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是宿州市轄縣,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處皖、蘇、魯、豫四省七縣交界處,是"中國武術之鄉"、"中國唢呐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世界梨都"美譽,被稱為"中國酥梨之鄉"、"中國西甜瓜之鄉"。
經典歇後語
裁縫丢了剪子——光落尺(吃)了
老牛掉到枯井裡——有力無處使
杆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打繩的擺手——到勁了
上鞋的不用錐子——針(真)管
狗皮貼到南牆上——不象畫(話)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狗攆鴨子——呱呱叫
豆腐渣上船——不是好貨
口袋裡裝錐子——冒尖
口袋裡裝牛梭頭——内裡有彎
坐飛機吹喇叭——響(想)得高
吹喇叭的下鄉——找事
八年的幹姜——老味(比喻友誼濃厚)
老鼠鑽到風箱裡——兩頭受氣
吃馍不喝湯——幹鼓肚
涼水沏雞蛋——上不來
外甥打妗子——不講舅(究)
八月裡的核桃——滿仁(人)
閨女身穿娘的鞋——老樣
嘴上抹石灰——白說
賣涼粉的挑戲台——架子不小
小蔥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蒜台拌藕——有光棍、有眼子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黃鼠狼生老鼠——一窩不如一窩
黃鼠狼銜油條——對色
黃鼠狼跑進磨道裡——自充大尾巴驢
騎驢看唱本——走着瞧
驢給牛抵架——舍着臉上
打破沙鍋——紋(問)到底
煙袋鍋裡炒芝麻——小打油
井裡的蛤蟆——見不了多大天(比喻見識淺)
蛤蟆的耳朵——虛泡(炮)
癞蛤蟆墊桌子腿——死撐
茅廁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關門逮雞——沒大跑
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連腮胡子吹喇叭——毛鼓(估)
連腮胡子一天三光臉——你不讓我露臉,我不讓你露頭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棋盤上的小卒——能進不能退
一把柴禾沒有——燒啥(呈什麼能的意思)
抱着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财
土地奶奶懷孕——鬼胎
豆腐掉進灰窩裡——吹不得,打不得(比喻左右為難)
元旦撕日曆——頭一張
生産隊長插地界——包産到戶
導演不登台——幕後指揮
雞子掉進油桶裡——滑蛋(指責懶,刁滑的人)
豬八戒犁地——全憑嘴(指責光說不幹活的人)
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豬鼻子插蔥——裝象(相)
南天門的栝樓——懸蛋(懸虛的意思)
老公公背兒媳婦上泰山——累死落個扒灰頭(出力不讨好的意思)
二月二的囤——各在人圍(為)
啞巴吃扁食——心裡有數
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夜貓子(貓頭鷹)入宅——沒好事
做夢娶媳婦——想好事
一個指頭和面——搗着吃(指責經常搗蛋鬧事的人)
秃子打傘——無發(法)無天
秃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着
秃子買個木梳——沒啥梳(說)
瞎子跟着秃子走——先明後不睜(争)
瞎子點燈——白費蠟(啦)
屎克螂打噴涕——滿嘴噴糞(不說好話)
竈畫卷門神——畫(話)裡有畫(話)
扯着胡子過河——牽須(謙虛)過渡(度)
面條點燈——飯(犯)不着
秋蟬落地——啞了
疤眼照鏡子——自找難看
竈王爺放屁——神氣
磕一個頭放兩個屁——行善沒有作惡多
褲裆裡放屁——兩岔去了
羅圈套鼈——園套園(沒有變化的意思)
小孩吃泡泡糖——吞吞吐吐
小孩吃糖果——嚼(絕)了
保溫瓶打炮——沒膽了
蕭何追韓信——連夜趕
失火挨闆子——雙倒黴
丈母娘的嫂子——大嶽(約)母(摸)
孕婦抱孩子——裡外有人
奶媽子抱孩子——人家的
黃蓮樹上挂苦膽——苦上加苦
麻稭打狼——兩害怕
打柴的下山——兩頭擔薪(心)
黑碗蒜臼子——一個窯的貨
頭上長疱腳闆流膿——壞透了
被窩裡劃拳——沒有外手
貓哭耗子——假慈悲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要飯的搬家——窮倒弄
芝麻開花——節節高
賣梨膏的蓋樓——得幾年熬
半夜逮牛——不摸角(不了解情況)
姐妹倆出嫁——各人招乎各人的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文姬歸漢——别胡來
戴草帽子親嘴——差得遠
老媽子跳井——尖(堅)腳(決)到底
淘井的吃飯——上來了
光腚猴打鐵——偎不上攤子
丫環坐椅子——瞅空
正月十五貼門神——晚了半個月
倚着碑碣烤火——面熟
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
棉穗子掉進井裡——線(現)透了
圖文編輯徐厚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