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百無聊賴,昏昏欲睡,也是忘了幾月幾号,醒來翻看頭條,看到許多關于“五四”的文章,才知今天是五月四号,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為了應景,也為了湊湊熱鬧,便随手寫了一篇關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小文,來與朋友們分享,文章略顯膚淺,還望見諒……
關于“五四”廣義的“五四運動”是包含着“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因此人們常常把二者統稱為“五四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标志是1915年陳獨秀和錢玄同的《新青年》創刊;
“五四運動”始于1919年的5月4日,北京3000餘名學生因對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感到不滿而齊聚天安門,高喊“外争國權,内懲國賊”、“誓死力争,還我青島”、“拒絕在對德合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等口号。
影響“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兩個關鍵性人物:魯迅~胡适
魯迅~~《狂人日記》
為了徹底“醫治”中國人的愚昧,魯迅寫下了《狂人日記》。作為第一篇白話文現代小說,魯迅在文中攻擊封建禮教,攻擊中國人的不自由,攻擊“明明天天害怕被吃,卻還在想着怎麼樣可以吃一些比自己更加弱小的人”的人們。但與此同時,他也有所自省:“我就沒有吃過人嗎?”,我們在《狂人日記》裡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批判的魯迅,更是一個有着辯證思想和自我懷疑精神的魯迅。
人類唯有自主地站了起來,擺脫過去的種種封建枷鎖,才算得上是真人。一個人要是沒有自由意志,跟禽獸又有什麼分别呢?
“這個國家真的有希望嗎?”魯迅與錢玄同的頗為著名的對話
魯迅舉了一個很有名的譬喻:他說好比一間鐵屋子沒有窗,是斷難把它給拆毀的。這個房子裡頭,人捂在裡頭,都昏昏睡睡的,這麼睡着睡着死了也倒好,但是這個時候有幾個人你們把他們叫醒了。叫醒起來之後他們很想掙紮,很想拆除這個鐵房子,誰知道拆不壞,逃不出去,這麼個死法難道不是更痛苦嗎?錢玄同就說:“對,你說的也許有道理,但是你又怎麼知道,他們将來不會有拆毀這個房子的希望呢?”
如果你以為魯迅從來就隻是個單純的戰士,那麼你大概從來沒有讀懂過魯迅。
胡适~~《文學改良刍議》
國家要發展,首先要普及知識、普及教育。可是過去的知識都用文言文書寫,老百姓不能喜聞樂見。為了降低大家接觸知識的門檻,白話文運動開始了。1917年,胡适的一篇《文學改良刍議》掀起了革命。
文學一定應該要表達出作者的思想,這叫作“言之有物”。
白話文标榜“我手寫我口”。我們要先有白話文寫出的好的文學作品,就像但丁用意大利文寫出《神曲》一樣,我們這個國語才能夠得到養分,才能夠逐漸地标準化。這就是為什麼他說,我們要創作的是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我們都要學國語,怎麼樣讓大家都能學一套标準國語呢?首先要有說國語的好文學,讓大家都愛看,大家都去讀,慢慢地你就學懂國語,同時也學懂白話文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胡适26歲,是那個年代的90後。他滿腦子想的就是要在中國掀起一場革命,果然他也做到了。
關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我們暫且閑聊這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