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鄉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

鄉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31 20:20:13

鄉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花了好多年終于讀懂)1

■00後、90後、80後、70後、60後……不同年代出生的人,對春節有着不同的記憶。時空流轉,歲月如梭,變化的是閱曆、身份和年齡,不變的是對故土的惦念,對回家的渴望。那些久遠歲月的春節,成為生命中無法繞過的記憶,标志着過往,影響着前路。

---------------------------

我剛把陽仔抱到北京的時候,他才剛滿百天。今年春節要回老家過年的時候,他已經拿到了駕照,可以開車載我一程了。我從來沒有問過他有關回鄉的意義,但每年到這個時刻,他都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回到他父親的出生地,再次見到了小20年好不容易認全了的親戚。

從北京到郯城,手機導航地圖顯示的距離是710公裡,開車經過天津、滄州、德州、濟南,最終抵達山東最南部與江蘇接壤的城市——郯城。20年間,往返上百次,早已對這段路了然于心。每逢年關,想到回家,除了期待之外,仍然有團隐約的愁緒,仔細分辨,那還不是純粹的離愁,而是寫進基因裡對漫漫長路的憂愁。這種憂愁古而有之,李白、白居易、王維等無數詩人,都曾寫過。

在郯城的時候,覺得北京是個特别耀眼也特别遙遠的地方。時間回到1999年,一個在鄉鎮政府做臨時工的年輕人,還沒讀過沈從文,也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漂到北京。一條由上至下的清退臨時工政策,讓這個年輕人失了業,一個來自遙遠城市沒有見過面的朋友的電話,把他召喚到了北京。

對了,那個年輕人就是我。我在報紙上讀到作家古清生的北漂故事,于是義無反顧地到了北京。後來,我與老古還在通州八裡橋做過一段時間鄰居。

第一次從北京回鄉,是工作滿3個月之後,把翹首以盼的妻兒接來。回家坐的是從北京開往日照的K51次,車經臨沂停靠的時候下車。3個多月未見的兒子,顯然還記得父親的氣味,把頭埋進我的懷裡久久未動。如果說之前單身離鄉,還算出門闖蕩見一下世面的話,那麼這次拖家帶口出行,就算是連根拔走了,那種疼是無法言喻的。也或許是這種根深蒂固的疼痛感,使我每年一到臘月,心裡就不安了,想要去排隊買火車票,想要擠着上火車,哪怕整夜沒座,火車裡忽冷忽熱,也要在除夕之前趕回去。

來北京的頭些年,都是坐火車回鄉。我記得K51從北京發車的時間大約是晚上11點前後,到達臨沂的時間是第二天上午9點前後,行程10個多小時。單從裡程與時間看,這并不算漫長,但為什麼當年會覺得這10個多小時如此難熬?這不僅與票難買、沒座位、人擁擠、挨凍受餓有關,更多的原因還是一個失去故鄉又沒法在外紮根的人,在重回兒時成長環境時,沒法掩蓋内心彌漫的不安與焦慮。以前讀不懂“近鄉情更怯”,花了好多年,終于讀懂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像我這樣,每逢佳節,盼望着回家,又抗拒着回家,情緒上忽喜忽憂。過完年走的時候心裡發狠,明年春節再也不回家過了,但次年又會忘了這句話,早早地就開始準備年貨,排隊買票。如此,年複一年。

對于孩子來說,父親的家鄉意味着什麼呢?我和陽仔探讨過這個問題,他也陸陸續續地回答過,說不喜歡路面上的羊糞,不喜歡老家的廁所,不願意跟着父親去給父親的長輩們拜年,也不想在陰沉的冬天傍晚,冒着寒風去荒野裡,給祖先們上墳……當然,這隻是他小時候的看法,在臨近18歲成年的時候,他早已接受了這一切,回鄉的時候再無抱怨,上墳的時候也默默學會了燒紙、倒酒。

那些在外地長大的孩子,與父輩故鄉之間的糾葛,會比父輩少許多吧。隻是一年一度“過年回家”這樣的情感教育,無形當中在他們心裡紮下了根,在以後,在以後的以後,他們會循着父親的腳步,把父親走過的路,一次次地重走無數遍。

近些年,回鄉更多的時候是開車或坐飛機,很少再坐火車了。回鄉路變得舒适了很多,再加上回鄉次數也在增多,那種漫長感和焦慮感終于變淡乃至消失了,與故鄉之間的那種“疼”的關系,也在漸漸愈合。可我仍然會時不時地想起當年回鄉路的困難。環境在變化,心境也在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人與故鄉的血脈聯系。幾百公裡不算什麼,許多與故鄉相隔成千上萬公裡的人,不也再次踏上漫漫回鄉路了嗎?

2019年01月31日 02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