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動畫片《木偶奇遇記》的大家肯定知道,木偶匹諾曹撒謊時鼻子會變長。禾老師為人父母之後,有時會有一種錯覺:小禾在跟我撒謊時,他的鼻子好像也會“變長”。
01
禾老師小時候也撒過謊,還記得那時全國提倡愛護牙齒,要求每人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本來刷牙這事對小時候的禾老師來說就已經夠嗆了,還要求每天兩次,每次刷夠兩分鐘。
而禾老師的媽媽卻把這個規定奉為金科玉律,每次刷牙就計時,沒夠兩分鐘不準出廁所。禾老師靈機一動,每次刷牙時,前兩下認真刷,然後漱口的時候就含住水,不吐,左鼓鼓右鼓鼓,鼓夠兩分鐘再吐出來,這樣也算是刷牙兩分鐘了。
當然啦,這是個壞榜樣,小朋友們千萬不要模仿,不認真刷牙會導緻牙齒松動變黃、很影響生活品質。
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撒謊,可能為了回家跟老師撒謊說肚子痛、可能為了逃避懲罰而撒謊說不是我做的、可能為了虛榮而跟同學吹牛。
這裡有一則很有趣的孩子撒謊小故事:
——“梅西納先生,我的孩子喬尼,今天不去學校了。”
——“請問您是誰?”
——“我是我爸爸。”
這是兒童發展研究專家Kang Lee教授在TED演講中提到的一個小故事。
Kang Lee教授及其團隊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
無論性别、國籍、宗教信仰,
2歲孩子中30%已經會說謊,
3歲的孩子中,說過謊的占50%;
4歲的孩子中超過80%都會說謊,
大于4歲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會說謊。
02看到這個調查結果,發現其實撒謊的孩子比想象中的多。但是他們為什麼要撒謊呢?
禾老師覺得可以用一個心理學的理論來解釋。人的行動主要分成兩個目的,一是趨向、二是抑制。
什麼意思呢?打個比方:孩子撒謊可以是為了獲得關注或快樂,這就是趨向;也可以是為了逃避懲罰或痛苦,這就是抑制。
而當孩子撒謊被揭穿後,有些父母如臨大敵,生怕孩子撒謊成性,出口無真話;而有些父母卻不以為然,覺得這是聰明的表現,并不覺得是品行問題。
很明顯這兩種态度都不是最佳的,我們知道最佳的态度應處于這兩種之間:既要分析實際情況見機行事又要懂得把握分寸。
但這恰恰又是最難做到的一點。
03不用擔心,禾老師這裡有實用三法TIPS可以幫到你:
Tip1:拒絕“騙子”标簽不要因為孩子撒謊而直呼他們為騙子,這不是一個恰當的懲罰或教育方式。
一旦給孩子貼上“騙子”标簽,久而久之他對自己的評價與定位就會轉變為騙子,并以騙子的模式行事。最終他會把這個标簽内化到自身,與人格融為一體,謊言就會與他相伴一生。
Tip2:找到并理解孩子撒謊的原因孩子的謊言被揭穿後,千萬不要急着懲罰或管教,而是試着代入到孩子的處境與經曆,找到并理解他們撒謊的原因。多思考禾老師剛剛在上面提到的心理學知識:趨向和抑制,可以幫助你理解孩子莫名奇妙行為背後的動機。
同時,這份理解對建立孩子的規則意識和自我人格都非常重要。
當你全身心對孩子進行換位思考後,他們除了感受到厚實的愛與安全感之外,還有被尊重和信任感。這份感覺會推動他們自發由内而外的審視自己的行為,并為此産生強烈的責任心與羞恥感。
Tip3:永遠敞開你的門
孩子撒謊了,你也許感到很生氣,但記得敞開你與他們溝通的大門。
可以跟孩子讨論說謊帶來的後果。比如:“這會破壞别人對你的信任,想象一下如果爸媽也對你撒謊,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以後我們的承諾你還會相信嗎?”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分享育兒趣事與想法,在成長路上禾老師願一路伴你前行~
文章原創,嚴禁抄襲,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