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北京後備箱地攤夜市都在哪裡

北京後備箱地攤夜市都在哪裡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7-31 18:06:10

“後備箱集市”火了,都市年輕人這樣玩地攤經濟!

北京後備箱地攤夜市都在哪裡(後備箱集市火了)1

北京後備箱地攤夜市都在哪裡(後備箱集市火了)2

近年來,将汽車後備箱文化與消費深度結合的“後備箱集市”蔚然成風,年輕、時尚的新消費場景,不僅在線下吸引着市民駐足圍觀,在線上也成為年輕人社交的新領域。

“買啥看你想吃啥”“擺個攤吧”“泰式手打檸檬茶”“把大自然搬回家”“解憂雜貨鋪”……一個小小的後備箱催生出一個個新消費空間。

日前,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走訪了最近在蘭州很火的一處“後備箱集市”,體驗它的“煙火氣”與“新潮味”。

夜市新星

“後備箱集市”(CarBootSale),要追溯到1980年9月,英國人柏麗·帕維特在肯特郡的一個農場上組織了全球首個汽車後尾集市,即車主可以開着小車帶着衣服鞋帽、日用雜物、書籍光碟、家具等相聚集市交流、交易,并共同開辟一片别樣的自由購物天空。這種模式也是當時歐美鄉村文化的一部分。

後備箱 夜市,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後疫情時代,很多地方嘗試開放夜市地攤經濟,恢複消費活力。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催生了“後備箱集市”這一新興經營業态,成為城市夜經濟中一顆閃亮的新星。

傍晚的蘭州豪布斯卡商業步行街上,涼風習習,幾十輛被精心裝飾過的汽車後備箱,依次排開,每一輛車的後備箱都像是一個微縮版的創意工廠,極具個性——手作好物、咖啡甜品、日用雜物、古着服裝、潮流配飾、潮玩萌寵……每一個“後備箱”都售賣着不同的産品,吸引着不同的客群。

一個小小的後備箱,裝載的不僅僅是商品,還承載了年輕人帶給一座城市的活力。

這個“後備箱集市”的主理人劉興童向記者介紹:“其實大家擺的不是攤,就是玩。這些車主把社交、愛好和創業都裝進了這方寸之間。”

據劉興童介紹,參與“後備箱集市”的車主,大多都有本職工作,有企業職工、個體店主、美食達人等,他們的年齡多以“80後”“90後”的年輕人居多。他們不完全是為賺錢來參與這個活動,大家更在意的是這種新鮮且時尚的社交方式。

“我下班後沒什麼事,在家裡不是刷手機就是睡覺,覺得虛度光陰,我在朋友圈裡看到這個後備箱集市的信息,就義無反顧地來參與了。”車主呂先生便是參與者之一。

劉興童說:“起初,我隻是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外地後備箱集市很火,就想在蘭州試試。因為我自己是做廣告公司的,有很多資源和人脈,我在朋友圈裡一吆喝就成了,從最初十幾台車,現在發展到了三十多台車。”

各取所需

在日本,路邊擺攤被稱作“屋台”,其中福岡屋台搜索熱度最高,并成為一種觀光資源。屋台面積雖小,但在喧嚣都市的僻靜街角,能與店家面對面交流、與路人肩并肩坐着,如此氛圍,成為日本重要的社交場所。而近幾年,“後備箱集市”作為地攤經濟的時代化産物,也同樣彰顯着其社交屬性。

劉興童告訴記者,參與後備箱集市的車主能聚集于此,更多的是為了彰顯出個性與愛好,同時想走進更多的社交圈。

打着廣告語“生活哪有冰粉甜”的車主說:“我就是來玩的,來這種耳目一新的消費場景中,除了來體驗,也想多認識一些朋友。”

“逛逛熱鬧的集市不僅消除疲憊,琳琅滿目的商品,尤其是手作美食,還非常治愈。”正在逛集市的劉女士說。

“後備箱集市”上,一台裝滿了“蘆丁雞”的後備箱備受小朋友的熱捧。車主栗女士說:“我是一名70後,當時在網上看到‘後備箱集市’的招募消息,就來參與了。一開始,我給孩子養了5隻蘆丁雞,雞生蛋、蛋生雞,越繁殖越多。想着把這些養不了的蘆丁雞賣出去,賺了錢再給家裡的雞買飼料。我的想法就這麼簡單。”

劉興童說:“有的車主是将‘後備箱集市’作為副業增加收入,也有的車主是希望參與進來,為主業引流拓客。每次有車主要加入之前,我都會提前跟他們溝通,為他們提些建議,包括怎麼布置後備箱,賣什麼東西等等。”

發展有憂

“後備箱集市”通過創新将年輕人的生活态度融入方寸後備箱,不僅場景自由靈活,還自帶文藝濾鏡,這便是“後備箱集市”近年來在國内一些城市火爆發展的魅力所在。隻是,如此耳目一新的消費場景在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消費體驗和壓力釋放的同時,它的隐憂也是顯而易見的。

劉興童說:“我們現在有個群,叫‘蘭州後備箱聚集地’。我來組織這個群體,完全是出于興趣,還借助了自己的人脈,自發地做這件事。至于後備箱集市未來如何發展,我真的不知道。”

“後備箱經濟”作為一種新鮮的經營業态,可促進新就業、釋放消費潛力,成為城市夜間經濟中的新星,但和傳統夜市不同,後備箱集市的流動性更大,若不能從規劃上着手,打造主題IP,提升“後備箱集市”的文化屬性,它的生命周期注定是短暫的。

這也是劉興童和“攤主”們在談及後備箱集市未來發展時所隐隐擔憂的。

晚上11時,人流越來越少,車主們也紛紛撤場,而劉興童卻在商業街上值守着,處理完垃圾,并保持場地恢複正常,才姗姗離場。

眼前這條商業街濃濃的煙火氣和文藝範,讓後備箱集市顯得新鮮而特别,然而,保證新興業态為大衆服務的同時,又能成為良性業态走得更遠,顯然,僅僅靠劉興童和這些車主的單方面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文/圖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荊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