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各異的緊壓茶,也是普洱茶讓人着迷的原因之一,有一種緊壓茶甚至成為普洱茶外觀的主要标志,它就是:一提到普洱茶腦海裡立馬就閃現出的第一形象——七子餅。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最早的七子概念
陸羽的《茶經》讀了無數遍,一直以為茶聖對雲南茶的描述隻提了一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想來陸羽當年為唐與南诏之間的戰争所累,沒能親自到雲南來走上一遭,對雲南茶的信息,他也隻能通過道聽途說來獲取了,故他在《茶經》中對雲南茶所用筆墨甚為吝啬也是情有可原。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圖片來源于網絡那麼,七子餅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七子餅的來曆
要了解七子餅的來曆首先要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1、為什麼做成要緊壓茶?
将普洱茶壓制成各型緊壓茶最初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運輸的方便。普洱茶産區山高路遠,茶葉的外銷完全靠人挑馬馱,一匹馬運50公斤散茶,改為緊茶可駝運70公斤,運量提高40%,運費降低40%。壓成緊壓茶後運輸方便,經銷商也方便存放和銷售。這種以方便存放和運輸而形成的工序,正好形成了普洱茶以後可以越存越香的一個重要條件。
圖片來源于網絡
2、為什麼偏偏是七個餅?
為啥要用其“七”為基數,因為:七在中國是一個吉利的數字,七子作為多子多福象征,在中國甚至南洋已深入人心。
清雍正年間,雲南藏銷茶為七子茶,為了便于計量和規範市場以及獲得茶稅,清政府規定了每圓重7兩,七圓為一筒,重49兩(16兩為一斤,這便是“半斤八兩”的來由,49兩合當時的3.06市斤);32筒為一引(重98斤),接近100斤。既便于計量,又剛好不需要買2張茶引。記住:此時的每一圓計量是7兩,即7×50=350克。
圖片來源于網絡
3、什麼時候改圓為餅的?
上個世紀70年代初,雲南茶葉進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傳和推廣的名稱,他們改“圓”為“餅”,形成了這個吉祥的名稱“七子餅茶”。
4、每個餅為何偏偏又是357克?
當年中國土産畜産進出口公司,為了配合出口每件30kg的普洱茶,每件按國際慣例包裝為一打12筒,每筒7餅。故30kg/12/7就約等于357克,如果用方程式來表達:
假設不知道每一餅的重量,設為未知數X
X×7×12≤30
X≈357克
至此标準定為:每餅357克,每提或筒7餅,這個标準沿用至今。至于每件有幾筒,則随着現代普洱茶銷售範圍的擴大,靈活多變,有6筒一件(42餅)的,有12筒一件(84餅),有4筒一件(28餅)等等完全根據客戶需要來配置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四種武器
縱觀普洱茶七子餅發展史,發現它從“散收”到緊壓、從圓到餅,從“7兩”到“357”,曆史上的每一段進程均是都是為了當時運輸、儲存、計量的方便而催生的技術革新,而更富于傳奇色彩的,是:7這一數字永恒不變,所有的技術革新均是卻始終圍繞着這個神奇的數字進行!
這說明什麼?
說明了人們對多子多福、阖家團圓等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七子餅往往還令人聯想到中秋之夜,那個全中國人團圓的日子,聯想到甜甜蜜蜜的月餅。
圖片來源于網絡
溫馨歡快的節日氣氛最适合用月餅來表現,完滿無缺的月亮應景而至,七子之餅則恰到好處地解了月餅過油之膩,同時表達了團團圓圓,多子多福的美好祝福,這就是普洱茶的第四種武器!
(本文原創,責任編輯精靈)
作者:刀哥 /
何為好茶?如同在合适的地點遇上了合适的人,也就是一種機遇、一種緣分、一種福分和一種情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