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一1086),字介甫,臨川人。宋代大詩人,有《臨川集》一百卷傳世。王氏在神宗年間,推行新政,創青苗水利均輸諸法,為司馬光等人所反對。後變法失敗。
王安石的文,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詩長于議論,風格峭直。精于修辭,重用事,對确立宋詩風格具有重要貢獻,古體和絕句尤其為人稱道。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
荒煙涼雨助人悲,淚染衣襟不自持。
除卻春風沙際綠,一如看汝過江時。
簡注:和甫,王安石弟弟王安禮字和甫。龍安,在南京城西二十裡。吳氏女子,王安石長女嫁吳安持,能詩,曾與其父唱和。不自持,不能控制自己。
王安石曾有《泊船瓜洲》詩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據洪邁《容齋續筆》,第三句原為“春風又到江南岸”,後來他将到字改為過,入,滿等字,都覺不妥,改了十多次,才定為綠字。這是王安石做詩講究修辭的一個著名例子。這個綠字,的确很形象地寫出了春風對于植物變綠的催化作用。
但若細加比較,那句中的綠字卻還不如本篇“除卻春風沙際綠”的綠字。因為在那句中,春風與綠色畢竟是兩樣東西。詩寫由于春風,江南岸變綠了。與賀知章“二月春風似剪刀”,王安石“春風吹柳萬黃金”思路相同。而這句則寫出并非春風能使草木呈現綠色,而是春風本身就是綠色的。因此它吹到之處,就無往而非綠色了。以為春風是有顔色的,這是詩人工參造化之處。本詩寫在《泊船瓜洲》之後約十餘年,雖是将得意的話再說一遍,但卻非簡單的重複。
可見,傑出的詩人不希望重複别人,而偉大的詩人則是進一步力求不重複自己!
王安石詩或有用典過僻,議論太多之病,但總的說來,瑕不掩瑜,他終究是一位成就很高的詩人。
葉夢得《石林詩話》雲:“王荊公少時以意氣自許,故詩語惟其所向,不複更為含蓄。晚年始盡深婉不迫之趣。”
吳之振《宋詩鈔》雲:荊公詩精嚴深刻,皆步驟老杜所得,而論者謂其有工緻,無悲壯。餘以為不然。安石遣情世外,其悲壯即寓閑澹之中。"
這些都是極有見地的話,讀者如果能注意王詩的晚作和少作,今體和古體風味各有不同的話,自能識得其真面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