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美,生命之妙,是地球留給我們最珍貴的奇景。
有趣的是,這些我們所熟悉的大自然景象,往往都是在白天所記錄的。
那麼,地球的“夜生活”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這一次,讓我們走進那個未知的「黑夜」——
地球的夜晚Night on Earth
導演: 彼得·費森
主演: 玻倫·薩特 / 薩米拉·威利
首播: 2020-01-29(美國)
集數: 6
單集片長: 53分鐘
網飛原創出品,豆瓣評分高達9.4。
這是我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屬于地球的「夜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将眼前的一片漆黑,等同于夜晚的寂靜。
實際上,地球的夜晚,可一點都不曾安靜過。
滿月的月光,比太陽要暗40萬倍,肉眼什麼都看不見。
倚借着月光,超敏感攝像機正好能記錄下地球的一舉一動。
但每個月裡,也僅僅隻有幾個稍顯明亮的夜晚。
要想看透最黑的夜,要用上熱成像攝影機。
動物們流動着的血液以及散發的熱量,會像X光片一樣,為我們照亮它們的夜生活。
那如果是沙漠裡的冷血動物呢?
紫外線設備照耀下,在它們身上反射出的熒光,頗有另一種情調。
在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周圍,冬天的到來隻會讓黑夜越來越長。
太陽落下以後,要等待幾個月後才會再次升起。
而微光攝像機,卻能拍到北極熊們在漫漫長夜中的生活軌迹。
原來夜幕降臨之後,地球竟然是如此的瑰麗奇幻。
在新技術的幫助下,原本什麼也看不見的我們,漸漸窺入黑暗。
實際上,你所不知道的地球的夜晚,依舊暗潮洶湧。
在非洲的叢林裡,獵豹通常被視為獨居動物,也被稱之為“白日獵手”。
人們曾天真地以為,日落就是它們活動的信号。
實際上,獵豹三分之一的捕獵是在夜間完成,這一切不過才剛剛開始。
平時獨居的獵豹們會在夜晚聚集在一起,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守護領地,并捕殺更大的獵物。
月圓之夜,是捕獵最好的時機,但也很容易暴露它們的行動。
不僅獵豹,比獵豹重七倍、視力比人類強六倍的獅子,也熱衷于夜間捕獵。
獅子是「黑夜之王」。
即便是王,也有栽跟頭的時候。
長頸鹿跑得太快,單打獨鬥的獅子追不上;
河馬太強壯了,即便追上了,一旦被其他河馬“群毆”後果不堪設想;
最慘的莫過于,好不容易找到體型小一點的豪豬,卻被它們身上發射的刺紮到頭疼。
憐愛「黑夜之王」一秒。
黑夜中,有不少像獵豹、獅子這樣靠月光來生存的動物,也存在着更多才能卓越的朋友們。
在草原上,面對着來勢洶洶的獅子和獵豹,角馬們不敢輕易睡覺。
在微弱的月光下,雖然角馬的夜視能力很差,但它們依靠出色的聽力來感知危險,保持高度警惕。
同樣對獵物虎視眈眈的,還有土狼。
土狼能在十公裡以外的地方,發覺獅子的行動。
土狼的戰鬥力也不容小觑,由30隻土狼組成的土狼群,可以打敗一個獅群。
單打獨鬥的母獅子隻能仰仗新月的黑暗,速戰速決,填飽肚子的同時并保護好自己的崽子們。
在新月的黑暗中,遙遠的銀河點亮星空。
但在地面上,依然漆黑一片。
動物想要生存下來,必須要有超強的感應能力。
星光比月光弱200倍,想要依靠星光在荒漠中辨别方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體型極小的獵人蛛,卻擁有這項特異功能。
擁有八隻眼睛的獵人蛛,能夠迅速地在漆黑的夜裡構建出一張由地平線、明亮的星星以及星群組成的地圖,極其精确地找到路線。
相較于隻有三厘米的身長,它甚至還能行走400米去尋找配偶。
同樣是在荒漠之中,單身的沙漠壁虎卻不會自己冒險去尋找配偶。
它會通過聲音,讓對方來尋找自己。
漏鬥狀的窩起到了擴音器的作用,會将它發出的聲音傳送到200米開外,吸引異性的關注。
動物們的生存方式,随着月相的變化而發生着改變。
在地球的另一邊,漸入冬季的北半球,夜晚往往意味着無法想象的嚴寒。
比冬天更難熬的,隻有冬天的黑夜。
為了躲避這緻命的寒冷,許多動物被迫遷徙或冬眠。
有些動物掌握着兩項技能,比如林蛙。
攝氏零下16度的夜晚,寒冷從林蛙薄而濕滑的皮膚中滲入,它的身體無法産生熱量,許多身體功能随之停止了。
但它絕對沒有被凍死。
随着白天到來,溫度爬升到零上,林蛙的心髒又開始跳動了。
林蛙的細胞中含有高濃度的尿素和葡萄糖,能夠阻止在其體内形成有害的冰。
它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最北方的蛙。
北半球的動物們拼盡全力熬過寒夜之時,海底世界正經曆着“世界大戰”。
搖曳着迷人光彩的珊瑚礁,實際上可一點都不美麗。
當夜晚降臨,珊瑚無法再利用太陽生産食物時,會長出刺一樣的觸角,抓住漂浮在附近的微小生物。
而同類的珊瑚之間,自相殘殺的惡性競争也時常出現。
為了搶占生存空間,枝狀珊瑚正試圖将隔壁的橙色珊瑚悶死。
橙色珊瑚也不會就此坐以待斃。
它擠出自己的内髒,用消化酶将敵人分解,以守衛自己的陣地。
海洋裡到處充滿着危險,長得漂亮的生物需要警惕,還有更多隐匿着的海洋“醜東西”。
倫貝海峽中,就住着這樣的終極伏擊捕手——虎蝦姑。
這種怪物長度超過30厘米,有着海底世界中最卓越的視力。
到了黑夜,它身上具有特殊功能的鱗殼,能偵測到身邊遊過的魚産生的水壓。
一旦鎖定獵物,一拳擊中,從無失手。
能夠在海底世界中長命百歲,實在是太難了。
海龜作為最為長命的動物,殊不知,它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面臨着生死存亡的殺戮。
争先恐後破殼,趕在漲潮之前從沙灘爬進海洋。
如果稍有不慎,在第一步就可能被淹沒在沙灘裡窒息而亡。
好不容易爬出沙灘,距離海洋僅僅幾米遠的距離,小海龜就要面臨着紅嘴海鷗的捕殺。
然而爬到了海裡,等待着小海龜們的還有張開着血盆大口的鲨魚。
據統計,隻有千分之一的小海龜,能夠活到成年。
但,為了生,它們依然拼盡全力。
在城市邊緣生活着的動物們也一樣,它們不得不等到黑夜到來、人類休憩的時刻,偷偷摸摸的進城覓食。
在波蘭特,1.3萬隻燕子為了躲避黑夜的寒冷,不得不躲進了城市的煙囪裡。
黑夜的降臨,也讓動物們增加了對于同伴的依賴。
草原上的黑犀牛們,白天多數獨居,到了夜裡,水讓它們聚集到了一起。
不論遠親還是陌路者,它們都會在星空下一同喝水洗澡。
對于對方的陪伴,習慣了獨處的它們都不是很自在,但它們使用異常溫和的語言進行溝通,和平共處。
在極其寒冷的冬天,在山上群居的日本猕猴們會選擇泡溫泉來驅寒。
水溫比氣溫高50度,它們在溫泉裡一待就是幾個小時。但在天黑之後,它們就都必須離開這片溫暖的水池,前往森林裡睡覺。
如果沒有朋友一同前行,猕猴就要獨自面對危險的寒夜以及可能凍死的風險。
在猕猴社會中,友誼通過洗刷身體而形成。
總是會有那麼一兩隻猕猴,被同類拒絕一同洗刷身體,像是被“孤立”了。
而到了夜裡,低溫的寒冷會讓猴群暫時忘記友誼,即便是曾經落單的猕猴,也能夠迅速地融入其中,和朋友們擠在一起。
多一位來抱團取暖,來者不拒;
但僅僅是聚在一起,就能救那一隻猕猴的命。
黑夜,總是在無形中給動物們帶來團聚的信念和力量。
那麼,動物和人之間的關系呢?
為了躲避城市的燈光,越來越多的動物被驅逐出城市,被迫到荒郊野外尋找住處。
那些本該屬于它們的最佳栖息地,卻不再有它們的身影。
然而,在新加坡的城市中央,卻生活着一群我們不可能看見的滑獺。
三代同堂的水獺,一同生活在舒适的城市之中。
不管白天或是黑夜,它們都會在自己的舒适區裡生活,與人類和平共存。
我們總以為,地球的夜晚,本該甯靜無聲。
殊不知,有那麼多的生命,在漆黑的世界裡不停地戰鬥着。
有的為了生存,有的為了繁衍,有的不過是為了躲避人類。
人類害怕黑暗帶來的恐懼,點亮了城市夜空中的燈。
但這些閃爍着的燈,卻無形之中,拉開了我們與動物之間的距離
關掉這些開關,我們就能給予動物所需要的黑暗,讓星星再次閃耀。
人與動物之間的相處,需要這一片黑暗。
黑暗帶來危險,也同樣,充滿着生命與機會。
*本文作者:阿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