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應試教育的可操作性

應試教育的可操作性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21:17:45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說明幾點:

第一,應試教育不是一個貶義詞,隻是因為現在有很多人都在批評這種教育模式,才讓它背了黑鍋,我個人認為它隻不過是一種教育模式,本身并沒有好壞;

第二,應試教育有其優點,同時也有很多不足。

應試教育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教育模式,在很多國家都有這樣的現象,這種教育模式的形成經曆了長期的過程,也因諸多因素的影響。在中國,應試教育的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隋唐時期,為了更好地吸收優秀人才,科舉制度逐步形成,科舉制度的形成對當時以及中國之後幾千年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它打破了貴族對文化知識的壟斷,使普通的貧民有了進身貴族的道路。近代,中國認識到以科舉制度為核心的傳統教育已經落伍,于是開始廢科舉、辦新學,然而科舉制度雖然被廢,但是應試教育的固有模式卻被沿襲下來。今天我們漸漸發現,這種應試教育模式已經不适應這個時代了,它不足以培養出我們所需要的人才。

應試教育的可操作性(應試教育的本質)1

應試教育的特點,顧名思義,是以适應、迎合考試為最終目的的教育模式。它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那就是目的非常明确,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使人的某些方面的能力迅速提高,正是因為這個特點,它才會在教育舞台上經久不衰。然而,它也有一些缺點,如應試教育下,學習者要承擔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因為考試的競争太過殘酷;再如,應試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創新能力不強、動手能力不強,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管下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更有甚者,他們被培養成了隻會做卷子的機器。這一點,在當今社會來看是緻命的缺點,今天我們需要年輕人有更活躍的思維、更富有創造性、更具有團隊協作精神等,這都是在應試教育中難以實現的。

應試教育的可操作性(應試教育的本質)2

從以上所述,可以看到,應試教育已經不适應這個時代,我們這個時代需要更加靈活的教育模式,需要一種能夠充分激發學生潛能的教育模式。但是我在這裡還要說明的是,應試教育并不是一無是處,可以說,應試教育永遠不會退出曆史舞台,隻要有考試它就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因為它是一種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内提高人的某項能力的方式,隻不過它已經不能像現在這樣被稱為一種教育模式,而是一種提高人的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和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之間的關系

馬克思曾經說過,在階級社會裡,教育也是具有階級性的,它是一種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工具。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教育目的,可以這樣說,教育目的是在不斷變化的,這是對于教育者而言他們所關注的教育目的。我們現在來看看作為教育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主體——學習者,他們往往不會關心教育目的,而更關心的是學習的目的。而這個問題,對每個學習者而言答案可以是統一的,即學習新知識,使自己處于更有利的位置。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教育目的和學習目的是一種共生關系,教育者應該盡量滿足學習者要達到的最終目的,而學習者達到了最終目的,教育者的目的也随之達到了。

應試教育的可操作性(應試教育的本質)3

為了使雙方達到共赢,教育活動便逐漸興起。根據上文所說,教育者應該盡量滿足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學習者有明确的的學習目的,且有具體、可實施的達到目的的方案;第二,提供學習者實現自己目的的平台和環境,隻有做到了這兩點,雙方才能最終達到共赢的局面。

很顯然,當前我國的教育狀況,我們并不滿意,因為還遠遠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局面,原因如下: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并沒有專門教他們如何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如何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标,我們隻是盲目地給孩子灌輸知識,而不管他們對所學的東西是否喜歡,這樣的做法導緻的後果就是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自己的興趣由于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而被埋沒,由于沒有人去教他們如何确立自己的目标,孩子變得對生活沒有了向往,隻是一味地按照家長和老師所确立的道路走,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在應試教育的強大壓力下,很多孩子變成了隻會做題的機器。

應試教育的可操作性(應試教育的本質)4

這就是他們的童年和少年時光。到了大學,學生們得到了自由,但是他們也深感惶恐,因為沒有了家長和老師的指引,他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很多同學染上了惡習,打遊戲,追劇,以此來消磨時光。這時候的他們,在自己最應該奮鬥的時候卻已經完全迷失了自己。

這樣的局面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我們應該想辦法去解決。我認為一種可行的方法就是,重新定義教育目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有意識的教會他們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然後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發展,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到孩子高中的時候,他們應該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進入大學或者職業學校,他們應該是接受更加專業的訓練,這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