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鄉土生活園藝
近幾年,娃娃菜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多見,和受歡迎(我就非常喜歡)。它屬于十字花科,“迷你版”的白菜。娃娃菜的葉薄細嫩,菜幫清脆略甜,可食性要比白菜高出很多;且營養價值又不低于白菜。
娃娃菜相對大白菜來說,體形要小很多。它是一種半耐寒性蔬菜,就是說太熱不行,太冷了也是影響其生長的。最适合栽種的季節是春秋兩季,春季利用大棚種植,可提前定植、采收入市,為春夏蔬菜種類少,找到銷售市場;秋季種植,9,10月份采收供應市場,或加以貯藏後元旦前後銷售,除去蔬菜自然損耗率,收益還是不錯的。
娃娃菜的種植管理基本和大白菜差不多,如果茬口安排好,還可作為複種蔬菜的種類,實行一季多種,增加種植戶收益。
娃娃菜最适生長環境溫度在23攝氏度左右,超過25攝氏度影響品質,最低溫度不能低于2攝氏度,且時間不宜過長。所以,春季種植娃娃菜,最好是大棚種植,保證穩定、安全生産。
首先應選用早熟,抗病性強的品種種植。播種方式可直播或育苗均可,一般在2月中下旬陸續播種。早春蔬菜地塊,應是去年秋冬茬作物預留的,當秋冬茬作物收獲後,要及時深翻土地并施足基肥,一般有機肥在5000公斤左右,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20公斤左右,然後深耕耙細,年後擇機播種。
播種時,我們采用起壟大小行覆膜栽種,更利于生長和管理,和提前進入銷售市場。壟寬50厘米左右,高20厘米左右,壟間寬25厘米左右,株行距控制在20厘米左右即可。播種時,為保證出芽率,每穴丢入3-4粒種子;然後覆薄土和薄膜,并在壟間澆透水。
田間管理
娃娃菜在發芽前需要較高的溫度,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缺,并及時降低溫度和濕度。齊苗後和生長期間,白天溫度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晚上溫差在10攝氏度即可。娃娃菜生長比較快,幼苗出齊後,可根據田間的生長情況和肥力,追施一次提苗肥;2-3片真葉時可陸續間苗,每穴留2-3棵健壯苗;生長到10片真葉時即可定植,每穴留一株生長勢好的苗;定植的同時,并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娃娃菜進入蓮座期前,中耕除草和肥水進行2-3次,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用量一定要科學不可過量。目的是促根系發達,蹲苗健壯。蓮座期後需肥需水量增加,田間要保持濕潤,肥料可随水沖施,每畝20公斤左右。結球期需肥量最大,每畝可用複合肥30公斤追加,和增加鉀肥提高産量,也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
收獲前,逐漸減少澆水次數和水量,防止病害的發生。
秋季栽種娃娃菜,一般在7月中下旬開始播種。秋季還處在高溫多雨的季節,所以播種方式也建議采用起壟種植,方便排灌。株行距在20厘米左右;秋季溫度還較高,肥水一定要控制好,否則娃娃菜生長過快,體形過大會影響其品質的。苗期以促苗壯為主,田間保持不缺墒不積水,視生長情況追速效氮肥;蓮座期、包心期增施鉀肥,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均可保證娃娃菜質量。
管理上和春季種植基本差不多,隻是秋季多雨時,要注意防澇排積,和病蟲害。
病蟲害防治A,苗期要注意預防地下害蟲,在春季大棚種植和秋季露地種植,都有可能發生。發生地下害蟲,幼苗可嚴重缺苗斷壟,可在發病初期或提前在田間做好預防。
可用辛硫磷、毒死蜱拌細土或誘餌撒施壟間、植株周圍,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B,軟腐病是在高濕下誘發的病害,娃娃菜需水量大,在春季溫室和秋季種植都可能發生。發病初期可用農用鍊黴素,或井岡黴素做葉面均勻噴施,一周一次,2-3次就可有效防治。
娃娃菜是我們食用頻率較高的葉菜類蔬菜,所以種植戶在使用農藥,或化肥時一定要嚴格規範用量,并做正确的操作。盡量減少或完全避免殘留、和硝酸鹽的積累(指含量高于正常值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