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機器人未來是否可能完全代替人類

機器人未來是否可能完全代替人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3 21:27:05

來源:紫金山新聞

機器人未來是否可能完全代替人類(機器人會取代人嗎)1

随着智能制造的發展,機器人越來越深地進入人們的生産生活。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嗎?在昨天下午舉行的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分論壇上,多位行業大咖圍繞這一話題展開圓桌對話。

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視覺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鄧志東說,人類的感知、認知和行為,是在研發機器人過程中的重要參考,如何才能移動得像人一樣快、一樣敏捷,“每當人工智能領域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就思考人是怎麼去幹的。”

蘇州大學機器人與微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孫立甯說,目前機器人主要是代替人從事一些複雜、危險、枯燥的工作,從形态來說,隻要幹活就行。但随着新技術新理念不斷出現,未來機器人将越來越像人,像家庭保姆一樣炒菜、像情感陪護一樣配老人聊天,人機互動将更加普遍。

“一名工匠靠幾十年的經驗積累,噴塗技藝了得,如果再把人的經驗遷移到機器人身上,将會更像人。”孫立甯說,他們正嘗試記錄一名熟練的打磨工打磨過程中的各項參數,再拷貝到機器人身上。

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理事、野村綜合研究所合夥人朱四明的态度很明确,他認為“未來更注重人機協調,但機器人代替不了人”。

朱四明說,他接觸到的一家傳承多年的公司,其80%的産品依靠智能檢測,但20%的高端産品是靠有着30多年經驗的老師傅去用手摸,“感知精度的差距,讓機器人無法替代人。”

“人都是可被代替的。”黑湖智造創始人兼CEO周宇翔也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周宇翔認為,機器人通過學習已經學會了人類的很多技能,并替代人類的一些崗位,其差别的關鍵在于決策能力。當人的決策能力被機器人學習并取代後,在不斷往上遞進發展的過程中,機器人是可以代替人的。

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秘書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彥敏說,智能制造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為什麼要發展3D打印、無人駕駛等智能制造?還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以及精神層面的需求等。因此,發展機器人應該要從人們的實際需求出發,與産業相協調,前瞻性的基礎研究要超前,但産業不能超前,否則會出現産能過剩,要以實事求是的态度發展智能制造。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