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從臘月二十四日開始,活動一個接着一個,“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就是所謂的“掃塵”,家家戶戶都要開展一次全面的衛生大掃除。到除夕之夜,也就是大年三十,親人團聚,一起吃年夜飯,然後辭舊歲,迎新春,互相勉勵,祝賀來年有個良好的開端。
春節的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的祭神祭祖活動。我國古代先民經過一年辛勤勞動,在歲尾年初之際,便用他們的農、獵收獲物來祭祀衆神和祖先,以感謝大自然的賜予,這就是“臘祭”。由于宗教風俗自身的保守性和曆代統治階級出于自身目的的提倡,這種産生于生産力低下的原始時代的傳統禮俗,一直保留在生産力相對低下的各個曆史時期,沿襲到20世紀40年代,演化為“春節"的習俗。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過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豐登的意思。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把農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一日作為“年日”,每逢這一天,到處鑼鼓喧天,喜氣洋洋。
《谷粱傳》說:“五谷大熟為大年";《爾雅.釋天》說:“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為歲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實豐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原是預祝豐收喜慶的日子。人們為慶賀豐收,迎接新-年的生産,就在立春前後的正月初一這一天,歡聚慶祝,一起過年。
民間還有另外一種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串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個臘月三十的晚上,“年” 到了一個村莊,适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吓得望風而逃。“年”又竄到另一個村莊,迎頭看到了-家門口曬着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吓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年”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隻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隻好又夾着尾巴溜走了。由此,人們摸準了“年”又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了對付它的方法,最後逐漸演化成現在過年的風俗。
古人“過年”,總是和祭祀活動分不開的。人們用自己勞動換來的肉食、谷物,祭祀祖先和鬼神,飲酒宴樂,祈求幸福。後來,佛教,道家的思想影響漸漸滲透進來,給過年的儀式又增添了許多内容,例如貼春聯、放爆竹、吃年糕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