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隻有一把紫砂壺,她的名字叫“宜興”——[宜興茗壺天下]開篇序言
江蘇宜興陶瓷協會會長 史俊棠
中國是陶的古國,也是茶的故鄉。宜興紫砂器在中國茶、陶文化曆史的交融中,曆經千載,積澱了中華民族的厚重文化,傳揚了民間工藝的不朽靈性,造就了紫砂曆史獨有的東方神話。也因此,紫砂在中國茶文化與陶瓷曆史的進程中博得了“世間茶具稱為首”的贊譽。
《明末 - 時大彬書扁壺》
從文字記載來看,宜興紫砂始于北宋,而從留存于世的紫砂傳世器物來看,紫砂是于明代中晚期華麗開篇。這與當時的社會變革,人們茶飲方式的改變存在着密切關聯。可以這樣說,紫砂是為茶而生,也是因茶而興。
《清初 - 十三竹》
明朝晚期,一批紫砂能工巧匠與壺藝大師紛紛湧現,他們的稀世珍作百世流芳,為紫砂曆史塑就了不朽的藝術豐碑。如今,随着當代茶飲文化的興盛與盛世收藏的文化背景,紫砂發展再度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
手工技藝自古以來就有名師出高徒的說法,而名人名作的成就實屬不易。他們不僅需要天資聰穎悟性高,更需要曆經艱難困苦方能玉汝于成。無論是明代的時大彬,還是清代的陳鳴遠、邵大亨,當代的顧景舟、朱可心,乃至健在的衆多壺藝大師,無一不是經過時間的曆練而獲得成就的。他們之所以能成名成家,無不是經過幾十年艱難的藝術曆程,風雨無阻,執着前行。他們敬業愛業,傳承創新,孜孜以求,從不懈怠。他們成名以前靠的是作品,成名以後靠的是人品,作品與人品互為依存,相生相輝。
《明末 - 時大彬圈鈕壺》
如今,紫砂行業再度遇到了一個好時代,宜興衆多紫砂年青藝師們不僅秉承着民間藝人勤勞質樸、執着追求的優秀品質,他們還珍惜機遇,積極進取,把宜興紫砂事業不斷推向高峰。宜興紫砂不僅是紫砂人的物質家園,也是紫砂人的精神家園,他們都深愛着自己的家園。當代紫砂藝師們普遍文化學曆高,知識面廣,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們開放包容,并且在不斷踐行着行業機制的創新,成才途徑的找尋,創作題材的捕捉。他們都在牢記着紫砂行業的使命并不斷前行,創造着宜興紫砂又一個輝煌的時代。
《顧景舟 - 洋桶壺》
《裴石民 - 串頂秦鐘》
《蔣蓉 - 牡丹壺》
《王寅春 - 漢君壺》
《吳雲根 - 孤棱壺》
《朱可心 -三友壺》
紫砂市場近幾年一路看好,喜歡紫砂的人越來越多,因此,懂行的人也在逐漸增多。市場慢慢在成熟,這極大的促進了宜興紫砂的健康發展。收藏紫砂,是收藏家對宜興紫砂文化價值、藝術價值與人文價值的認可。在玩賞紫砂的群體中,有的是熱衷于寄情養性,與壺為伴,把壺品茗,度一段好時光,這個過程給他們帶來無窮的人生樂趣,這樣的藏友,大有人在。有的則是追求紫砂藏品經濟價值的攀升,換而言之,就是以獨到的眼光做紫砂藝術品的投資。無論任何初衷,賞玩紫砂都能給人們帶來人文精神的享受與提升。
《徐漢棠 - 大彬提梁壺》
《汪寅仙 - 南瓜提梁壺》
《何道洪 - 梅樁壺》
《周貴珍 - 僧帽壺》
《潘持平 - 方鐘壺》
《吳群祥 - 漢雲壺》
宜興是中外聞名的“陶都”,這個“都”字并不是誰封的,而是由她豐富的陶土資源,漫長的制陶曆史,傑出的陶藝人才,燦爛的陶都文化積澱而來的。世界隻有一把紫砂壺,她的名字叫宜興。紫砂将永遠是宜興最亮麗的文化品牌,這也是一門手工藝對傳統文化最深遠的影響。[宜興茗壺天下]即将為廣大的紫砂愛好者和茶飲愛好者打造專業紫砂文化展示平台,各路精英也将彙聚在這個平台,為大衆全方位精準的解讀宜興紫砂,這也是我們宜興紫砂人所願望的,在這裡,我們共同期望[宜興茗壺天下]與宜興紫砂傳承發展齊肩并進,共創輝煌。
史俊棠
2016-3-12于宜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