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紳階層的作用?前天一大早,就有朋友向我推薦題為《村子》的文章,寫得充滿感情,滿含愛民深情,說是城裡的不少土豪到農村租地當起了農民;又說農村每人捧着微信,好像清朝時人手一杆煙槍,文明的“根”發生了斷裂,雲雲,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鄉紳階層的作用?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前天一大早,就有朋友向我推薦題為《村子》的文章,寫得充滿感情,滿含愛民深情,說是城裡的不少土豪到農村租地當起了農民;又說農村每人捧着微信,好像清朝時人手一杆煙槍,文明的“根”發生了斷裂,雲雲。
不知名的憂國憂民的作者,最後很可能是淚流滿面地發出了悲鳴:“我願意站在高高的山崗,為你招魂”。卧槽,這有點可怕了,農村的事情看來真是搞大了。
不錯,當下有很多人為中國農村擔憂,本人前些年就寫過《寂寥的鄉村向何處去》,提出了防止鄉村“空心化”向“無心化”演變的建議。關心農村、關注農業、關愛農民,應該說是好事情。大家都重視起來,就有了破解的希望。
然而,怕就怕走火入魔,憂慮來憂慮去,弄出一些邪門歪道來誤導大衆。比如有人就熱切地呼喚鄉紳,前幾年有本小說就講鄉紳如何好,近來則有文章洋洋灑灑地寫道:《鄉紳消失之後的中國鄉村命運:失去傳統文化的繼承人...傳承堪憂》。
無須回避,如今有些地方的農村,确有蕭瑟冷清之勢,包括傳統文化的缺失。可是,當我看到這篇文章的标題時,我腦子裡立刻就蹦出幾個字來:鄉紳與土豪劣紳。
很久以來,在國人印象中,“土豪劣紳”無疑是個很壞的詞,往往讓人聯想起某個特定時期的特定人群。而“鄉紳”則罩着一層朦胧的光環,似乎總是褒義的,最起碼也是個中性詞。
也許是貧窮限制了思維,我對鄉紳倒有着幾分清醒。《紅樓夢》裡的賈母史老太君,她不就是個典型的鄉紳頭領嗎。她依附做官當老爺的兒子,穿梭于紙醉金迷的榮甯二府大觀園中,整天的樂不思蜀、養尊處優,讓一幫子鄉紳們醉生夢死,潇灑逍遙消魂之極。
很難說,對史老太君寄生蟲們的奢侈生活,對他們攀龍附鳳、呼風喚雨般的神氣,現如今抱夢寐以求态度者不是大有人在。可這種排場、這種享受、這種感受,與廣大普通老百姓有何相幹呢。
我甚至想起《水浒傳》裡林沖被高衙内逼上梁山的故事。須知,高衙内與土豪劣紳沒有什麼本質區别,與有些鄉紳也沒有更多不同。
一連串的問号在我腦中沖撞:曆史上的鄉紳是傳統文化的繼承人嗎;中國社會的鄉紳是鄉村的進步力量嗎;舊社會的鄉紳是為窮苦大衆說話的嗎;新時代的鄉村建設需要鄉紳來扭轉乾坤嗎?
我們要搞清兩個基本的概念,至少不能輕易地混淆了,即鄉紳與鄉賢。首先要明白,鄉紳與鄉賢,都是舊時代的産物,嚴格意義上講,并無多大可留戀和崇拜之處。不過,二者雖一字之差,卻有着不同的指代與特征。
鄉紳究竟為何方神聖呢,百度是這樣定義的:鄉紳階層,是中國封建社會一種特有的階層,主要由科舉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當地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鄉或長期賦閑居鄉養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鄉村社會有影響的人物構成。
整體而言,鄉紳近似于官而異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他們獲得的各種社會地位,是封建統治結構在其鄉村社會組織運作中的典型體現。不難看出,鄉紳與官靠得更近,動不動就淩駕于民之上,他們與形形色色的官是分不開的,沒有了大大小小、真真假假的官,也就沒有了大部分的鄉紳,兩者是穿着連裆褲的、是利益共同體,很多時候鄉紳是幫助劣官來欺壓百姓的。
隻要說到鄉紳,便離不開豪門望族、地主老财、過氣權貴、遺老遺少;而提到鄉賢,則很容易想到教書先生。事實是,鄉紳中富人多些,文化人少些;為富不仁者多些,憐貧扶弱者少些;弄權勒索者多些,普渡衆生者少些。總之是壞人多些,好人少些,而鄉賢正好相反。
鄉賢可能成為鄉村文化的繼承人,但也不排除有的鄉賢後來發了财,就變成了壞的鄉紳;而好的鄉紳經常與官聯手,一旦勾結起來幹壞事,就搖身一變成了土豪劣紳。
由此可見,鄉紳文化并不是什麼先進文化,而是腐朽沒落的封建文化,糟粕多于精華,反動多于進步。過去,起的作用很有限;現在,不僅改變不了任何現狀,還會破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此,不能留戀,不能贊美,更不能對其抱有幻想和期待。
關于鄉村的未來,确實有人動了很大的腦筋,有次某人對我說“既然現在農村缺乏活力,見不到幾個人了,為何不學古人,政府出台相關政策,官員退休後一律回鄉養老”,我初聽很受鼓舞,過後一想,這不又是馊點子嗎。
若按此人的想法搞,海量的退休官員返鄉,那不是“還鄉團”又回來了,不攪得烏煙瘴氣、雞犬不甯太怪,那又要冒出多少個甯國府、榮國府來呢。我真想勸勸有這種宏偉計劃的人們,不要再打橫行鄉裡、魚肉百姓的算盤了,放過老實巴交的農民兄弟吧。
今天,在廣闊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正在興起的美麗鄉村建設中,所謂的鄉紳不應成為主要依靠力量。基層社會治理的“主角”,依法治村治社的生力軍,是各級基層黨政組織,是大批有理想有文化的新型農民,包括先富起來有着實業報國情懷的儒商。
官、商、民各走各道,智、财、力八方彙聚,移風易俗、五位一體、共同富裕、依法興村,這才是積極健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一句話,鄉村建設絕不能搞成鄉紳建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