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逐漸形成以七國為主的争霸局面,其它小國隻能在夾縫中生存。随着争霸戰争的頻繁開展,列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逐漸加深,就貨币形态來看,逐漸形成了貝币、刀币、布币、圜錢四大體系,而且這些形态不同的貨币之間也有固定換算、兌換比率。
圜錢是這四大貨币種類中最後出現的一種形态,出現于三晉兩周地區,但是它鑄造、使用方便,很快在列國之間傳播開來,最後成為統一天下的法定貨币樣式,一直流行兩千餘年。圜錢的起源、發展與兌換使用,是中國貨币史上重要的一環。
圜錢
一、圜錢的起源最早的圜錢鑄造于何時何地,學術界至今仍有争論,但迄今發現最早的圜錢為東周初期,最初為圓形圓孔。這種鑄币形式來源于玉璧,即祭祀用品的模型化、微型化。在東周時期玉璧也用于貴族之間進行商品交換,充當一般等價物,所以官府規定民間使用微型模型化的圜錢來充當一般等價物是合理的。
也有人認為圜錢來源于新石器時期的陶紡輪,但研究發現此說難以成立。首先,新石器時期流行扁平狀陶紡輪,但春秋戰國時期也有陶紡輪,如果是仿制的話古人肯定先模仿同時期的陶紡輪形制,而不會模仿過于遙遠的新石器時期物品;其次,暫未有證據表明春秋戰國時期古人知道、了解新石器時期陶紡輪的具體形态,新石器時期流行薄扁平狀陶紡輪是現代人經過現代考古學方法研究後發現的;最後,春秋戰國時期陶紡輪多呈圓錐形、厚扁平而非薄扁平狀,且并未作為手工業産品來用于交換,此時常用于交換的是農具“布”,所以三晉兩周地區首先流行布币。
新石器時期的陶紡輪
還有人認為來源于西方的圓形金屬鑄币,但位于西部的秦國仍受三晉兩周地區模拟仿制圜錢,表明這種鑄币形态不會從西方傳來,隻能是在本地發明創造然後呢向四周輻射傳播。
二、圜錢的類型與兌換使用(一)、圜錢的類型
三晉的圜錢流通最早,使用當地的貨币單位“釿”,是一個重量單位,形制為圓形圓孔,一般無内外郭,背為平背。周王畿内圜錢有安臧、東周、西周三種,安臧錢的書體和安臧空首布上的“安臧”二字相似,表明兩種錢鑄造年代相近,似應在戰國早期或中期,這也是布币向圜錢過渡的一個主要證據,應該是最早的一種圜錢形态。
圜錢上的“東西兩周”不是指曆史朝代,而是指戰國時期存在的東周公與西周公。戰國時期周貞定王去世後發生三王争位的宮廷政變,由此造成王室内部分裂,又相繼形成東周與西周兩個小諸侯國。這兩個小國将國号鑄于貨币之上,因此有東、西兩周字樣的圜錢存世,這三種圜錢多出于周王室故都所在的洛陽(洛邑)附近。
“東周”圜錢
除了周王畿之外,在戰國中晚期魏國、齊國、燕國、秦國都相繼模仿制造本國的圜錢。魏國在魏文侯、武侯時期進行變法,制造新型貨币圜錢與原來的布币同時流行,外形與周王室所鑄圜錢一緻,而錢文不同,有垂垣一釿、垣、共屯赤金、共、襄陰等幾種。按錢文自銘可知,其計量單位仍為重量釿,另外還表明其鑄造地點在魏國的垣、共、襄陰等地。由于這一時期魏國的國力強大,不斷進行對外戰争侵略别國,又創制了補币與圜錢的換算制度,對圜錢的流傳、推廣影響力最大,此後中國貨币史開始進入圜錢為主導的新時代。
趙國曾鑄行蔺、離石等圜錢,燕、齊原來是刀币流行的區域,受其影響也開始鑄造圜錢,齊國圜錢銘文為化,臨淄附近戰國晚期墓出土一枚賹六化,且迄今尚無戰國以前遺址出土賹化錢的例子,可見圜錢乃戰國晚期齊國的鑄币。按照錢文含義,這種圜錢相當于六枚齊法化刀币,從出土文物來看,齊國圜錢有賹化、四賹化、賹六化三種,大小與輕重依次遞增。
齊國賹六化圜錢
燕國最初也使用刀币,後來為适應與三晉交流仿制布币,在戰國晚期又加入仿制的圜錢一并流通。圜錢銘文為明化,意思是這種圜錢可以與燕國原來流通的明化刀币進行一比一的兌換,燕國圜錢主要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種,尺寸大小重量同樣有所差别。燕齊兩個相鄰,經濟交流頻繁,結合曆史文獻來看,齊襄王退燕以後開始鑄行化錢,稍後燕王喜開始鑄造燕明化,從鑄行早晚、錢币形态、币值分等的情況看,齊國化錢可能對燕國的明化錢的鑄行産生影響。
燕國明四圜錢
位于中國西部的秦國在戰國早期時已經衰落,被魏國侵占河西之地,以至于和東方列國缺乏交流,直到獻公、孝公時期逐步通過變法而強大。關于秦國的錢币使用可上溯到秦獻公七年的初行為市,即開始允許政府公辦市場交換的存在,此時可能使用列國輸入的貨币,按文獻《史記·秦始皇本紀》疏“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錢”,此時秦國才開始自鑄錢币。
其中的錢專指圜錢類貨币,也有學者進一步推測是圓形圓孔的秦半兩錢。實際上秦國早期圜錢主要有三種:一铢重一兩十二、十三、十四,皆為圓孔圜錢。在制造、流通實踐的基礎上秦人發現圓孔圜錢使用不便,容易發生滑動磨損錢繩,在鑄造時磨具也不易雕刻修整,因此對形制做一改變,成為圓形方孔錢,這開創了流行兩千年的圓形方孔錢時代。此時大體在秦惠文王執政晚期,有方孔兩甾、文信、長安和半兩等幾種圜錢。
秦半兩
(二)、戰國圜錢與其他類型貨币兌換
戰國晚期四大貨币體系交融,必然存在換算制度。其中圜錢體系逐漸擴張成為列國皆有的一個币種,最終在戰國晚期發展為衡量換算的一個标尺,為秦統一後确定其為唯一标準貨币打下了基礎。圜錢與其它貨币的換算過程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國内異形貨币的換算;第二層次是列國之間貨币的換算。
在國内異形貨币換算的第一層次範疇内,列國的圜錢皆按照本國法定标準進行換算,雖然文獻缺載,但可以從錢文上窺知一二。如齊國、燕國的圜錢上有某化文字,就是按照規定比率進行兌換。三晉兩周地區使用重量單位來計算,圜錢上也有對應文字,可按文字記載換算,如果本國平民不識字也可按照圜錢尺寸進行兌換,操作方便。
對于标注地名文字的圜錢,迄今所見的全為普通小型圜錢,國家法律對其有按數量兌換的相關規定,兌換中默認執行這一規定。雲夢睡虎地出秦簡便記載着先秦時期秦國的《金布律》:“錢十一當一布,其出入錢以當金、布,以律。”按其所載可知秦國圜錢與布币同時流通,且按照十一枚圜錢兌換一枚布币的标準來執行。
雲夢睡虎地秦簡
在列國之間異形貨币換算的第二層次範疇内,最初通行重量換算,這是因為銅也是一種商品,各類銅錢在本國的價值不同,購買力不同而無法統一與圜錢換算,故此安裝鑄造銅錢所用的材料本身價值來換算,這也是自銘重量類圜錢盛行的一個原因。
到戰國晚期,列國的各種錢币均存在減重嚴重的現象,因大量鑄币而出現了許多輕、殘的劣币,政府隻能以法令強行使劣币與良币同值流通。這樣就出現了先按本國比例換給普通小型圜錢,再與其它國家按數量兌換的方法,既推廣了圜錢的流通、又使數量兌換成為貨币兌換的主流方法。
三、結語貝币、刀币、布币、圜錢是戰國晚期四大貨币系統,圜錢興起最晚但發展迅速,最初于起源于三晉兩周地區,其來源當為玉璧,是模仿圓形圓孔的玉璧來制造的圓形圓孔圜錢,貨币單位“釿”。後來随着魏文侯、魏武侯時期魏國的強大而流傳到列國,齊、燕、秦等國受其影響也開始鑄造圜錢。齊、燕兩國皆為圓形圓孔圜錢,錢文有地名和重量兩種。秦國的圜錢最為特殊,在秦惠文王時期創制了圓形方孔錢,并規定自銘重量錢文,由此開創了兩千年圓形方孔錢的時代。由于戰國晚期列國經濟交流頻繁,故此産生兩個層次的圜錢兌換制度,這也促進了圜錢的流通和數量兌換标準的确立,最終為秦滅六國後,統一貨币打下了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