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兩個人相愛後為什麼還要分手

兩個人相愛後為什麼還要分手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8-08 04:11:57

兩個人相愛後為什麼還要分手(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也會分手)1

最讓人遺憾的分手是什麼樣的?就是明明兩個人都很愛對方,深愛着彼此,可最後還是走到了分手。為什麼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兩個人之間有了隔閡,不是不愛了,而是彼此不理解。

你不明白我的顧慮,我也不懂你的付出,你看不出我缺乏安全感,我也不知道你内心真正的想法。明明兩個人的目的都是為了這段感情變得更好,但卻總是因為某些事情不停地争吵,這分手,拉黑,删除一時的賭氣導緻分手了。

這也說明這種“愛”的深度不夠,這種愛隻局限于感覺和感受,而遠遠沒有達到意志力的層面。所以,這樣的愛是很容易被一些因素幹擾,也極為不穩定。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愛隻是一種感覺,倆人情投意合,就可以在一起。更多的是生理上、情緒上的契合。

而更為成熟的愛,并不是任其發生的偶合性,而是深思熟慮的适配性。前者決定了倆人能不能在一起,而後者決定了倆人能不能有未來。

第二種可能性,是由于現實因素的不适配,反而讓倆人産生了“強烈的愛的感覺”,這往往是一種“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即當外界反對越強烈時,倆人關系的内部結構更穩定和堅固。這種“愛”更多的可能是一種“應激反應”,即在特殊的場景下,倆人都處于一個高強度的緊張感,這時候情緒和反應力都會被放大。

這種“應激反應”讓原本不适合,也沒有這麼相愛的人,錯誤地産生了“至死不渝”的感覺。這就導緻了,為什麼很多人在擇偶時與父母反抗,決裂,然後私奔,但在日後的相處中,沒有了阻礙,卻反而不愛了。

還有一個可能性是最慘的,就是當一方想要分手的時候,他為了維護自己的“善良人設”不願說自己真實的分手原因,而是把原因歸結于外部。告訴對方,我很愛你,我不得已才分手,以此給對方一種“相愛的人卻要分手”的錯覺,很可能是因為倆人中的一人,已經不愛了。

當然,假設倆人對彼此的愛的判斷力都是精準的,倆人确實合适,且願意為愛努力付出,為什麼最後還是分開了?

兩個人相愛後為什麼還要分手(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也會分手)2

一、80%的分手原因:無法理解對方的需求

很多人能相愛,但因為不夠相知,所以沒有辦法相守。

相愛而分手的例子裡,往往有一方是較為清醒的能了解彼此的需求,甚至預判倆人的關系狀态。而另一方往往是在過程中感受到了矛盾和無力感,但卻不知道倆人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因為你隻理解了對方表現出來的一面,而沒有了解更深層次的核心需求。你把愛理解的過于寬泛或者模式化,又或者你總是拿自己的想法去論證别人的需求。最後,對方雖然還是很愛你,卻因為得不到理解和認同而感到失望。

為什麼會這樣呢,當然,這不隻是其中一方的問題。因為許多需求存在不合理性,所以即使是伴侶,也難以說出口。又或者對方曾經提過,卻被你當做一個不起眼的小問題,忽視了。

如何理解對方?

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要看他沒說什麼。

1)不對他進行思維定勢,每一種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動機也可能會發生變化。

比如,當另一半表現得比較不耐煩時,你本能地會覺得,這一定是因為他厭煩我了,不愛我了。

但事實是可能他當時身體不舒服,激素驟變而導緻的情緒反常,跟你沒什麼關系。你理解他,就會默默給他遞一杯熱水,給他一些空間調整,而不是用自己的情緒去刺激他,讓他關注到你受委屈了。

2)通過對方的神态、肢體、表達、行為的整體性來理解對方的需求,不自欺欺人。在感情中,我們常常會感覺到,對方的言行不一緻,很多矛盾的起源于對方的矛盾行為。

比如當對方跟你承諾了一件事,但是行為上一直拖延。這時候你就會本能地怪他,你為什麼不守信!這時候你就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了對方的對立面,對方對于這件事本身的排斥度就會更高,然後更做不到,惡性循環。

如果你能通過他平時的态度、三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舉動,知道他其實不喜歡做這事,承諾更多的是勉強和讓你滿意,那你就能理解他的拖延,并且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做這事,我不勉強,但是我希望你能告訴我,為什麼你不喜歡。

3)接納人性的本質。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些讓人感到快樂和舒服的品質,同時也會有一些小毛病,比如拖延、懶散、自卑、自大等等,如果你過高的審視愛情,因而挑剔對方的問題“你不是說你愛我嗎,那你為什麼做不到?”,那對方隻會覺得跟你戀愛,我太累了。

一般來說,小缺點是可以兼容在一段好的感情裡的。但如果,對方的缺點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你的生活。很簡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懶,你就比他更懶。他拖延,你就比他還拖延。直到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來跟你進行一些約定。

二、性格不兼容

我們都渴望一種勢均力敵的感情,希望能夠互相走50步,誰也不虧欠。但這種理想狀态在感情裡往往是難以做到的。

往往在穩定的親密關系裡,總是有一個人更為主導,而另一個人更為順從。

而當倆人性格都較為強勢時,就容易各執一詞,争執不斷,彼此都想制定規則,然後在搶占控制權的時候倆人都感到疲倦。

當倆人性格都較為被動時,這段感情就容易陷入一種随波逐流的感覺,最大的問題是容易造成誤解,或者當倆人目标不一緻時,以冷暴力結束。

兩個人相愛後為什麼還要分手(為什麼相愛的兩個人也會分手)3

1)接納和認同

性格和人格有缺,産生争執的點,往往更多的是在于某一件事情的立場不同,或者當下的情緒不能産生共振。所以千萬不要跟對方争個對錯,當對方站在你的對立面時,不要攻擊對方,而是化敵為友,把他拉到自己的陣營。

比如,你可以跟對方說“我太能理解你這個想法了,我也經常會這麼想,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也會這麼想。不過我還有一個想法,你要不要聽聽看。”先去接納和認同對方的觀點,對方一定會願意跟你心平氣和地溝通。

2)适當示弱

示弱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對方對你産生同理心。把問題的原因歸結于自己,然後合理化自己的表達,适當展示脆弱。

比如一個女生在交往尺度上跟男朋友起了争執,認為男生不該和女性朋友過于親密的交往,然後男生暴怒,認為女生不理解自己。

這時候女生千萬不要站在一個道德制高點,說“我能潔身自好,為什麼你不能!”,而是告訴他“我以前經曆過一些類似的傷害,所以特别恐懼這種感覺,想要得到更多的肯定和安全感,不是不信任你,是我自己還沒調整好。”

這時候,對方就會開始反思自己,并且産生愧疚感和保護欲。

3)獎勵機制

當對方與你意見達成一緻時,對他進行獎勵。物質上的獎勵、情緒上的贊美都可以。關鍵是要讓他有意識有動力去和你共同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内部引發矛盾。

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讓對方去感受如何跟你相處,是正向積極的,有效果的,那你們就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之中。

但是獎勵需要具有“随機性”,就是不定時地進行獎勵,讓他知道被獎勵的是你對他的改變和溝通态度,而并非跟你一緻的結果。如果你每次都用獎勵去誘導對方與你保持一緻,會有一個副作用,就是對方會理所當然地覺得,我妥協了,我該得到獎勵和補償,而逐漸降低了主觀能動性。

所以獎勵要适當、适度、随機,獎勵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情緒和态度,而非改變觀點和結果。切記!

三、能享受當下,不能承諾未來

很多人獨立性不夠,哪怕想規劃,也是紙上談兵,很難落到實處,很難給對方安全感。這個問題的本質,就在于自我建設能力的缺失。

我接觸過特别多的咨詢案例,年輕人難脫離原生家庭的扶持去構建物質生活,或者說擁有絕對穩定的工作能力去透支未來的開銷。所以你無法真正擁有自己愛情的“話語權”,就很容易陷入被動。

你享受愛帶來的愉悅感,但很難為之努力或堅持。一旦愛背負了壓力和責任,需要犧牲一些舒适感時,你就會感到壓抑。然後你就會把這種壓力進行歸因,最後得出一個“我很愛你,但是因為現實原因,不能跟你在一起”的結論,其實就是自我建設的缺失。

宸哥直說,如果你是因為不确定自己的未來,因而不敢給對方做出相應承諾的,即使你換了一個物質條件相當的伴侶,還是會出現問題。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分手,複合的要義就是“自我建設”。也許你會說,我離自己有話語權,不止一步兩步的距離,我願意去努力,可是對方等不起了。

以下三種情況對應三個小技巧

1)當你父母進行阻礙時,通過溝通和展示向父母表達“我能過得好”

其實大多數的父母還是非常愛孩子的,他們并不會因為一些非常冰冷的标準完全反對孩子的戀情。他們反對,大多是出于“擔憂”。說白了,他們不是圖對方家境殷實,而是他們因為過分寵溺,而低估了你獨立生存的能力。

這時候你如果表現地猶豫不決,并且無法為自己的感情負責,作息不規律,不會做家務,工作不夠穩定等等,都會成為他們擔憂的理由。因而他們把對你的要求轉嫁到了你的另一半身上。

但如果你能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得大方自如,堅韌自信,同時努力向父母的要求靠近,那父母的安全感也會越來越高,逐漸接受你确實已經“長大”了的事實。

父母的标準一般包括但不限于

*飲食健康、作息規律

*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一定的可支配收入

*成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關系維護能力(比如常回家看看,不與父母頂嘴)

*穩定的情緒、強大的意志力

等等

所以當我們歸因于自己父母的時候,我們得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沒有努力去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方向性根本就錯了。

2)當對方父母阻礙時,如何表現出最大誠意

其實面對對方父母時,基本的做法與自己的父母也很相似,就是要讓對方父母感受到你的意志力和處世能力。

但在這個過程中,與自己父母不同的是,你更容易感受到壓力和打擊。在傳統的中國式家庭關系裡,戀人的父母,會更多的給我們一種“教師”的威嚴感,我們從小害怕老師,并不是因為我們不愛讀書,而是我們恐懼自己不夠優秀,競争力不夠,從而得不到老師的認同和肯定。這一點在戀人的父母身上也是一樣。

3)其他現實因素的影響,通過改變認知來改變關系的狀态。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的父母都不反對,但我們卻認為對方沒有能力達到自己理想伴侶的樣子,或是自己配不上對方打了退堂鼓。于是選擇放棄感情。

其實這很可能跟感情本身并無關系,而是倆人的期望和實際情況出現了偏差,我們要糾正的,不是這個人,而是我們自己的認知。我們需要接納自己,才能接納對方。

往往很多人會表現地好高骛遠,或者妄自菲薄。于是他總是覺得現在這份感情與自己的規劃和未來是相左的。而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這種想法不是合理的期待,而是一種脫離現實的幻想。

一般來說,如果你能跟一個人相處很久,那他一定是滿足你大部分的現實需求的,如果你的另一半經常有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一邊享受跟你在一起,一邊又不斷嫌棄你。不要一味地進行打壓對方的幻想,得讓他自己感受到自己的認知偏差。

可以鼓勵對方積極參與一些社會活動,理性評估自己的價值。可以引導對方正向思考,舉一些身邊的例子,跟對方站在同一戰線去探讨類似的問題。還可以通過自省,引發對方的認同感和肯定。

最後,我想告訴你,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穩定關系,也沒有絕對糟糕的錯誤關系。每個人的狀态和對感情的需求都是會變化的,一時的狀态不能代表什麼,也不要因為一些本可以克服的原因,放棄了一段來之不易的感情。

如果分手之後他沒有找新歡,你也選擇等待,默默惦記着對方,越發覺得對方是自己今生不可替代的人。其實真心愛過的人還是會被止不住地吸引。

有時候兩個人真的應該好好溝通一下,一起商量着去解決這些問題,男生讓一下女生,女生也多體諒一下,為什麼非要等到真正分開才後悔莫及?

如果不是底線和原則問題,何必要鬧到這種地步呢?既然曾經海誓山盟,不妨再為這段來之不易的感情努力一次。我再告訴你們一句話,相愛不易,且愛且珍惜。

心理測試:測試前任最想對你說的一句話

1. 在一起時你們是否會因為一些小事争吵?

是的,經常覺得很累 —2

很少為了小事争吵 —2

偶爾會,但很快就能和好 —3

2.你認為你是一個喜歡自我反思并願意改正錯誤的人嗎?

是 —3

不是 —4

3.TA是否會把自己的煩惱主動告訴你?

經常說—5

不怎麼說 —4

4.你會把你們戀愛的過程跟你的父母說嗎?

事無巨細,經常跟我爸媽吐槽 —6

偶爾他們問起來就說一下 —5

幾乎不說,沒啥好說的 —5

5.面對你想要的東西,你願意花費多少精力去獲取?

一切随緣,是我的終歸是我的 —7

努力一下,說不定能成功—6

拼盡全力,我想要的都要得到—B

6.你們分手是因為出現了第三者嗎?

是—A

否 —7

7.分手後對方是否主動聯系過你?

是— D

否 —C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