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早雁杜牧ppt

早雁杜牧ppt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5:27:55
前言

杜牧(公元803-公元約852年),字牧之,是晚唐著名的詩人,他與李商隐并稱“小李杜”。這兩個人是晚唐詩人中的雙子星座,其他的詩人幾乎都在這二人的光芒之下而失色。

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同年考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谏科,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為在家族中排行十三,杜牧又被稱為"杜十三“。晚年的杜牧居長安南樊川别墅,故後世也稱其"杜樊川"。

杜牧以其絕句獨步晚唐,但是他的五律七律也是晚唐的最高水準。 明代楊慎評價說:

"律詩至晚唐,李義山而下,惟杜牧之為最。宋人評其詩豪而豔,宕而麗,于律詩中特寓拗峭,以矯時弊,信然。”

早雁杜牧ppt(觀唐習律67杜牧早雁)1

一、《早雁》詠物喻人 暗諷朝廷無能

杜牧有一首詩題目為《早雁》,這是他七律中的典範之作:

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潇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優秀的詠物詩,往往用比興象征手法借物喻人。詩詞表面上是寫的物,其實寫的是人。 大多通過物與人相似的特征寫人物精神,例如陸遊的《蔔算子·詠梅》等。而杜牧這一首則是用雁的遭遇,寫人物的遭遇。

金河在北方,虜弦,暗喻北方被回鹘侵擾,而早雁就是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仙掌,熟悉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朋友都知道,這裡指漢武帝建在長安建章宮内銅鑄仙人,舉掌托起承露盤。

長門,也用漢武帝時期典故,皇後陳阿嬌被漢武帝冷落,獨守長門宮。

早雁在北方曆經千辛萬苦,終于回到南方,在月影中留下孤單身影,在長門外留下悲傷的哀鳴。

頸聯寫出作者的同情,既然知道北方被胡人騷擾,就不要在春天北歸了吧。就安心居住在南方,這裡食物豐盛,生活要好得多呀。

整首詩圍繞早雁而寫,用的也是漢朝的典故。并沒有點破唐朝因國力衰落,無法庇護北方邊民的安危。同情之中,其實有着對于現實的批判。

這就是詩人的表達方式,避免直言表述,否則就沒有所謂的詩家味道。當然也會有“隔”的問題,不熟悉背景的讀者搞不懂作者想說些什麼。

早雁杜牧ppt(觀唐習律67杜牧早雁)2

二、《九日齊山登高》曠達中的深沉悲慨

喜歡杜牧七律的朋友,估計大多是因為這首《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将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晖。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張祜受到令狐楚的推薦,本以為可以飛黃騰達了,沒想到被元稹打壓,失去了入仕的機會。這次路過池州看望杜牧,并作詩《江上旅泊呈杜員外》雲:

牛渚南來沙岸長,遠吟佳句望池陽。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還須是孟嘗。江郡風流今絕世,杜陵才子舊為郎。不妨酒夜因閑話,别指東山是醉鄉。

杜牧當時43歲,也不甚得意,于是寫了這首《九日齊山登高》既是寬慰自己,也是開導張祜。

北宋蘇轼就非常喜歡這首詩,還檃栝此詩填了一首《少年遊·重陽》: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峤,登臨不用怨斜晖。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蘇轼将杜牧詩的前兩句作了颠倒,是為了符合詞譜的音律安排。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前兩句點明時令、地點,也帶出了人物。整首詩隻有第一句寫景,後面六句用夾叙夾議的方式抒情,這在七言律詩中并不尋常。

第一句寫景,前四個字寫俯視,後三個字寫仰視,如此寫景,在俯仰之間有了立體宏大的空間感,畫面的中心是一行人攜酒登山,這種鏡頭在很多電影中經常可以見到 。

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有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迹。假如想到此處,難免又有些曆史感。

杜牧的尾聯寫道: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其實正是王羲之那幾句話的意思。

齊景公作牛山之泣,感慨時不我與,人生苦短。但是大自然的規律就是如此,每一個人都是過客。正如晏子寬慰齊景公所說,假如人人長生不老,齊桓公還健在的話,哪輪得到您來作國君呢。

所以在頸聯中,杜牧寫道:但将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晖。何必自生煩惱呢,良辰美景,登高賞景喝酒就得了。

那麼颔聯中的“”塵世難逢開口笑“又是什麼意思呢?自然是對于現實不滿,但是杜牧巧妙地轉化為齊景公的牛山泣。淡化了現實,轉為對于自然規律的無奈。

詩人收起鋒芒,喝喝酒,登登山,苟活于世、故作曠達。在宦官亂權、藩鎮割據、牛李相争的時代,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早雁杜牧ppt(觀唐習律67杜牧早雁)3

三、《商山富水驿》通篇議論,敲用典故

一般來說,作詩總要情景交融,有聲有色,加以抒情言志。七律通篇作議論,難度就比較大了。

這種詩,缺少的景物的内容,自然完全說理議論。這種情況,常用的手法,就是借助典故來表達自己想說的觀點。

例如這首《商山富水驿》,杜牧作詩為了贊許唐朝的一個賢臣,用了三個古人的典故來襯托:

益戆由來未覺賢,終須南去吊湘川。當時物議朱雲小,後代聲華白日懸。邪佞每思當面唾,清貧長欠一杯錢。驿名不合輕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益戆,用汲黯的典故,汲黯當面頂撞漢武帝,因此漢武帝大怒罷朝,向身邊的人說到:“甚矣,汲黯之戆也!”

吊湘川,用賈誼的典故。賈誼多才賢良,深受漢文帝器重,可惜不容于當朝權貴,因此被貶往長沙。路過汨羅江的時候,賈誼作賦吊念屈原。

朱雲小,朱雲上書漢成帝,請求斬殺皇帝的老師張禹,因此觸怒漢成帝。皇帝命令将朱雲拉出殿外治罪,但是朱雲抱着殿檻不肯離開,結果殿檻被折斷,留下了"折檻"的典故。當時的人,認為朱雲留下的印象沒有那麼高大,但是其聲譽在後人眼裡卻如白日高懸。

朱雲,是人名,白日,是自然之景物。這種叫做借對,朱對白,顔色相對;雲對日,景物相對。例如杜甫《曲江》詩中寫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尋常,用其數量(長度)方面的含義,來對仗數字:七十。

杜牧連用三個典故,都是前朝的賢明之臣。那麼杜牧要表揚誰呢?第七句點出了這個有點神秘的名字。

驿名不合輕移改,這首詩的題目是《商山富水驿》,這個富水驿原名叫做“陽城驿”。後來,因為尊敬陽城這個人,所以把陽城驿改名為富水驿,反而讓後人不知道陽城這個人物了。因此杜牧說,不應該改名呀,應該“留警朝天者惕然”。留着陽城驿的名字,可以告訴後來赴京城為官的人師法陽城。

說了半天,讀者估計也能猜出來,陽城一定也是敢于直言上書,觸怒龍顔的人物了。

陽城上書唐德宗李适,為陸贽等伸冤,論裴延齡罪狀,皇帝沒有反應,于是他累日不止,越發激烈,唐德宗大怒,準備給他治罪,後來因太子說情才免于重罰。

可惜杜牧沒有直接寫出陽城的名字,而陽城驿的名字也被改成了富水驿,搞得這個陽城還不如李白筆下的汪倫聞名。

早雁杜牧ppt(觀唐習律67杜牧早雁)4

結束語

杜牧一家與李德裕是世交,但是其年輕時又受到牛僧孺的賞識在其手下作掌書記。因此他和李商隐一樣,不可避免卷入牛李之争中。

杜牧年輕時好讀兵書,寫了不少文章論兵事。可惜他身處那個時代,沒有找到一個施展治國領軍才能的機會,這種遺憾難免會在詩中表露出來。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冬天,杜牧病重逝世,終年約五十歲。

結束時,依照慣例作詩一首為今天作業,《讀杜牧登高有感》:

攜酒登高入翠微,江川雖好怅餘晖。君因失意銜杯苦,我勸忘憂簪菊歸。得失但看流水過,升沉不定月輪飛。景公尚作牛山泣,慚愧燈前老布衣。

@老街味道

觀唐習律66|項斯是誰?為什麼要到處逢人說項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