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張花籃與張地籠
邢少山
張花籃、張地籠子這兩種不同取魚的方式是過去與現代的形式。
以前,還沒地籠絲還沒出來,人們用竹蔑人工編織的成髓圓形帶2指的小孔似烘藍罩的籃子叫花籃。它高有3尺左右,直徑2尺右,收口四周按的倒刺。蟹籠,用竹篾密密匝匝編成長簡狀,簡長1尺5寸左右,直徑8寸左右,收口也有倒刺。花籃的竹篾細,而且選料很講究,它要選用一種水竹,這種竹,竹簧厚實,竹皮青薄,竹質軟綿,而帶竹香,用它編織的花籃放到水裡,籃子在水中發出清香味,有“魚遊十裡籃花香”的美譽,魚聞此味,争先恐後鑽進花籃的魚籠裡。
張花籃選擇水域寬闊的地方下水,因為在那裡能招來四面八方的魚。花籃在水中花花緑綠,又有香味,魚兒向這裡跑。跑近一看,裡面更好玩,而且還有吃的,它們拚命地往裡鑽。哪知鑽進去,它就出不來了。到時,人們劃着小船,把花籃拎出水面,旋下倒刺,倒出魚兒,它們雖然在船艙裡拼命蹦哒,但無濟于事了。人們按好倒刺,放入水底,故技重演。
而地籠最近幾十年的事,随着社會的進步,尼龍絲出現了,一些取魚的工具,由化纖絲代替竹篾,而且越做越大。我們家鄉把它作做地籠。地籠長十幾米,用方型鋁絲框每隔二尺撐開網,同樣底部封口,入口處有倒刺。這種籠子大而輕便,成本不高,什麼魚都能張到,成為時代的驕子,也受到取魚人的青睐,一、二條籠子即可下水,在溝邊、水頭即可放籠收魚。發明這種東西風行全國,有人成了地籠專業戶,發了大财。
地籠可以随處安放,甚至站在岸邊,也可以把地籠放入水中,隔日來收。而且地籠什麼魚蝦鳥龜王八都收,連小魚小蝦也不會放過,叫做取魚之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