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0:01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淺析黃庭堅的行書藝術風格)1

摘 要:黃庭堅字魯直,洪州分甯(今江西修水縣)人,自号“山谷道人”,又稱為黃山谷。北宋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文章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為“宋四家”之一。“尚意”書風代表人物,與蘇轼并稱“蘇黃”。黃庭堅在書法方面可謂是五體皆能,以行、草書見長。他的行書風格獨特,其大字特點獨一無二,代表作為《松風閣》《黃州寒食詩貼跋》《花氣薰人帖》等。草書成就更為宋代之首,代表作品《諸上座帖》《廉頗蔺相傳》《李白〈憶舊遊〉詩卷》等。

關鍵詞:黃庭堅;尚意書風;行;草書風格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淺析黃庭堅的行書藝術風格)2

一、黃庭堅行書分類

黃庭堅的行書分為兩類,一類是尺牍,為小行書。另一類則是大字行書。

(一)尺牍

黃庭堅的尺牍娟秀典雅,用筆婉轉流暢。因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師承蘇轼,并稱為“蘇門四學士”。因此不僅在文學方面受蘇轼影響,在書法方面也有所體現。蘇轼曾:“黃魯直學吾書,辄以書名于時,好事者争以精紙妙墨求之,常攜古錦囊,滿中皆是物也。一日見過,探之,得承晏墨半挺。魯直甚惜之曰:‘群兒賤家雞,嗜野鹜。遂奪之,此墨是也。’”細緻觀察黃庭堅的行書作品《緻天民知命大主簿尺牍》《緻雲夫七弟尺牍》《緻無咎通判學士帖》等,可以看出字型較寬,字重心偏右,這些都是蘇轼字體結構的特點。

(二)大字行書

黃庭堅的大字行書在宋代獨一無二,代表了黃庭堅的行書方面的最高成就。代表作《松風閣》。黃庭堅的大字行書受到《瘗鶴銘》的影響,以篆入行,剛健新奇、痩硬挺拔。逐個字看來筆筆傳神、字字精妙,整幅字看上去活潑而不失穩重,大氣磅礴又不缺少溫婉靈動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黃庭堅行書的技法特點

黃庭堅的行書以“奇”“崛”著稱,他的“奇”在于他突破了唐代“尚法”的特點,一改前朝的刻闆之風,在前人的基礎上對用筆、結構、章法上都進行了創新,最終自成一家。

(一)用筆

黃庭堅的行書用筆正像馮班《鈍吟雜錄》中所記載“筆從畫中起,回筆至左鈍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雲之遇風,往而卻回也。”他特别強調“鋒在筆中、意在筆前”,而且認為“心能轉腕、手能轉筆”,隻有融合上述幾個要點,才能達到“落筆奇偉,豐勁多力”的藝術效果。

黃庭堅行書起筆處往往融入篆書筆法,欲左先右,欲上先下,藏鋒逆入,後平向出,收筆時回鋒果決。他講究筆畫中的墨色變化,以及一個筆畫中粗細頓挫之感強烈,又不過分矯揉造作,筆畫跌宕起伏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粗犷支出厚重有力。橫畫則多用側鋒入筆,後轉用中鋒,切筆動作果斷,運筆時多提按頓挫,從而産生跌宕的走勢。豎畫一改以往“粗”“直”的特點,運筆潇灑,稍有波折或一筆悠長,提升了字體的縱向感覺。長撇與長捺多橫向延伸,增加了字體“輻射”,捺畫按筆重,并略顯顫動,具有天然之韻與老辣之味。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淺析黃庭堅的行書藝術風格)3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淺析黃庭堅的行書藝術風格)4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淺析黃庭堅的行書藝術風格)5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淺析黃庭堅的行書藝術風格)6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淺析黃庭堅的行書藝術風格)7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淺析黃庭堅的行書藝術風格)8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淺析黃庭堅的行書藝術風格)9

黃庭堅行書創作特點(淺析黃庭堅的行書藝術風格)10

(二)結構

黃庭堅的字體結構成“輻射式”,不在是簡單地“橫平豎直”,他的字受歐陽詢的影響較大,歐體字善于“造險”字型結構多變,黃庭堅在“歐體”字的基礎上又吸收了《瘗鶴銘》和《石門銘》的“輻射式”的字形結構。将“橫”的斜度加大,撇捺的走勢向橫向延伸。讓字形變得更加靈動,中宮緊收,主筆更加突出且延展,字成“放射狀”。其單個字的筆畫疏密程度可謂是“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同時,黃庭堅的行書還吸收了王羲之的字形結構,通過其創造加工,更加突出字與字之間的形态的對比。一筆一畫均是爽勁郁拔,神閑而意濃。整幅作品給人挺拔遒勁、氣勢磅礴之感。

(三)章法

一幅字是否稱得上是一幅上乘之作除了擁有絕妙的筆法、精準的結構外就是對字的“排兵布陣”了,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章法。好的章法通過對字形大小、字間疏密的的合理安排,讓作品看起來藝術感更強,增強書寫性,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同時也可以在掩蓋書家在書寫過程中的纰漏。

黃庭堅的書法被譽為“縱橫潇灑,絕險奇崛”還體現在了他對章法的排布上。黃庭堅的作品不止對字的結構、行氣做出獨特的布置,而且對整幅的空間構也做出全面的改觀。當我們觀察他的作品時,從一行字來看時左時右,但從整篇看來,又已融為一體。這正是黃庭堅行書藝術的獨特之處,所以他曾自信地說 :“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于無佛處稱尊也。”

黃庭堅是一位具有創新精神的巨匠。其創新性是“宋四家”中最突出的,他的字“去俗存雅”黃庭堅倡導向“古人”學習,但又從古人的書風中提取精華,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獨特的書風。他對書法形式的創新也引領了現代書法藝術對于形式的創新,黃庭堅在書法藝術上的刻苦鑽研,不斷創新又不失古法的書風值得我們每一個書者學習。

參考文獻:

[1] 曹寶麟.中國書法史·宋遼金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04).

[2] 朱仲嶽.黃庭堅墨迹大觀[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10).

[3] 張旭傳.中國書法家全集·黃庭堅[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4] 陳振濂.書法美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中圖分類号:J292.1

文獻标識碼:A

文章編号:1005-5312(2018)08-0020-01

本文作者:邵仲武 周 晴(山東建築大學, 濟南 25000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