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貴州花燈花鼓調

貴州花燈花鼓調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03 08:38:13

夜幕降臨,中南門曆史文化旅遊區非遺文化展示中心内,熱情歡快的苗族四面鼓、婉轉悠揚的仡佬族民歌、多姿多彩的土家族花燈等銅仁非遺表演輪番上演,成為點亮城市缤紛夜生活的一道風景。

貴州花燈花鼓調(苗族四面鼓仡佬族民歌)1

“觀看獨具特色的非遺文化表演,能夠更好地體驗各民族的民俗特色,感受到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濃厚氛圍,這裡是我們市民飯後休閑的首選地。”觀看完演出,市民秦方意猶未盡。

中南門曆史文化旅遊區位于銅仁主城區中心地帶,是銅仁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曆史文化街區,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古色古香的曆史建築群,镌刻着黔東各族兒女心手相牽、團結奮進的铿锵足迹。

一方戲台,演繹非遺文化百态。為充分活化曆史建築,傳承和保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我市在中南門曆史文化旅遊區飛山宮内設立非遺文化展示中心,将箫笛、傩戲、木偶戲、花燈戲、說春、土家族民歌、四面花鼓、金錢杆、萬山鼟鑼等民族文化項目融入其中,推動各民族文化登台亮相,增進各民族文化自信和認同。

貴州花燈花鼓調(苗族四面鼓仡佬族民歌)2

當前,中南門曆史文化旅遊區以“流光溢彩夜銅仁”為品牌,成功打造集“夜間購物、特色餐飲、文體娛樂、演藝體驗、觀光旅遊”于一體的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充分展現城市魅力新風貌。

城市發展與民族文化交相輝映,銅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在這裡煥發新的光彩與活力。

位于武陵山區腹地的銅仁,全市聚居着土家、漢、苗、侗、仡佬等29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比排全省第二。在長期曆史發展過程中,全市各族人民創造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近年來,全市依托古祠堂、古民居、古建築等載體,試點帶動建成貴州省傩文化博物館、松桃苗族文化陳列館、沿河土家族文化陳列館等一批規模較大、内容豐富、體系較全的民族文化特色場館,不斷促進各民族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各級大小展館170餘個,共收集各民族文化展品35萬餘件。

在傳承和保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工作中,全市大力推進實施《銅仁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條例》,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可持續利用,加強玉屏箫笛、土家印染、苗族刺繡等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着力培育鄉土民族文化能人和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推動各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

與此同時,全市通過出版《思南民間歌謠》《烏江船工号子》《玉屏侗族文化》《黔東侗族民間故事》等民族文化叢書,舉辦“花燈藝術”“烏江文化”“喀斯特生态文化”“夜郎文化”等一系列高規格學術研讨論壇,推出大型花燈劇《嚴寅亮與頤和園》、大型原生态音舞詩畫劇《松桃遊記》、土家風情山歌劇《這山就比那山高》等一批反映銅仁市少數民族題材的文藝精品,進一步延續非物質文化遺産存續能力,讓非物質文化遺産綻放出時代風采。

貴州花燈花鼓調(苗族四面鼓仡佬族民歌)3

魅力黔東,非遺荟萃。如今,銅仁有國家級非遺12項、省級非遺98項,松桃苗繡被納入世界非遺可持續發展項目,石阡“說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拓展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正在成為全市各民族群衆享受文化大餐的“主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近年來,銅仁堅持把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作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内容,持續加大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護,以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為突破,有力推動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欣賞、相互借鑒,在情感上相互親近、相互信任,在生産生活上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不斷激發各族群衆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一員的認同感、自豪感、使命感,形成了各族群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