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用“條條大路通羅馬”來表明成功的辦法路徑有很多,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但為什麼指的是羅馬而不是其他的城市,你知道這背後的故事嗎?
“條條大路通羅馬”原話是“All Roads Lead to Rome”,這句諺語出自《羅馬典故》。古羅馬原是意大利的一個小城邦。公元前3世紀羅馬統一了整個亞平甯半島,公元前1世紀,羅馬城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羅馬帝國為了加強統治,修建了古羅馬的建築奇迹中最為著名的“羅馬大道”——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形成了延伸到全意大利和行省的綜合道路網。公元前312年,在阿庇烏斯的主持下,修建了貫穿羅馬南北的中央大道,向南走可直達意大利,向北走可抵達阿裡米昂 ,繼續向北可以連接到波河流域,與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士等相連。公元前2世紀,修建了西北與東南兩個方向的大道,将首都與意大利、英國、阿拉伯、非洲等地區連接起來。
道路最初的建設是出于戰争的需要,為了在與其他國家交戰時可以以最快速度将各軍團調集到首都,然後奔赴各自的戰場,随着羅馬帝國的崛起,強大,戰争已經比較少了,這些大道又促進了帝國内部和對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成為羅馬帝國的經濟命脈。公元8世紀起,羅馬成為西歐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朝聖者無數。當時從意大利半島乃至歐洲的任何一條大道開始旅行,隻要不停地走,最終都可以抵達羅馬。
“All Roads Lead to Rome”,這句話出自西哥特王阿拉裡克。公元5世紀前後,西羅馬帝國内政腐敗,而日益強悍的日耳曼族群勢力嚴重威脅着羅馬。在這強悍的日耳曼族群中最有實力的是西哥特王阿拉裡克,一直緻力于攻占羅馬,卻屢次敗于西羅馬将領斯提裡科。雙方交戰近15年,在公元407年,西羅馬皇帝以反叛罪殺死斯提裡科,得以分出勝負。聽聞此消息,身在斯洛文尼亞的阿拉裡克仰天大笑“終于沒有人能阻止我去羅馬了”,在屬下問其打算走哪條路去羅馬時,阿拉裡克說出千古名言“All Roads Lead to Rome”。
這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背後所蘊藏的曆史故事,成功的路不止一條,也希望大家可以“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你對曆史感興趣,關注我@熱愛曆史的耳左月,一起解鎖更多的曆史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