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年人,今天聽說牛奶能補鈣就來杯牛奶,明天聽說豆漿對心血管好就來杯豆漿,表示一直很困惑:到底喝牛奶還是喝豆漿好。
牛奶和豆漿,營養各有所長
從營養上來說,牛奶和豆漿各有優缺點。
牛奶和豆漿的營養成分比較(每100克的含量)
營養素 |
牛奶 |
豆漿 |
熱量(kcal) |
54 |
16 |
蛋白質(g) |
3.0 |
1.8 |
脂肪(g) |
3.2 |
0.7 |
飽和脂肪酸(g) |
1.6 |
0.2 |
單不飽和脂肪酸(g) |
1.1 |
0.1 |
多不飽和脂肪酸(g) |
0.2 |
0.4 |
碳水化合物(g) |
3.4 |
1.1 |
不溶性纖維(g) |
0 |
1.1 |
膽固醇(mg) |
15 |
0 |
維生素A(μgRE) |
24 |
15 |
維生素B1(mg) |
0.03 |
0.02 |
維生素B2(mg) |
0.14 |
0.02 |
尼克酸(mg) |
0.1 |
0.1 |
維生素C(mg) |
1 |
0 |
維生素E(mg) |
0.21 |
0.80 |
鈣(mg) |
104 |
10 |
磷(mg) |
73 |
30 |
鉀(mg) |
109 |
48 |
鎂(mg) |
11 |
9 |
鐵(mg) |
0.3 |
0.5 |
數據來源:楊月欣, 王光亞, 潘興昌.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而豆漿不含有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含量也遠低于牛奶,對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更有利;而且豆漿中含有比較多的膳食纖維,而牛奶中幾乎沒有,特别是在能保留部分豆渣的情況下,喝豆漿有助于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對那些有便秘、肥胖症、高血脂的老年人有好處;另外,豆漿不像牛奶一樣含有乳糖,有些老年人因為消化液中缺少水解乳糖的乳糖酶,喝牛奶容易腹脹、腹瀉或腹痛,喝豆漿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在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上,牛奶和豆漿也是各有所長。
每天喝一杯牛奶和一杯豆漿
奶類和豆制品都是平衡膳食的一部分,建議有條件的老年人每天喝一杯牛奶和一杯豆漿。
一杯牛奶: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喝一杯奶,或相當于300克液态奶的奶制品。這是個平均值,有時多點,有時少點也是可以的。對于健康的老年人來說,這300克牛奶可以放到一天中的任何時候。比如,放在早餐和谷物一起吃,既能豐富早餐的營養,又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速度;放在宵夜,既營養,又方便,也不怕熱量太高,甚至還有助于睡眠。
牛奶有脫脂、低脂、全脂之分。由于脫脂奶經過脫脂工藝,在脫去脂肪和膽固醇的同時,把一些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及一些有益成分(如共轭亞油酸、神經鞘磷脂)也去掉。同時,因為脂肪的減少,奶的風味和口感都會變差,不再那麼飽滿醇厚,奶香味也會變淡。因此,一般建議老年人選擇全脂奶。當然,對于那些超重或肥胖,患有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和脂性腹瀉等要求低脂膳食,以及喝奶較多(如每天兩杯以上)的老年人來說,建議優先選擇脫脂奶或低脂奶。
一杯豆漿: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吃25-35克大豆及堅果類。25克大豆相當于365克豆漿的量。對于健康的老年人任何時候都可以喝豆漿。關鍵要保證豆漿熟透。
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也能喝奶
雖然牛奶營養很豐富,但對于某些老年人來說,牛奶并不那麼好消化,同時它含有平均4.8%的乳糖。這些乳糖進入人體小腸後,需要借助一種稱之為“乳糖酶”的物質,被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後,才可以被吸收。
如果體内缺少這種分解乳糖的酶,乳糖就沒法被消化,然後直接進入大腸,大腸内的細菌利用這些乳糖産生大量短鍊脂肪酸和氫氣,從而導緻腹脹、腹瀉或腹痛等不适症狀,稱為乳糖不耐受。建議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這樣來喝奶:
1.選擇酸奶、奶酪等發酵型奶制品
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不妨選擇酸奶、奶酪等發酵型奶制品代替牛奶。
例如酸奶,因為經過發酵,乳糖、蛋白質和脂肪都有部分分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同樣可作為膳食中鈣、蛋白質的良好來源。經過發酵的酸奶還含有豐富的益生菌,對人體健康有益處。
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可以選擇每天吃300克酸奶,或30克奶酪代替牛奶。
2.選擇低乳糖的牛奶
低乳糖或零乳糖的牛奶都可以。具體可以通過查看食品标簽了解乳糖含量的高低。
3.少量多次喝奶
比如一杯牛奶分三次喝,每次50毫升。
4.不空腹喝奶,與其他食物一起吃
空腹時牛奶和胃腸道通過的時間短,其中的乳糖不能很好地被小腸吸收而較快進入大腸,可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狀。
因此,乳糖不耐受的人,要盡量避免空腹喝牛奶。另外,建議喝牛奶時,與其它食物(如粥、燕麥、面包、玉米、肉類、蛋類等)一起搭配吃,可以大大減輕腸鳴、嗳氣和腹瀉等症狀。當然,也可以把牛奶做成牛奶土豆泥等形式的食物。
作者:劉萍萍,營養師&科普作者。春雨醫生專欄作者,企鵝媒體平台簽約作者,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