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緣之符号也”
如古籍所說,姓氏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标識,在最為原始的時候,古人會進行一個氏族的圖騰崇拜。
而姓氏則應運而生,姓氏産生之後一般會跟随着後代一起傳承下去,一般來說是比較穩定的,姓氏标志着一個人他所處的家族血緣的關系,在古代你姓什麼,往往就可以決定你的命運是怎樣的。
比如像秦朝時最著名的八大姓氏——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在那個時候,隻要你的姓氏是其中一個,那你一定非富即貴。
姓氏對于古人來說可以說是極其重要的存在,幸運時姓氏會為你帶來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不幸時姓氏也會讓你無辜被波及至滅頂之災。
蒲壽庚要說起朱元璋最讨厭的一個姓,那就要談到蒲壽庚這個人。蒲壽庚祖上其實是阿拉伯人,因此他們世世代代都在經營海上貿易。因為外貿,他早年可以說是名震一方的大富豪。
到了南宋,海寇猖狂,就連官兵都無能為力,蒲壽庚因為經常在海上貿易,因此十分熟悉海上的事情,見這種情況,蒲壽庚和他的哥哥便站出來為皇帝獻計,又花下不少錢财,最終幫助官兵擊退了海寇。
蒲壽庚也因為這樣被授予了官職,掌管海防,但蒲壽庚原本就是商人,此時又得了官職,官商合一,一時間風光無限。
如此看來蒲壽庚即使算不上英雄,卻也沒有做過什麼惡事,那為什麼會遭到朱元璋記恨呢?這我們就得來看看他的下半生。
蒲壽庚在成為朝廷官員之後,可以說是有錢有勢,于是他便在泉州地帶培養了自己的勢力,雖然蒲壽庚日子可以說一天比一天好,但宋朝的日子卻快到頭了。
随着元朝的勢力日漸繁盛,宋朝已經很難與其對抗,便隻能一路南下,最後到了泉州避難。
皇帝趙昺到泉州之後,便希望蒲壽庚能夠用自己的勢力來與元朝對抗,但卻被蒲壽庚拒絕了,得不到蒲壽庚援助的皇帝,最終全軍覆沒,宋朝的時代也就此結束,趙昺也因此成為了宋朝的末代皇帝。
見宋朝滅亡,蒲壽庚立即見風使舵,投靠了元朝,為了向忽必烈展示自己的忠心,不僅将自己的錢财上供元朝,還四處搜尋南宋的宗室子弟來殺掉。于是他憑借着這種賣國求榮般的行為得到了忽必烈的重用。
元朝也借着蒲壽庚的全力相助,迅速在中原立足。
元朝的統治在我國曆史上可以說是一個黑暗的時期,元朝制度黑暗,元朝法律保護蒙古人,對于普通漢人老百姓流離失所的生活毫不關心,而朱元璋早年間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朝代,在朱元璋還是孩童之際,家鄉就發生了大旱災,顆粒無收。
第二年又發生了蝗災與瘟疫,朱元璋的家人相繼去世,隻剩下了他與二哥相依為伴。
走投無路的朱元璋隻好去了皇覺寺剃度出家當和尚,幾年後當地再次發生饑荒,寺裡得不到施舍,紛紛打發和尚們出去雲遊化緣。
因為民生艱苦,元朝又視而不見,因此農民們揭竿而起,朱元璋就投奔了其中的紅巾軍,曆經苦戰,終于在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國号大明。
朱元璋登基後,将泉州的蒲姓男子全部充軍為奴,蒲姓的女子世代為娼。
這樣的做法大約是有着兩層意思,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一個從貧苦百姓,走到皇帝之位的人,這樣的人是很懂得民生艱苦的。
蒲壽庚後期的賣國求榮,元朝殘害百姓,而朱元璋的幼年也因此過得也十分不幸,所以,對于蒲壽庚這樣的人朱元璋一定是痛恨的,這是其一。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朱元璋作為明朝開國皇帝,前期南宋至元朝不過百年間的例子,此時對于蒲氏一直給予如此之重的刑罰,也是在做給天下之人看吧,殺雞儆猴,以儆效尤,才能讓有和蒲壽庚一樣的人感到畏懼,以穩固天下。
蒲氏一族的命運,随着蒲壽庚的前期的大權在握,自是好處不斷,過了半生的富貴日子,又緊接着在朱元璋的手下充軍為奴,我們無法評判這樣的刑罰對于他們來說,是否公平。
但在那個時代,除了能人志士與皇室貴族,又有幾個普通百姓的命運,不是随風而起随風而落呢?而姓氏對他們命運的影響,也僅僅隻是衆多因素中的其中一個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