如果一方特别弱,那更加容易被強的踢出去。
再說了,還有涉及底薪的問題,如果我們倆合夥,我們各拿5000底薪,沒問題吧?
但是前期公司沒有産出,那依靠的是我們一人20萬的投資,一人一半股份;
但是時間長了還沒有産出,我們會不會内鬥?
我會覺得,你不靠譜啊,憑什麼你的客戶都給免費樣品免費快遞?
一個月下來樣品費都超過一萬塊了也沒訂單,你搞屁啊。
動不動出差,一個月出差三次,拜訪客戶拜訪供應商,送禮吃飯請客,還參加采購辦誰誰誰的婚禮,紅包都給了好幾千,都是公司報賬,訂單都沒影。
憑什麼這樣花公司錢?
公司我也有份的。
所以雙方都開始計較對方的業務費用,于是就破罐子破摔:
你小子開發客戶,都是免費樣品,用公司的錢,那我開發客戶,我也不跟客戶談什麼樣品費了,誰不知道免費樣品,機會更高一些?
反正公司的錢我不花,也是給你花掉,我還不如自己花,讓客戶積累在我自己這裡。
雙方開始各種内鬥,各種較量,這樣下去離散夥還會遠麼?
如果我拿下一個客戶,有了百萬收入,你還是挂零蛋,我會不會想:
讓你出局吧,你在公司除了花錢也沒産生效益,而我已經有了個不錯的客戶。
我自己招業務員招跟單員,才幾千塊工資,憑什麼要分你利潤?
我接下來就會跟你談散夥的事情,我退你股。
我相信有些朋友看到這裡會反駁,我沒你那麼傻,我比較聰明,我不找業務員合作,我找的是互補的人。
比如呢,我自己做業務很強,然後我找的合夥人是貨源方面很強,他負責采購。
這樣一來大家優勢互補,我負責開發客戶和接單,他負責穩定供應商和尋找更便宜的供應商,多好?
的确很好,但又是一個拍腦袋決定的天真想法。
我再說一個可能性吧,别覺得我在編故事。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麼幹的,她原先在公司就是top sales,參展經驗豐富,手中客戶和潛在客戶一大堆。
後來她自己創業,合夥人正是公司的采購部老大,也就是采購總監,我朋友負責銷售做業務,合夥人負責采購。
這算是黃金組合吧?
她當時也這麼認為的,但我一開始就給她敲警鐘不能這麼做,也不可以一人50%這麼分配。
我告訴他這樣的話一年内散夥概率很高,兩年如果還不散夥你來找我。
她罵我烏鴉嘴,她堅定認為他們會配合非常好,隻有雙方分錢分享收益,才有最大的動力。
她可以全力以赴去接單,而她的合夥人可以穩定大後方,降低一切成本,管理好供應商。
因為幫公司賺的錢,是一人一半的,這也公平。
然後呢,不到四個月就散夥了,也的确證明了我的烏鴉嘴。
我不用問她原因,我就可以猜到他們散夥的原因,我問了她幾個問題:
第一:是不是自己SOHO, 沒有在大公司的光環加持,接單一下子無比困難,變成helI模式了?
第二:是不是很多過去說得好好的大客戶,話說的漂亮,就沒有什麼實際行動?
第三:是不是好多個項目,都輸在價格上,缺乏特别好的供應商配合?
第四:是不是好幾個訂單都利潤很低,你認為采購價偏高,認為他中飽私囊?
前面三個問題,她還隻是點點頭,沒什麼大反應。
等我問到第四個,她不可思議地看着我,我就知道這一定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嗯,我發現,做個神棍也是不錯的,在外貿行業做算命的,是不是賺得盆滿缽滿?
其實真不是什麼猜測,而是必然的一個過程。
你的合夥人是采購,你會不會懷疑他跟工廠有桌底交易?
這擺明的事情,人都會這樣想。
假設一個訂單,公司維持了10%的利潤,業務分一半,采購分一半,就是每人5%。
那隻要采購把采購價提高4%,把這個4%藏在工廠,然後從工廠老闆這裡私底下拿走,結果是如何呢?
結果就是,業務賺了3%,采購賺了7%,就不是每人5%了。
在采購行業,這是一個不成文的秘密,很多人玩得如魚得水,甚至還有各種層出不窮的玩法,我這裡也不展開細說。
我隻是想說,如果你是業務,你老是覺得價格不好很難接單,哪怕接也是雞肋利潤,你一定很懊惱。
有的時候,你甚至自己會sourcing,但是一旦自己詢價就一定會發現,有工廠報價更高,也有工廠報價更低。
但是更低的,你敢用麼?
你或許不會冒險,但是并不代表你就能打消疑慮。
而且如果你的産品很單一,一旦生意做起來供應商穩定了,采購總監的作用其實不大,普通的跟單和采購員就行。
甚至你自己都可以跟工廠老闆維護好交情,你還舍得分公司一半利潤給合夥人麼?
所以散夥也是必然,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這些都是把問題想得太天真的結果,該交的學費還是必須交的。
至于第三個坑,還是不說了吧,大家自己腦補,擴散一下思維,還有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第N個坑,這裡一并省略一萬字。
03.挑選助理的原則:三觀匹配
現在才是真正回複這個朋友問題的時候。
第一個問題: SOHO如何挑選和培養自己的助理?
這句話問到點子上了,我覺得找助理,如果不是有什麼特殊目的,一般遵循四個字:三觀匹配。
能力一般,經驗不足,這些都沒問題,都可以慢慢培養,都可以在工作中曆練。
但如果三觀不匹配,那就會很難,未來的工作難上加難。
比如說,我做事情,喜歡細緻,不給對方找麻煩。
好比幫客戶訂個酒店,我會詳細給客戶列出,這個酒店的房型,不同的餐廳,周邊的配套,交通出行的方式,到機場和車站的距離等等。
然後我還會詢問客戶的具體人數,有多少行李,行程時間,再決定安排什麼樣的車,如何安排客戶在當地的時間。
然後客戶的飲食習慣,口味禁忌,用什麼伴手禮,準備幾份小禮物,樣品間準備多少小吃,多少種咖啡,準備好小冰箱,準備好各種需要事先準備充分的東西,我可以在A4紙上,列出100多條。
我以前的一個助理,做事就不夠細緻,總覺得你怎麼那麼複雜啊,客戶不就定個酒店麼,有必要那麼麻煩麼?
有次我讓她問客戶有幾個人,她說客戶回複三個,結果她安排了一輛奔馳E級車,我一下子就火了:
三個老美,你安排一輛奔馳E級,你确定坐得下?
但是已經付錢了,也沒法退,我也就沒說什麼。
到了第二天,她跟司機去機場接客戶,三個人高馬大的老外,還有四五個大行李箱,外加好幾個背包和電腦包。
她一下傻眼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也沒提前通知她,我也開車去了機場。
所以最終的解決方案是,我接上一個老外,加上部分行李,她陪同剩下兩個人和行李一起去公司,才勉強緩解了這個窘境。
所以這就是三觀不匹配的問題,我覺得很重要的事情,她覺得完全不重要,幹嘛那麼麻煩?
這不是表面上的小事情,而是根深蒂固的思維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我覺得重要的點不在于一個人的能力有多好,而是要在于三觀匹配,這樣在未來的工作中,麻煩和問題會小很多。
04.選擇三觀匹配,有沖勁的員工
第二個問題:小貿易公司如何挑選和管理自己的業務員?
我的建議跟許多老闆的觀點相反:
許多老闆喜歡找“高人”,說白了就是擁有客戶,擁有訂單,最好今天上班明天就給公司接單的那種。
但是這世界上真有那麼好的事麼?
一個業務員,今天可以帶着大客戶投奔你公司,明天就可以帶着客戶投奔你同行。
這樣的人其實我是不太喜歡用的,我個人是偏向于外企那一套:從頭培養。
當然,很多時候,民營企業沒有那個時間和資本。
沒關系,我會盡量選擇一些三觀匹配的員工,有沖勁有野心和渴望,但是又不至于過度高估自己能力的。
比如,相對而言女性會更加穩定,而且做業務有性别優勢,跟客戶和供應商打交道,會比男性更有親和力。
也不至于像許多男業務員,除了脾氣大,嚣張狂妄,其他什麼能耐都沒有。
另外,很多老闆不願意請女員工,因為考慮到年齡,需要結婚生孩子,需要帶孩子,工作時間往往會大打折扣,覺得公司會吃虧。
我的看法完全相反,正因為女性要付出更多帶孩子,往往更加珍惜公司給的機會和資源,也更加願意為孩子而奮鬥。
時間少一點又如何?做外貿從來不是以時間長短論英雄的。
一天工作兩個小時,就一定比坐在公司八小時混日子的員工差麼?
不至于的。
至于管理,這是個大課題,我的手腕就是,把遊戲規則制定好,然後堅決貫徹執行。
員工離職,大多數情況是老闆出爾反爾,錢給少了,或者答應的提成,等生意做起來,老闆又變卦了。
這個世界上,其實大多數員工,對于賺錢有追求,但是都求安穩,希望老闆不折騰,許多員工都是懶得折騰的。
總之還是那句話,三觀匹配吧,否則真的很痛苦,磨合的過程,未來的合作都會讓你瘋掉的。(來源: 毅冰米課)
以上内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