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躲藏的成語故事

躲藏的成語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1 22:12:26

躲藏的成語故事?成語故事:抱頭鼠竄【原文】,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躲藏的成語故事?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躲藏的成語故事(成語故事抱頭鼠竄)1

躲藏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抱頭鼠竄

【原文】

信(1)曰:“漢遇我厚,吾豈可見利而背恩乎!”通(2)曰:“始常山王(3)、成安君(4)故相與為刎頸之交(5),及争張黶、陳釋之事(6),常山王奉(7)頭鼠竄,以歸漢王。借兵東下,戰于鄗北,成安君死于泜水之南,頭足異處。此二人相與,天下之至歡也,而卒相滅亡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難測也。今足下行忠信以交于漢王,必不能固于二君之相與也,而事多大于張黶、陳釋之事者,故臣以為足下必漢王之不危足下,過矣。”

《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

【注解】

(1)信:指秦末漢初著名軍事家韓信,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輔助漢高祖建立漢朝,被封為齊王,最後被呂後所殺。

(2)通:楚漢時策士蒯通,範陽人,本名徹。韓信用其計定齊地。

(3)常山王:張耳,戰國末大梁人,與陳餘為至交好友。秦末,陳涉率兵起義,張耳、陳餘響應。跟從項羽入關,封張耳為常山王。後歸劉邦,随韓信破趙,後被立為趙王,卒谥景。

(4)成安君:陳餘,戰國末大梁人。與張耳同為魏之名士,與張耳為至交好友。後與張耳絕交,且率兵襲擊張耳,自立為代王,後被韓信所殺。

(5)刎頸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刎,音穩。

(6)張黶、陳釋之事:指張耳被圍于钜鹿之際,派張黶、陳釋二人前往陳餘處求救不得的事情。黶,音眼。

(7)奉:捧着。

【故事闡述】

秦朝末年,楚漢相争,韓信受漢王劉邦之命攻打齊國時,聽說劉邦又另派郦食其成功勸降齊國七十餘城後,韓信打算停止進軍。此時,蒯通鼓動韓信,以漢朝未下诏退軍及與郦食其争功勞,說服韓信攻打未作防備的齊國。

韓信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就采納他的建議,最後平定齊國并自立為代理國王。當時漢王為安撫韓信,就派張良前去立韓信為正式齊王,要韓信繼續進軍攻打楚軍。項羽也派人前去勸說韓信,想要與他聯合。

蒯通知道天下局勢的變化取決于韓信,想勸韓信背叛漢朝,自立為王。韓信回答說∶“漢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見利忘義、背恩忘德呢?”

蒯通說∶“當初常山王張耳和成安君陳餘結下生死之交,等到常山王被圍钜鹿時,曾派張黶、陳釋前往成安君處求救,未獲傾力相助,以緻兩人反目,後來甚至相互攻伐。最後常山王被打得狼狽而逃,隻好殺了項嬰,捧着他的頭,改投靠漢王。漢王借給他軍隊向東進擊,在泜水南岸殺死了成安軍,身首異處。這兩人的交情,可以說是天下最好的,然而到頭來,都想把對方置于死地,這是為什麼呢?禍患産生于欲望太多、人心難測。現在您忠心耿耿地與漢王交好,不會比張耳、陳餘結交更鞏固,而你們之間關連的事情又比張黶、陳釋的事情重要。您如果以為劉邦絕對不會害您,那您就錯了。”

“抱頭鼠竄”在典源中原作“奉頭鼠竄”,原意是捧着獻敵之頭,狼狽而逃的意思,後來“奉頭”演變為“抱頭”,指抱着自己的頭,因此“抱頭鼠竄”這句成語,就用來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狽樣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