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慈禧死前最可恥的一件事件

慈禧死前最可恥的一件事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7 16:06:53

17歲嫁人,20歲生子,26歲守寡,40歲喪子……這樣的遭遇如果放在一個普通女性身上,人們應該會對她抱有同情之感。

慈禧死前最可恥的一件事件(慈禧26歲守寡40歲喪子)1

但這個人是慈禧。

很多人本來的那點恻隐之心因為她在朝政上的所作所為而消失殆盡。

今天,我們抛開政治不談,從一個女性的角度,說說慈禧的“情”

不被寵愛的童年,不算富裕的家境

慈禧出生于一個中級官員之家,是家中長女。

她家不算富裕。雖然世代為官,但都是四五品的中級官吏。

她的曾祖父任過戶部銀庫員外郎,在死後三十多年陷入戶部銀庫虧空案。

因查不出具體貪污者是誰,朝廷便一杆子打死,由曆任庫官按照在職年限每月罰款,對于已經死去的官員,父債子還。屬于曾祖父的這筆罰款便由慈禧的祖父來還。

21600兩銀子,在兩年内還完。這對隻是一個普通官員之家來說,壓力不可謂不大。

慈禧的祖父成了“老賴”,還了1800兩之後就再也不還了,不知道是真的無力償還,還是想賴賬,最終的結果是他因為拖欠朝廷的欠款锒铛入獄了。

眼看這筆錢是非還不可,如果不還的話,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慈禧的父親惠征隻得變賣家産加上貸款,把欠款還上才把她的父親從牢裡保出來。

等完成這一切“救贖”之後,慈禧已經14歲了,在清朝,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

這場曆經三代的家庭變故在慈禧的心裡是否埋下了錢權的種子不知道,但這種拮據、四處借債還錢的生活她肯定是過夠了。

多年以後,她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都憤憤不平:“自餘髫齡,生命極苦,爾所知也!以餘非雙親所愛,尤覺毫無樂趣!吾兄所欲,餘必欲之。至于予者,靡不遭呵叱!”

她從童年開始,就覺得活着很辛苦。父母重男輕女,她得不到父母的寵愛,哥哥想要的東西,她也想要,但就會遭到家長的呵叱和責罵。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生,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可能是在童年時期既缺錢、又缺愛,造就了慈禧日後權欲熏心、奢靡浪費的作風。

唯一的愛情:丈夫愛她,卻也防着她

好在,不太愉快的早年經曆并不妨礙她長成一個美麗的少女。

慈禧15歲進宮參加選秀,被封為貴人,這個等級僅高于答應和常在,級别并不是很高。

但慈禧對自己的樣貌還是很有信心的,甚至在年老時回憶剛入宮時的場景回憶時誇誇其談道:“吾入宮,皆以我為美,宮人鹹妒我”。

慈禧死前最可恥的一件事件(慈禧26歲守寡40歲喪子)2

鹹豐皇帝

可能的确如她所說,她的美貌和才華深深地吸引住了鹹豐皇帝,不久就被封為懿嫔,成為入宮女子中除皇後外第一個晉封的人。

随後又生下鹹豐帝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兒子,身份和地位立馬更上一層樓,被封為懿妃,生子第二年後又被封為懿貴妃,僅次于皇後。

鹹豐帝肯定也不會想到,他會成為清朝最後一位有子女的皇帝。之後的三朝皇帝同治、光緒和溥儀都沒有一兒半女。

話說回來,慈禧這麼快的晉升速度,足以說明鹹豐皇帝對她的寵愛。

但這份愛是複雜的,既有情投意合,也有母憑子貴,既有信任,也有提防。

鹹豐讓她幫着批奏折,卻又對她熱衷政事心存不滿,“帝寝厭之”。在自己彌留之際,為了防止她擅權,設置了8位顧命大臣和兩宮太後共同協理,來制約她的權力。

在她26歲的時候,鹹豐撒手而去,她帶着幼子成了寡婦。在此後的46年裡,她逐漸主宰着男權社會,卻再沒有一個男人能成為她的倚靠和庇護。

唯一的兒子不親近,19歲便早逝

丈夫早逝,大多數母親都會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慈禧也不例外。

慈禧死前最可恥的一件事件(慈禧26歲守寡40歲喪子)3

同治皇帝

對于這個早早沒有父親的孩子,慈禧怎麼可能不愛?但這個孩子不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他是皇帝,他不僅是小家的希望,更是國家的希望。在這樣的期許下,慈禧隻能望子成為一條真正的龍。

在同治皇帝的成長過程中,慈禧無疑扮演了虎媽的角色,六歲正式入學讀書,并制定了嚴格的教學計劃:

每日至書房先習拉弓以增臂力,次習蒙古語、讀滿文書籍,然後讀漢文書籍。

先是半功課,到八歲時改為整功課。

教學方法既有誦讀、背書,又有讨論評說。

武課方面在拉弓基礎上,三年後練步射;十歲後習打槍。自入學後,每隔五天,下課後在宮中長街學習騎馬。

但慈禧這份“雞娃”之心并沒有得到親生兒子同治的理解,所謂說者諄諄,聽者藐藐。同治怨恨自己的母親安排了這麼繁重的學業任務,怨恨自己的母親總是不苟言笑,于是他更喜歡不是自己親生母親的慈安太後,在選擇皇後的問題上,也是選擇了慈安太後給他選的,而沒有聽從親生母親的意見。

可以想象,慈禧的内心一定充滿了不解和意難平。這是她的兒子,她經曆十月懷胎從身上掉下來的肉,卻和她不親近,她的苦口婆心、她的愛子心切全都成了兒子疏遠她的屏障,不僅不聽話,還處處和她對着幹。

這樣的處境,哪個母親能淡然接受?

于是,她變本加厲地想要奪回兒子的愛,對剛剛成婚的小兩口橫加幹涉,制造不斷的婆媳矛盾。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慈禧的愛,卻成了兒子的奪命符。同治皇帝年僅19歲就龍馭賓天了,成為清代12朝皇帝中,死時最年輕的一個。

同治之死,慈禧内心承受了多大的傷痛我們不得而知。或許,她都沒時間傷痛,誰繼位、自己的地位怎麼鞏固、内憂外患的大清朝怎麼治理……這些橫亘在心頭的壓力,足以壓垮一個失去獨子母親的心。

能怎麼辦呢?隻能繼續活下去,而且是不露聲色、更加強勢地活下去。

于是,她力排衆議,挑了忠于自己的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承王位。載湉和慈禧的關系是親上加親,他的父親是慈禧的小叔子,母親是慈禧的親妹妹,他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

慈禧死前最可恥的一件事件(慈禧26歲守寡40歲喪子)4

光緒皇帝

四歲的載湉之所以被挑中,一是血緣關系離得近,而是年幼好控制。

但将年幼的孩子從親生母親那裡奪走,哪怕是去做皇帝,親生父母的心也不一定會好受。

慈禧的妹妹葉赫那拉氏就是那個忍受了奪子之痛的母親。

一個是喪子之痛,一個是奪子之痛,對孩子相同的想念卻拉遠了親姐妹的距離。

慈禧的妹妹不得不接受骨肉生别離,想去皇宮看望孩子也被慈禧禁止。盡管葉赫那拉氏之後又誕下兩個兒子,但又一個個早夭,唯一幸存下來的兒子又可望而不可即,她的心情可想而知。再加上,自己的親姐姐不僅不念姐妹之情,還賜給自己的丈夫一個側福晉,整天與自己争鋒相對,搞得王府雞犬不甯。在這輪番打擊之下,葉赫那拉氏不久之後,便郁郁而終了。

據記載,得知妹妹死後,慈禧太後到醇親王府翻箱倒櫃,把妹妹的珠寶都抖落在地,用腳踩來踩去,并下令隻許把踩過還完好的物品充作陪葬品。可想而知,被這樣折騰一番的陪葬品還能剩下多少。

這之後的慈禧,如同一個瘋婦,逼死同治的皇後,把光緒最寵愛的珍妃推入井中,囚禁光緒……

慈禧死前最可恥的一件事件(慈禧26歲守寡40歲喪子)5

一個“宮人鹹妒”的美貌女子成為後世看到的面容瘦削、眼光陰鸷的“老佛爺”,慈禧經曆了太多。她得到了很多,至高無上的權力,富有四海的财富,滿漢臣子的臣服,但她也失去了人世間最為寶貴和不可替代的“情”。

當她臨終前說出那句“女人不可預聞國政”後,不知道她是否預測到了自己最終被盜墓掘屍的下場。


文/蘭斯樂 原創作品,感謝閱讀,歡迎交流~

曆史不枯燥,文字很有趣。 關注趣評文史,收獲知識和樂趣!

歡迎評論和私信,文字路上,我們一起走,就不孤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