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資源庫”項目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策劃,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具體實施。邀請百餘位權威學者和藝術家,創新融合誦讀、講解、書寫三種形式,用影像精品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宋神宗元豐七年,蘇轼47歲,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途經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據說,進山前他曾發誓不寫詩,但很快自食其言,不僅寫詩,而且寫了好幾首,其中一首《題西林壁》還廣為流傳,成為詠廬山的經典之作。
那麼,是什麼讓大文豪蘇轼不想寫詩,卻又光速反悔、寫到停不下來?作為廬山之行的總結篇,《題西林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後感”呢?
《題西林壁》
宋·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01 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
關于“不寫”,有兩種猜測。
一種可能,是效仿李白。
李白登黃鶴樓曾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認為崔颢的《黃鶴樓》無人能及,自己也很難超越,不如擱筆。
同樣的情形,對于蘇轼而言,有李白《望廬山瀑布》珠玉在前,自己再寫也難出其右,不如盡情遊賞,飽飽眼福,落得輕松自在。
一種可能,是停筆避禍。
我們都知道,此前蘇轼經曆了人生最大的挫折——“烏台詩案”。他因詩獲罪,身陷囚牢百餘天,一度以為必死無疑,寫詩與弟蘇轍訣别。
後雖保住一命,卻開始了漫漫貶谪生涯。因此,“寫詩有風險,動筆需謹慎”。想要縱情山水又避免招來禍端,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多看、少說。
但是,秀美的山川激蕩着詩心,蘇轼的才華聲望也不允許他低調。進山不久,受到山中人熱情的問候,他就按捺不住作詩一首:“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錢遊。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
有了第一首,蘇轼也就不再束縛自己,一連作了七首詩,《題西林壁》便是這七首遊廬山組詩的總結之作。
02 看山不是山,慧眼山外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蘇轼這個遊客做得十分稱職,在廬山的十幾天沒幹别的,全方位各角度把廬山仔仔細細看了個遍,準确地抓住并寫出了廬山風景移步換形、千姿萬态的特點。
即便如此,蘇轼還是清醒地認識到,其實他仍然“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寫到此處,詩的内涵早已超越了寫景抒情的層面,抵達了人生感悟與理性哲思的境界。
03 玄思山中來,局外看人生
入乎其内則不見山之全貌。身在山中,看到的隻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無法形成對廬山的整體觀照。
出乎其外不見山之眉眼。未曾進山,隻是遙遙一望,則無法感受山的草木與泉石、呼吸與神韻。
看山如是,看人、看事、看世界亦如是。
要去經曆、去體驗,也要學會跳出一己一時一地的局限,從一個局外人、旁觀者的角度,去認識自己的内心、看清事物本質,反思自己未曾意識的言行,理解他人未曾言明的難處,找到曾經遍尋不得的人生真相。
後來,蘇轼曆經颠沛,暮年回首一生,說“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是對自己屢遭貶谪的自嘲,也是對這段苦難歲月的價值肯定,更是他站在山外回望時,看到的人生“真面目”。
彩蛋和預告
剛剛我們提到蘇轼對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十分推崇,贊道“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谪仙詩”。
的确,李白的詩驚人魂魄,讀完恨不能親眼一見廬山瀑布的恢弘壯麗。而蘇轼的這首詩則避其鋒芒,另辟蹊徑,從理性哲思的角度增添詩的底蘊與神采,得以與白詩比肩而立。正因如此,這兩首詩也堪稱“唐詩主情,宋詩尚理”的最佳注釋。
下期,就讓我們再遊廬山,一同領略李白筆下如九天銀河般的廬山瀑布,領略唐詩的情韻與真淳。
觀看完整講解視頻,請單擊下方或關注“中華經典資源庫”,在“完整視頻”闆塊收獲更多精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