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工人挖出兩具巨型石棺,三重棺椁層層相扣,棺中各自藏有北鬥七星圖案。
其中一具巨棺裡,更是出現了神秘“龍須”!
專家們想将巨棺運走,沒想到,3噸重的吊車都被掀翻了,棺中卻開始向外滲出黑色不明液體。
而在棺材周圍還發現了一枚銅制的“瑞士手表”,隻有戒指般大小,讓專家直呼:“這塊手表穿越了?”
那麼,這兩具巨型石棺究竟有什麼來頭?
棺中安眠的墓主人又是誰呢?
兩具神秘石棺2008年10月的一天下午,廣西防城港上思縣廣元村外的一處工地上,工人們在施工時,無意中在斷崖土坡上挖到了一塊奇怪的大石頭。
工人們起先沒當一回事,繞過巨石繼續施工,沒想到這塊巨石越挖越大,它的形狀漸漸顯露出來,竟是規整的長方體。
工人們都覺得巨石看着很像棺材,不敢随意上前,誰知,這具石棺居然自己從斷崖上滾了下來,依舊完好無損。
工人們吓壞了,連忙打電話報警,随後考古專家也趕到了現場,首先關注的卻是當地的環境。專家們覺得這附近有山有水,景色秀美,似乎風水絕佳,很符合古代貴族們的墓地選址要求。
而當他們見到巨型石棺後,大吃一驚。
這具石棺長約2.5米,寬約1.1米,高度在1.4米左右,體積巨大,上面分布着明顯的人工雕琢後的痕迹。
專家們一眼就看出這具石棺年歲不小了,在古代,想要制作如此巨大的石棺,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家境一般的人家是承擔不起。
而能使用這種巨型石棺的人家,肯定也會精心準備墓室和陪葬品。于是專家們便仔細勘查了挖出石棺的土坡,在泥土中找到了散落的青色磚塊。原本的墓室規模應該不小,而且不可能隻有一具棺材。
經過一段時間的仔細發掘,專家們果真在土坡附近找到了第二具巨型石棺。專家們給兩具石棺編了号,滾下土坡的那具石棺是1号棺,另一口就是2号棺。2号棺的個頭要稍小一些,但長度也有2.4米。
值得一提的是,專家們還在棺材附近找到了一隻奇怪的銅制“瑞士手表”,隻有戒指般大小,讓專家們直呼:“這塊手表穿越了?”
在他們百思不得其解時,從上思縣文管局趕來了一位老專家。
他摸着石棺的表面,很肯定這兩具石棺用的是古代水泥三合土。所謂的三合土,根據明代古籍《天工開物》中的記載,使用石灰石、河沙和黃土混合後制成的高強度黏土。
除了這三樣,在制作時還要加入糯米蛋清等材料。據說南京城牆就是用三合土制成的。想要将這兩具巨型石棺全部塗抹一遍,就需要大量的三合土,這就進一步說明,石棺中的墓主人身份絕對不簡單。
在開棺前,專家們準備先将棺材運走。因為過于沉重,他們拜托施工隊找來了吊車。沒想到的是,足有3噸重的吊車,在将1号棺吊起時,差點就要被掀翻過去,可想而知這兩具石棺能有多重。
而當專家們好不容易将石棺運到文管所,在将石棺放到地面時,卻發現1号棺下方正在向外滲出大量的黑色不明液體。滲出液體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細細的裂縫,想來是1号棺從土坡掉下時摔出來的。
這些液體沒有味道,也不粘稠,專家們一時無從分辨這究竟是什麼。
難道說,這些液體就是古人用的防腐劑?棺中的墓主人仍浸泡在其中嗎?
事不宜遲,專家們立刻着手開棺。而他們此時還不清楚,棺中将會出現的一幕,将會震撼整個考古界。
傳說中的“七星棺”廣西挖出兩具神秘的巨型石棺,還出土了一塊疑似穿越的青銅“手表”,專家們想将巨棺運走,結果3噸重的吊車都被掀翻了,棺中卻開始向外滲出黑色不明液體。
專家們懷疑這是裡面的防腐液,決定立刻着手開棺。但是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由于石棺表面三合土的保護作用,開棺變得十分困難。
而這也讓了解廣西一帶葬俗的考古專家們非常驚訝。要知道,上思縣廣元村這一帶,過去就生活着大量的壯族同胞,他們的喪葬習俗與漢人并不相同,是“二次葬”。
所謂的“二次葬”,簡單來說就是埋葬兩次,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喪葬風俗。當地人離世後,他的家人會将其埋入地下,過上三五年之後,再将其遺骨挖出,裝入特制的瓦罐當中,進行第二次下葬。
一般來說,壯族同胞認為第二次下葬才是真正的入土為安,所以會更加重視第二次下葬時的儀式。既然要進行第二次,那麼第一次下葬時,人們不會準備太過結實的棺椁。
而上思縣挖出來的這兩具石棺都異常結實,專家們不得不動用了鑽機打孔,這才順利将其打開,這就說明埋葬這兩具石棺的人并沒有打算進行“二次葬”,這一點在當地簡直算得上是“離經叛道”。
難道說,兩位墓主人并非當地的壯族人嗎?
考古專家們試圖從出土石棺的土坡中尋找答案,但是找來找去,别說是記載了墓主人姓名生平的碑文,就是帶着文字的瓦片也沒見着。
有專家提出,會不會是有當地人盜掘了古墓,并進行了毀屍滅迹呢?
這個說法收到了很多反對的聲音。因為這與當地的壯族同胞堅持的風俗習慣相違背,他們絕不會輕易破壞人家的祖墳。
更大的可能性是,墓主人在下葬時,他們的遺願或者他的家人,根本不希望他們的棺椁和遺骸會被人發現,所以不僅将石棺做得格外結實,并深埋到地下,連記載姓名生平的墓志銘都沒有留下。
而就在專家們走訪調查時,還有了意外收獲,原來十多年前,曾有一位農民在石棺出土地幹活時,不慎丢過一塊袖珍手表,專家不由懷疑,這就是那塊青銅“手表”來處。
專家們先打開的是1号棺,一股香氣撲鼻而來,大家這才發現,石棺中是一具香樟木棺材。而将香樟木棺材打開後,專家們又看到了一口黑色的棺材,這竟然是三重棺椁組成的。
但裡面的墓主人遺骸已經腐朽嚴重,無從進行辨認,隻能從頭骨判斷,這是一位女性。幾乎不用開棺檢測,專家們就能确定,2号棺中躺着的就是她的丈夫了。
棺中陪葬品并不多,不過女性墓主人身上穿着一件帶有金粉的衣服,做工精緻,十分華麗。
而在她身下的底闆上打了七個孔,彼此之間用一條線相連,整體看起來竟是北鬥七星的圖案。
居然是傳說中的七星棺!
這個發現讓專家們集體震驚了,他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另外一具棺材,果然也是三重棺椁,底闆帶有北鬥七星圖。
最讓人驚奇的是,2号棺中竟然還有長着“龍須”!
棺内驚現龍須廣西挖出兩具神秘的巨型石棺,均由三重棺椁組成,内有北鬥七星圖,其中2号棺中竟然還長着“龍須”。
出現“龍須”的地方位于2号棺的棺蓋上,當地一直流傳着一種說法,說是“龍須”的形成,跟死者的家屬密切相關。隻有當家屬真情實感地痛哭,死者的靈魂深受感動,讓遺留的肉身口吐鮮血,濺落到棺中就會出現“龍須”。
當地人認為這是大吉的象征,但是專家們看到後卻愁眉苦臉。他們解釋說,“龍須”其實是一種真菌,一旦出現,就說明棺材的密封性做得不好。
果然,2号棺最裡層的那口黑棺上,已經遍布“龍須”,十分壯觀。雖然知道這并非有意為之,專家們還是免不了為此感到驚奇。而棺中的男性墓主人遺骸腐朽更加嚴重,連衣服都沒保存下來。
但專家們還是有了驚人的發現——棺中墓主人的遺骸身上,分布着7枚銅錢,放在不同的身體部位,組成了一幅北鬥七星圖!
專家們為何會這樣震驚呢?
這是因為像這樣的七星棺在道教文化中,主要有兩個用途,一個是鎮壓邪魅,另一個就是皇家喪葬。專家們主要在意的就是第二個用途。
典型的代表是明朝的皇陵,已知的明代墓葬中,隻有皇家陵墓中才能見到北鬥七星,比如朱元璋的明孝陵主建築就是按照北鬥七星的樣式分布的。而被郭沫若挖開的明定陵中,萬曆皇帝安寝的姿勢也是北鬥七星。
因此,就有專家推斷,所有的明代皇帝下葬時,可能都是以某種北鬥七星的方式進行的。
以此推斷,上思縣石棺的主人很可能也是一位明代皇室成員。
專家們選取樣本進行了鑒定,确認石棺的确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而且跟建文帝神秘失蹤的時間比較接近。
相傳當年建文帝在朱棣翻盤圍攻後,失去了皇位,也就此去向不知。不光是他的叔叔,後世的諸多曆史學家也都在努力地尋找他的蹤迹。
而在發現石棺的上思縣廣元村附近,還有個名叫官皇屯的地方。“官”同音“棺”,那“棺皇屯”翻譯過來不就是“皇帝棺材所在的地方”嗎?
除了官皇屯,當地還有個名叫渠皇屯,相傳曾有一位落魄皇帝在這裡的水渠邊垂釣,因而得名。
因此,專家們便作出判斷,上思縣發現的兩具巨型石棺就是建文帝夫婦。他們當年逃難到上思廣元一帶,并在這裡默默終老。
他和他的後代都深知,朱棣還在尋找他,為了不暴露行蹤,後代們便沒有為其設立任何墓碑,并深深埋葬了他們夫婦二人的石棺。
隻不過,這種說法并沒有說服所有的專家學者,還有一部分人表示反對,認為證據并不充分。
無獨有偶,在2021年8月份,在距離兩具石棺出土地6公裡遠的上思縣高加村一帶,又挖出一具三合土石棺,同樣有着北鬥七星的布局,而且棺中還有大量的陪葬品。
這具石棺跟之前的兩具石棺是否存在聯系,又是否能證明建文帝埋葬于此,這就要看後續的考古研究成果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