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通興鎮村的農民健身場所選址,達成了共識;石堤村的秦潭街周邊臭水外溢、河道污染問題,找出了原因,議出了解決方案;海晏村就如何規範村餐飲“一條龍”服務,更是商量出了管理新舉措……
“開門是群衆,出門是基層。”啟東市呂四港鎮黨委副書記、政協工作委員會主任張雨華舉着一個個協商議事案例說,“‘有事好商量’推動了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的有效銜接,暢通了黨政聯系群衆的渠道,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今年8月是民生專題協商議事月,呂四港鎮、村(社區)分别召開協商議事會,邀請啟東市政協委員47名和群衆代表近300名參與,讓更多不同利益群體在有序政治參與中充分表達意見,有效協商解決問題41個。而今年以來,呂四港鎮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先後協商解決問題83個,達成近300條共識。
開門納言,集思廣益解難題
“下面就‘村裡聯系建築垃圾收購單位,降低農戶運輸成本’這一條建議,請大家舉牌表決!”
20張印有“點贊”手勢的表決牌頓時齊刷刷舉起。
8月29日下午,呂四港鎮海漁村村委會活動室裡,一場主題為“進一步規範建築裝修垃圾處置、改善人居環境”的“有事好商量”議事會正在舉行,政協委員、專家代表、群衆代表等20多人圍坐一堂,暢所欲言。這也是海漁村今年舉行的第五場“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
“設立建築垃圾收集點是為了我俚的生活環境。”啟東市人大代表彭繼生率先發言,“環境搞好了,不管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大家都願意回村住。”
村民彭貴英老人有點着急:“再這樣下去,我們就住在垃圾堆旁邊了。”掃了一眼在座的老夥計們,她接着說:“建議成立監督小組,由老黨員、村民代表、網格員共同參與。”
參會的村幹部彭玉芳則建議,以網格為單位實行日産日清,同時張貼紅黑榜。
海漁村人多地少,1.5平方公裡,住有2000多個農戶、30多家企業,随着城鎮化步伐加快,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陸續翻新,建築垃圾亂堆亂放現象屢見不鮮,更有村民随意傾倒在河道邊,造成河道阻塞,群衆意見很大。
村黨總支書記肖華說,從今年6月初開始準備這一課題。前期多方聽取意見,通過問卷調查、走訪調研、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掌握第一手資料,曆時2個多月形成了一份調研報告。肖華掏出一本筆記本,在桌子上攤開:“諾,這些就是收集到的意見建議。所以,今天的議事會上專門就群衆代表提出的10條建議一條條進行了表決。”
“一條條來自議事會的建議,破解了百姓身邊煩心事。”參加這次議事會的張雨華表示,“如何在基層治理中發揮群衆的主體作用?就是要堅持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集思廣益解決難題。 ”
好議連台,畫出最大同心圓
“錦繡黃桃未入唇,芳香四溢口生津。”正是黃桃上市季節,呂四港鎮範龍村一片繁忙,千畝桃園喜摘豐收果。
道路硬化、庭院綠化、牆體彩繪……與此同時,村莊改造工作順利推進。村黨總支書記彭利華正在村民周光明家裡做思想工作:“這個牆畫的質量肯定保證,村裡監督好工程隊,不用擔心牆體滲水。”
範龍村主要種植黃桃、水蜜桃、翠冠梨等果樹。近年來,依托黃桃産業,新建采摘長廊、觀景台,改造農副産品交易展廳,緻力發展鄉村旅遊。縱然有好資源,囿于基礎設施差、産業底子薄,範龍村一直沒有真正吃上“旅遊飯”,村民大多外出務工。“環境不好,缺少田園詩意,村民思想也不統一。”彭利華說,“多虧了‘有事好商量’議事會,凝聚了共識,大夥齊心協力建設特色田園鄉村。”
2021年10月,範龍村迎來了發展機遇。鎮上引進專業團隊,按照田園鄉村的建設标準,為範龍村量身打造特色田園綜合體,讓田園、村落和周邊旅遊資源融為一體,鼓勵村民發展農家樂。
願景雖好,推動起來卻遇到了難題。單是綠化,就讓村幹部磨破了嘴皮。跟村民說要統一做綠化,對方回一句:“農村還缺樹?”問題還不止這些,“好端端的牆上塗個畫,滲水咋辦?”“自留地上圍竹籬笆,怎麼賠償?”
有人叫好,有人質疑,彭利華發現,問題出在“思想”上,說白了,就是村民對于政府要幹啥、政策有啥用,心裡有疑惑。改造的是村民的村莊,村民有權發問,更有權參與。針對這一問題,範龍村決定通過“有事好商量”議事會解決問題,并建立“一問一答”制度。
議事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民代表、老幹部等共同參與,通過線上線下征求村民的意見,完善後提交村民議事會讨論,最後表決。2/3以上的戶主同意,即通過相關事宜。
當天的議事會上,大家都把話說開了,共形成10多條決議:牆體繪畫要因牆制宜、确保質量;竹籬笆建設用到村民的自留地,村裡以租地形式使用……經過協商讨論,村民的思想越來越統一。
“這一個民生專題議事月,我們又圍繞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進行協商,議題是加強農村改廁後的維護,商議解決改廁的回潮問題,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迎接即将到來的省特色田園鄉村驗收。”彭利華高興地說。
坦誠相商,心路一通萬路通
“這一次的‘有事好商量’特别順!圍繞農民健身場所建設,大家不僅商定了選址,更就不占用農田、發動成功鄉賢捐資,落實安全措施等出了不少主意。”來到通興鎮村,黨總支書記沈瑜提起8月底的這場協商議事活動頗為感慨。其實,那份感慨源自于數月前村民們一個建議的被否決。
今年初,位于十四組居民集中區的村公共服務中心落成後,村民紛紛提議往東建設一條5米寬水泥路,接上天江公路,便于通行。“天江公路把村裡的集中安置區一分為二,路東村民到路西村委會辦事不方便,現在開一個岔口,能節省不少時間。”村民組長吳善昌是村委會的常客,讨論時他認為往東修一條路很有必要。
“距離不到100米的地方,連開兩個岔口,這個合理嗎?”也有村民反駁。“有啥不合理的,我看行!”村民倪鶴忠是個直腸子,一上來就表明态度。
村民們你一句我一句,讨論熱烈。沈瑜拿出筆記本,把村民們的意見一一記下。又開了幾次村民代表會,反複商議形成初步方案報村兩委,由村民大會通過後再往鎮上報。然而,呂四港鎮建設局與天江公路施工單位、市交通局協商後認為:存在安全隐患,不予支持。
遇到卡脖子問題了?那就通過“有事好商量”議事會解決。在村委會的主持下,鎮建設局幹部、政協委員、人大代表、黨員、村民代表等參加了議事會,對存在的安全隐患給予評估、解釋,并提出了替代方案,由村公共服務中心向南辟一條路,接上原有的安置區中心路。
有了新方案,村民安了心,大家在議事會上統一了意見。通興鎮村又找來專業人員設計,做到既合理又美觀。今年初夏,這條長70米寬5米、投資3萬元的水泥路連通了,圓滿解決了通興鎮村公共服務中心進出路的問題。
“‘有事好商量’,也讓大家學會了體諒包容。”張雨華說,“在這個協商平台上,不遷就,也不偏執,這樣才能真正商量着辦好群衆的事,才能很好地理順群衆的情緒。”
(黃欣美)
編輯: 徐超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