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買菜、雲參展、雲健身、雲看房……對處于後疫情時代的我們來說,“雲生活”已經逐漸成為新常态。而對中央空調行業來說,除了物聯磁懸浮,現在也有了物聯多聯的“雲管理”:基于雲服務平台,為用戶提供在辦公樓、學校、地鐵等不同場景中更智慧、更便利的生活方式。
5月15日,在物聯多聯機生态交互論壇上,海爾對外發布了行業首個物聯多聯機雲服務平台,通過物聯雲控、手機控制、AI自适應、開放物聯等智慧應用,搶先完成了場景落地,實現了數字化平台的轉型。
“新國貨”的崛起:來自中國的物聯技術正成為主流
提到多聯機,必然繞不過日系品牌。由于它們發展較早,根基深厚,過去的幾十年在我國市場競争力十足:大金、日立、東芝三家品牌常年占據着多聯機市場的頭部位置。而以海爾、格力、美的為代表的中國品牌,也憑借技術、品質優勢快速崛起,逐漸在市場中擁有一席之地。
特别是近幾年,在5G、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及應用下,中國品牌不僅不再跟随世界,甚至開辟出新的行業品類,引領着世界潮流的發展。物聯技術應用帶來的場景生态成為多聯機在物聯網時代的衡量标準,也成為這一時期最顯著的特征。
行業紛紛加強智慧集控、手機控制等功能,卻也逐漸趨于同質化。而以用戶為中心的中國品牌,其差異化優勢也由此凸顯出來。舉例來說,海爾以行業首個多聯機雲服務平台為基礎,能夠與用戶管理所需的應用及數據庫實現無縫對接,并根據外部數據的變化實時調節運行模式。
2019年,海爾物聯多聯機以60%以上的占有率穩居行業首位,這也向我們印證了“新國貨”正成為市場主流。物聯網時代,國産品牌不僅赢在技術的領先上,更赢在物聯場景上。
什麼是物聯多聯機場景?用戶需求是核心
在校園、辦公樓、商業場所等多聯機常見項目中,分區分戶管理難、人手不足、電力浪費等是行業通病。在智慧空氣雲平台的支撐下,海爾率先從用戶使用場景入手,針對性提供空氣解決方案。
一是解決了管理維護難的問題。物聯網時代,手機控制成為基礎,但有時多個APP的使用反而帶來諸多不便。海爾的開放物聯技術能無縫對接管理方的數據平台,從機組的運行效率到每日每月的能耗分析,再到設備運行時的故障提前預警,與第三方平台互聯互通。
二是同時兼顧節能與舒适。傳統情況下,設備的運行模式需要根據天氣變化、空氣質量等進行人工調整操作。海爾擁有的AI自适應優勢,能夠通過采集人群舒适使用習慣,可以自動設定至舒适運行狀态;還有大數據雲平台,整合了全國氣候、氣壓等信息,根據當地實時變化自動調整至最佳運行模式,同一使用場景下比普通機組節能40%。
日前,2020中國品牌日活動在“雲”上與大家見面,海爾智家攜包含物聯網技術在内的18項創新成果成為申請主體入選項目最多的品牌。物聯網時代,海爾圍繞用戶需求,以場景替代産品,并在場景中不斷叠代,不僅引領着多聯機行業的物聯網轉型,更向世界展示出中國品牌的創新實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