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京9月19日消息(記者王姝姝 實習生顧炀威)一張折疊的小桌子,幾張凳子,簡簡單單的一家小店卻在南京騎行圈火了。江蘇南京鎖金村裡頭有一家“品味豆花”。記者慕名來店,老闆娘正在做豆花,白嫩香滑的豆花加上滿滿的小料,再澆上糖水和牛奶,一份美味的豆花就做好了。
采訪過程中,店裡時不時有顧客來買豆花。老闆娘戈依依告訴記者:“工作日下午還不怎麼忙,一般晚上最忙,騎友們都是晚上一波一波來,外面排滿了隊,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上七百多份。以前生意不好的時候,一天就賣幾十份。”疫情對餐飲産生沖擊,但這家小小的豆花店卻“逆襲走紅”。
戈依依在做豆花(央廣網記者 王姝姝 攝)
9年真材實料成為熱門“騎行套餐”
戈依依是湖北人,2014年來到南京鎖金村開了一家豆花店。疫情反複,餐飲行業生意時好時壞,2021年3月,戈依依開始在朋友圈發一些在店裡手工制作的短視頻。
“豆花是每天現磨,每一顆芋圓是我們手工搓的,紅豆、綠豆和薏仁都是現煮的。有些顧客注重食材衛生,看到我朋友圈發的視頻,他們就自己在各個群裡宣傳出去了。”戈依依告訴記者,自從她開始發朋友圈,來吃豆花的騎友就越來越多,相比疫情前,生意好轉了不少,客流量至少增加了兩倍。
時間一久,“品味豆花”在騎行圈裡越轉越火,來打卡的騎友們紛紛将這家“寶藏豆花店”抖音、小紅書等平台,并表示“品味豆花是‘環陵’後的儀式感”“沒吃過她家豆花等于沒在南京騎過車”“騎完車可以迅速補充碳水,主要還是非常好吃”……在騎行的中點或者終點,一碗絲滑細膩的豆花成了最好的“能量補充”,尤其冰涼的甜意成了夏夜的幸福。
豆花(央廣網記者 王姝姝 攝)
相互等待讓豆花有溫度
有意思的是,戈依依還被熱心騎友拉進騎行群。“本來我們家晚上十點關門,但夏天天熱人多,很多騎友騎完車都十點以後了,所以我們也晚了一個多小時關門。騎友們有時候在群裡問我關門沒,我就說還在的,然後他們就立馬過來打卡,還會拍照片、視頻發群裡。”
提到騎友們的時候,老闆娘笑眯眯地告訴記者,她感到非常慶幸能遇到這麼多暖心騎友,與其說是顧客,更像是一群朋友。
人未到店,車友先到的情況也是常有的事,戈依依說經常早上去店裡的時候,就已經有一波騎友坐在門口等待她開門。她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騎友已經在她店消費了一百六十多次,還經常看到他朋友圈的打卡宣傳。
“他們經常來,我一看到他們我就知道他們今天要點什麼,都不用他們說。”戈依依和騎友們早已有了一定的默契,就連各種車隊和隊長的名字都熟稔于心。
品味豆花(央廣網發 顧炀威 攝)
戈依依的微信頭像是一幅手繪,已經用了兩年多。她告訴記者,這是2020年一位台灣騎行愛好者偶然被騎友帶來打卡,畫下的作品。“他很喜歡我們家的九份芋圓豆花,盡管他現在不在南京了,但他們的同事到現在還是會經常來吃我們家的豆花,一買就是好多份,這幅畫也一直被挂在他們公司的牆上。”
今年是“品味豆花”在南京鎖金村深耕的第9個年頭,7平方米的小店與城市的騎行人結下深厚友誼,訴說的不僅僅是一碗豆花的故事,更承載了南京煙火裡的實誠情誼。
戈依依的頭像(央廣網發 戈依依供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