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你好,你的快遞到了……”“我不是李婷,這不是我的訂單,麻煩你給她說把電話号碼改了嘛!”從2019年3月開始,孫女士不斷接到快遞電話和短信,但孫女士從沒下過訂單,配送地址也不是自己的。她隻能想到,這與一年前自己辦理新号卡後,不斷能夠收到發給“李婷”的信息有關,通過這些信息,孫女士甚至能夠清楚地看到對方中國銀行卡餘額,工作地點等等。
被錯誤的快遞信息騷擾了半個多月,孫女士終于忍不住,想要找到自己手機号的前一位主人“李婷”,希望她能盡快更改自己的信息。
然而尋找“李婷”的過程一波三折,兜兜轉轉最終也隻能“制止”部分信息繼續外洩。更換号碼卻不更改注冊信息,對于新用戶來說是不堪其擾,對于老用戶來說,不異于信息“裸奔”。
辦張新電話卡
瞧見了“李婷”的銀行卡餘額
2018年3月,孫女士在成都科華路附近的聯通營業廳辦理了一個套餐的子号,從開始使用起,就偶爾會收到發送給一位叫“李婷”的短信息。“什麼拜年的,銀行卡信息的。”孫女士說,自己甚至能夠清楚地看到對方的銀行卡餘額。
“李婷”的銀行卡信息
剛開始,孫女士并沒有放在心上,心想應該是上一位用戶的,因為隻是偶爾發短信,也沒有對生活造成困擾。
但2019年3月起,孫女士就感到十分“郁悶”了,她陸續收到盒馬的訂單配送短信,或是有外賣小哥給自己打電話,“說什麼我在你家樓下,在你單位門口,你來取下貨。”
孫女士說,自己很肯定的是,這絕不是自己下的訂單,也沒有朋友為自己買過東西,甚至收貨地點都不是自己的,訂單上顯示收貨人為“李女士”,那隻能是上一個用戶。
剛開始,收到訂單配送短信後,孫女士回複發件人,“你好,這不是李婷,我沒下過單,麻煩你通知這個李婷,不用電話号碼了請他改一下,什麼配送什麼銀行卡信息都發過來,聯系都聯系不到。”但連續多次後,孫女士仍然會接收到“收貨通知”。
孫女士收到“騷擾”短信後的回複
4月3日,孫女士實在“忍無可忍”,聯系了盒馬客服人員,但對方表示通過手機号查詢不到訂單,孫女士收到的“訂單号”是給派送員的訂單号,也無法查詢。孫女士又聯系配送員,對方給了孫女士收貨地址,是在某寫字樓14樓,收貨人為“李女士”。“盒馬半個月送了7次。”孫女士無奈地說。
不斷的“外賣”電話
4月4日,紅星新聞通過孫女士提供的電話号碼,聯系到其中一位配送員,對方表示,自己确實送過這樣一單,對方堅持表示沒有訂貨,隻能按照流程做了退貨處理。
下單的“李女士”不是李婷
改地址填錯了手機号碼
4月4日下午,紅星新聞根據盒馬訂單的送貨地址,來到某寫字樓8樓,這裡隻有一家公司,前台工作人員幫忙查詢,發現公司并沒有叫“李婷”的同事,電話号碼也沒有記錄,可能是沒使用實名。但該工作人員回憶,前幾日确實有一個收貨人叫“李婷”的盒馬外賣放在前台。
溝通良久,在一位負責人的幫助下,查詢到了該公司有一名女性工作人員的電話号碼與孫女士現在使用的電話号碼僅相差一位數,且也姓李。因該李女士在外工作,紅星新聞通過電話聯系到對方,卻發現,這位李女士并非我們要找的“李婷”。
李女士表示,因公司3月搬到現在的辦公地點,自己更改了配送地址。她也好奇,為什麼最近盒馬老是給自己退單,但一直沒有發現是自己把電話号碼填寫錯了。電話那頭,李女士覺得好笑又尴尬,表示自己會立即更改電話号碼。但李女士表示,自己從來沒有用過孫女士所說的電話号碼,對另一個收貨地址也不熟悉。
再次尋找仍“查無此人”
4月4日下午,紅星新聞根據另一個銀行卡信息上的地址,又找到了位于南三環的一寫字樓14樓,前台多位工作人員均表示,公司沒有叫“李婷”的同事,且14樓的公司僅有一家,幾年前就已經入住。
就在紅星新聞多番尋找時,孫女士的手機上收到了一條業務短信,對方稱呼為“李總”,此前,同一号碼還給“李婷”發送過一條拜年短信。
紅星新聞回撥電話與發送短信的邱先生(化名)了解到,該手機号前一位用戶确實叫“李婷”,當時是一家大型企業的營銷負責人,自己曾有業務往來,但已經很久沒有聯系,自己不知道對方換了号碼,所以打擾到了現在的用戶。
通過聯系該大型企業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查詢後沒有發現有使用該号碼的同事。所以,線索仍然再次中斷了。
并非個例
更換号碼不解綁等于信息“裸奔”
新辦電話卡,卻因上一名用戶未注銷各類網站的綁定信息不堪其擾,并非個例。
成都市民趙可人告訴紅星新聞,2018年初,自己新辦理了一張電話卡,不料,幾乎每天都會接到打給“某強”的電話,“剛開始我還有耐心解釋,他已經沒有用這個号碼了,但一天五六個電話,真的很煩。”趙可人說,不僅如此,手機上還會收到各種購物短信、網站注冊登錄動态短信、銀行卡消費信息等等。
這樣的“騷擾”持續3個月後,趙可人通過電話和短信中的有用信息,竟然找到了前用戶的QQ号,對方是自己的一名校友,“他說他現在正在國外,所以一直以為收不到短信是正常的。”
趙可人說,對方後來更改注冊信息,還是自己配合給他發了驗證碼,才得以成功更改。“其實他這樣更換号碼不解綁,是很危險的,像我還特意去找到他讓他更改,要是别有用心的人可能就把利用手機号把賬号密碼改了。”
成都市民小朱同樣也有類似的經曆,剛剛換電話号碼的前幾個月,總有人打電話給前一位用戶的,明明解釋了新辦的電話卡,可能别人換号了,但過幾分鐘,又打過來。
進展:
銀行已按流程處理
4月4日,紅星新聞聯系了聯通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公司不能私自查詢客戶資料信息,除客戶持本人身份證查詢自己名下的身份證号外,隻能是配合公安機關辦案所需、開具的相關合法手續。
如果遇到上一位用戶未解綁注冊信息的情況,新用戶能否通過運營商處理?
該工作人員介紹,從運營商的角度,确實無法處理,因為作為運營商也無法查詢到用戶綁定、注冊了哪些賬戶。新用戶隻能在收到相關短信信息後,向相應的平台投訴處理,一一排除。據了解,按照電信條例規定,舊用戶注銷号碼後,90天以後運營商可以再次入網返銷。
紅星新聞也聯系了孫女士所反映的收到上一位用戶中國銀行卡信息的所在中國銀行,4月9日,紅星新聞從中國銀行相關人士處了解到,銀行在了解情況後,已按相關業務規程進行了處理,孫女士不會再收到關于李女士銀行卡信息的短信。
該銀行相關人士解釋,如遇到類似情況。用戶可根據短信提示内容,緻電對應銀行官方客服熱線說明該情況。銀行将第一時間核實情況後,及時處理。為保證用卡安全和自身信息安全,如客戶更換電話号碼,請及時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銀行網點辦理修改聯系方式等業務。
手機号碼不換則已,
一換就一定“牽一發動全身”。
紅星新聞提醒大家,
不要輕易更換電話号碼,
如果一定需要更換,
請一定提前将能想到的APP綁定關系解除!
在換手機号前,以下7類賬戶,一定要解除綁定:
U盾、網銀、手機銀行等銀行卡業務綁定;證券、基金賬戶等金融業務綁定;微信、支付寶、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綁定;淘寶、京東、蘇甯等電商賬戶綁定;微信、微博、郵箱等通訊軟件綁定;團購、機票酒店訂購等生活服務類賬戶綁定;網盤等存有個人照片、隐私的賬号綁定。切記!換号碼不解綁信息,
不僅給下一任主人帶來麻煩,
也讓自己的隐私暴露!
來源:成都商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