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膽囊疾患而行膽囊切除術迄今已有百餘年曆史,其療效已得到全世界的認可。膽囊具有濃縮、貯存和排空膽汁,從而起到調節膽道内壓力的作用。另外膽汁有乳化脂肪作用。
切掉膽囊後,在一段時間裡對消化功能會有影響,但不會給身體帶來不良後果。膽囊切除後膽囊濃縮及儲存膽汁的功能消失,肝髒分泌的膽汁持續不斷地流入十二指腸,這樣,在非消化階段,流入腸道的膽汁不能發揮其作用,而在消化階段會使得流入腸道的膽汁不夠。從而引起脂類代謝異常,表現為腹瀉、腹脹。這種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代償,膽管會代償性增粗,部分代替膽囊功能,膽總管下端的括約肌也會出現持久而有節律的關閉或開放,以适應消化的需要。因此,部分病人膽囊切除術後早期對脂肪消化的耐受性差,經過一段時間後會逐步改善。
部分病人膽囊切除後可出現膽囊切除術後綜合症,表現為在膽囊切除術後數周或數月,出現有上腹部或右季肋部疼痛不适,常呈隐痛或鈍痛,有壓迫感,與術前膽囊炎發作的症狀類似。常見原因包括術中對膽管的損傷、Oddi括約肌狹窄和縮窄性Vater乳頭炎術後,術後膽鹽代謝異常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一般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術後有一過性的這種症狀,逐漸消失,極少數人會持續存在症狀,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确原因。
由于膽囊有儲膽汁作用,人們晚間睡眠時膽汁就存進了膽囊,切除後膽汁會持續進入腸道,如果腸道功能失調,就容易引起膽汁逆流,形成反流性胃炎,胃内PH值升高,細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潰瘍形成。這種情況臨床上為數不多,藥物治療效果較好。
膽囊具有濃縮膽汁的作用,濃縮的膽汁對膽固醇的溶解度較高;而膽囊切除後,膽汁的濃縮失去了場所,對膽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膽固醇的積累,這樣就容易形成膽總管結石或者肝内膽管結石,而膽總管結石的治療難度遠高于膽結石。
除此之外,膽囊切除術後次級膽酸量增加,該物質極容易刺激結腸粘膜有絲分裂增加,容易發生癌變,使得結腸癌發病風險增加。
實際上,也沒有人沒事去切膽囊吧,對于無症狀的膽囊結石也是無需手術的,之所以需要手術切除膽囊,說明有反複膽囊炎發作,充滿型膽囊結石或者膽囊結石嵌頓,這時候膽囊基本上已經萎縮甚至完全無功能,留着反而容易出現炎症甚至化膿,手術切除是最好的辦法。還有就是較大的膽囊息肉,有較高的惡變的風險,相比較膽囊癌的後果,膽囊切除後的一些可能并發症就不足一提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